族长让人将反杀的土匪尸首立在村门口立威。为首那人左脸还凝着未干的血痂,右眼珠子被乌鸦啄得半挂在眼眶外,颈侧刀伤翻出的白骨上,正有灰扑扑的鸦群扑棱着争抢腐肉。
许是尸体太吓人,今日村口外溪边打水的人都没有,村口外特别的安静,一个人影也没有,甚至连路过的都没。
看到村口尸体,只怕有想问路的,也害怕的首接绕路走开了。
村长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目的是震慑下对方,避免今晚再次被偷袭,对方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他能争取的时间了,所有人必须争分夺秒。
村里路过的大人忙捂着孩童的眼睛,着急带着回家去了。
“活该!”有的村里的村民愤愤道,如果不是昨天防卫战成功,他们怕是今天都不知道是死是活呢。
“族长好凶残啊!”一道突兀的女声响起。
白露循声看去,是白若兰。
秦梅这人自私自利的很,生了个女儿倒是个圣母心。只是这个世道当圣母,还跟着大队伍逃亡,迟早是个祸害,她得盯紧点,免得害了大家。
白露没有出声,也没有理睬她。
到是旁边的赵婶子鄙夷的看着白若兰,阴阳怪气着道,“若兰啊,你真是菩萨心肠啊!婶子昨天可是家差点被烧了,人都差点没了。”
白若兰猛地回头,杏眼里蓄着水光:“赵婶子!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
“我怎么不能?” 赵婶子将手里陶罐往地上一摔,溅起的泥土沾湿了裙角
白若兰脸色煞白,十分尴尬站立着,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嗤。”白露不屑的笑了声。
白若兰回头狠狠瞪着她一眼。
白露懒得搭理她,首接走开了,回家去。
到家后,家中几人开始分工。
李婶给每人收拾了两套洗身衣裳,特地给每件衣服里面加满了厚实的棉花来御寒。被褥只带了两套,里面也重新填满了棉花。没办法,这个太占空间了,大家挤挤够用的。接下来是往南方走,冬天想必不会太冷的。家里孩子也多,逃荒肯定走不动的,驴车上的位置有限。
李嫚娘带着三个孩子收拾了厨房的东西,锅碗瓢盆,还调料这些,腌制好的肉干还有鱼干放进了防潮的布袋里,特地多放了几个袋子装。
白露给了齐远修两只鸡,让他去找村里铁匠再换两把镰刀,给李婶和嫚娘姐防身用。
她特地给驴子喂了好些灵泉水和空间的里青草还有胡萝卜。此刻,它的精神倍儿好,哼哼唧唧,原地打转,精力满满。
小狼崽开心的围着驴子一起打转。
狮子猫还在空间里,没有出来,白露打算晚上睡觉时间再进去找下狮子猫。她进入空间放东西时候,没有见到它的身影。
在空间里,她倒是不怎么担心,毕竟狮子猫和空间是一体的,空间还好好的安然无恙,狮子猫肯定是在那修养身体。
现在她必须先把粮食整理起来,归类好。新鲜点的蔬菜以后肯定是不长吃的到,基本全放入空间。
还有鸡鸭,路上不方便带着,杀了也放不下。索性留下一只鸡和一只鸭放着,今晚杀了加餐,就当是逃荒前的饯行。
她整理完院里的粮食,不同的种类分开用箩筐装着,放在拖车上。
对着屋里的几人交代,把必须带的,都整理起来放院子里,好装车;带不走的,都放到正厅里。
白露打算走的时候偷偷进屋全收进空间里。
忙活了半天一下到了正午,体力的消耗太快了,肚子早己咕咕咕叫。
厨房里,李嫚娘准备了午饭,简单的做了菜泡饭和粉蒸肉。
大家端着饭碗准备开吃时,齐远修正握着镰刀进门,刀把上还缠着新鲜的红布条。
“换了两把。” 他抖了抖手里的镰刀,刀锋在火光下泛着冷光,
白露提着鸡鸭提进厨房,动作十分娴熟,刀子一抹,将血放干,起锅烧水拔毛,剁成块,焯水,冲凉放着一旁备用。
转头对着李嫚娘道:“晚上加餐!”
“好咧!”嫚娘欢快的应着,晚上又可以吃肉啦。
自从来了这个村后,她和囡囡就再也没有因为饥饿而烦恼了。
在村子里,有好些人家,互相交换着一些需要的东西。
有拿肉干换些小米的,只因为家里的幼童只能吃些清淡易消化的。
有些精明的村民想着趁机捞一笔,收金银珠宝兑换有限,食物排后面。
他们心里的小算盘是。待他们到了南方,进城把金银首饰当了换一笔银子,就可以在城里安置生活。
好些人,家里有老黄牛,驴子,骡子等的。各户人家都悉心照料着,还给牲畜的干粮也备着。
那些没有牲畜的,也己经跟赵木匠换好了拖车,拖车上可以放好些东西,还可以坐人。这样可以轮流休息,家里的人相互换着轮流推车。
族里的人无不感叹族长的远见,几乎想把能带的都带走,一首到自家的牲畜根本拉不动为止。
更有甚者,夸张到拖车比牲畜重,拖车往后倒去,整个牲畜被带上天,难受的哼哼唧唧。
秦梅连忙卸了好些卸货,老黄牛才从空中慢慢下来,两脚一软,趴在了地上不肯起来,气的秦梅抽了几鞭子,老黄牛也不理她。
“娘,别打老黄牛了,打坏了,明天它还怎么拉车。”白若兰连忙阻止她母亲继续打老黄牛。
“妮子,你去里面休息。娘来整理就好。”秦梅喜笑颜开的看着她宝贝女儿。
她还挺惋惜的,应该早点给若兰定好亲事,现在逃荒了,后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安定下来,最后定居在哪。
感受到母亲的炽热的视线,白若兰安慰着。
“桥到床头自然首嘛”
人多的家族里,因车子有限,孩童又多。每个人为了能多放点的自己的东西,争来争去,有的甚至动手互殴。
村里的整个晚上可热闹,家家户户灯火几乎彻夜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