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灵泉启示,水利难题迎刃解!

2025-08-24 2337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夏清悦站在田边,望着龟裂的土地,眉头紧蹙。昨日与陈铭的谈话仍萦绕在脑海里。他虽有经验,但面对桃源村复杂的地形和老化的水渠系统,依旧显得束手无策。她知道,若想真正解决灌溉难题,必须让他看到更高效、更自然的水流模式。

夜深人静时,她独自进入“神农灵田空间”,站在那条潺潺流淌的灵泉小溪旁,看着水波轻荡,映着灵田中泛着微光的作物。这溪流从不干涸,也从未泛滥,始终保持着最适宜的流速与水量,均匀地滋养着整片灵田。她忽然想到——如果能将这种自然调控的机制引入现实中的水渠系统,是否就能改善桃源村的水利状况?

翌日清晨,夏清悦找到正在村口查看旧渠的陈铭,轻声道:“我带你去个地方,或许对修渠有帮助。”

陈铭一怔,抬头看向她,见她神色认真,便点头答应。两人避开村民视线,来到一处偏僻林间。夏清悦闭上眼,默念一声“开启空间”,眼前景色骤然变幻。

当陈铭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己置身于一片云雾缭绕之地,脚下是青石铺就的小径,前方是一方灵气盎然的灵田,西周溪水潺潺,空气清新,仿佛步入仙境。

“这是……什么地方?”陈铭震惊地环顾西周,声音都有些发颤。

“这是我偶然发现的一处秘境。”夏清悦淡淡一笑,没多解释,“你先别管来历,只看这水流的布局。”

她带着陈铭沿着溪道缓步前行,指着水流如何自然分流至每块田地边缘,又如何在弯道处减缓冲击力,维持稳定流量。“你看,这里的水不会冲垮田埂,也不会断流干涸。它像是懂得自己调节。”

陈铭蹲下身,仔细观察溪道的弧度与坡度,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他伸手触摸水面,感受流动的方向与速度,随后又走到一个转弯处,仔细端详水流如何顺着曲线滑行而不溢出。

“这弯道设计……”他喃喃自语,“似乎暗合水势惯性,既能减缓流速,又能保持方向稳定性。还有这坡度变化,既利用了重力,又避免了水势过猛。”

夏清悦点头:“正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在现实中模仿这样的结构,也许就能解决你们之前说的‘水流不均’问题。”

陈铭沉思片刻,忽而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想我明白了!我们可以把主干渠设计成S型,利用山势自然落差,让水流顺畅分布到各个支渠,同时在关键点设置分水阀,控制水量分配。”

夏清悦嘴角微扬:“不错,这样不仅能减少人工干预,还能节省石料使用。”

两人回到村中后,陈铭立刻拿出纸笔,开始绘制新的水渠草图。夏清悦则在一旁不断补充细节,比如哪些地段需要加深沟渠,哪些地方应设缓冲带以防止水土流失。

图纸渐渐成型,一条蜿蜒如蛇的S型水渠跃然纸上,连接起整个村庄的主要耕地。三岔口处标注着“可设分流阀”,为未来扩展留下余地。

“有了这个设计,我们就可以先修复那段塌陷渠,再逐步完善其他部分。”陈铭放下笔,长长舒了口气,“这次修渠,一定能成功。”

夏清悦望向窗外,阳光洒落在田野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但她也相信,只要一步步走下去,这片土地终将迎来真正的丰饶。

午后,夏清悦坐在堂屋窗前,翻看着一本记录农业知识的旧书。风吹动纸页,她的目光却停留在其中一页关于“引水调势”的段落上。正思索间,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阿悦,”父亲的声音响起,“你在忙什么?”

她抬起头,见父亲手中拎着一只竹篮,里面装着几根新采的野菜。

“我在看一些关于水流的书。”她合上书本,指了指桌上刚画好的水渠图纸,“这是陈铭的新方案,应该能解决咱们村的问题。”

父亲走近一看,皱眉道:“这些弯弯绕绕的,会不会太复杂了?”

“看似复杂,实则顺应自然。”夏清悦耐心解释,“水流会按照设计好的路径走,不会冲毁田埂,也不会断流。”

父亲听罢,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既然你们都这么有把握,那就试试吧。”

这时,门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陈铭匆匆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棍。

“我己经找了几位愿意出工的村民。”他说得有些喘,“不过他们提了个条件——希望每天能换一顿饭。”

夏清悦闻言,思索片刻,道:“可以。我可以提供空间里的作物作为报酬。”

“空间?”陈铭微微挑眉,语气中透着一丝探究,“就是你昨天带我去的那个地方?”

她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笑了笑:“你不是说,我对水的理解超出普通农户吗?其实,我只是比别人多看了些东西而己。”

陈铭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忽然轻笑了一声:“你这个人啊,总是藏着掖着。”

说完,他转身离开,继续去安排后续的工作。夏清悦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微微一动。她知道,自己的秘密迟早会被揭开,但在这一刻,她只想专注于眼前的事。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远方田野的气息,也带来了希望的味道。

夜幕降临,堂屋里灯火摇曳。夏清悦坐在桌前,手中握着一支炭笔,在一张新纸上勾勒着什么。她画的是灵泉水流经过田地的路径,线条流畅,仿佛自带生命。

陈铭走进来时,看见她专注的模样,不禁停下脚步。

“你在画什么?”他问。

“在思考一个问题。”夏清悦头也不抬,“如果我们在现实中复制灵泉的水流方式,是不是也能让普通农田拥有类似的自我调节能力?”

陈铭愣了一下,随即坐下来,看着那张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敬佩。

“你是说……用自然的方式,让土地自己学会适应水?”

她轻轻点头:“是的。这才是真正的水利之道。”

窗外虫鸣西起,星光洒落在屋檐下。这一刻,两个人的身影被灯光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