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殿的晨钟敲过三响,镇元镜上的淡痕在日光里渐渐隐去。
裴秀捧着那卷《阴阳诀》坐在丹房,指尖划过泛黄的帛书,上面的道家符文与《黄泉录》的非人文字在脑中交织。
在脑海中,竟拼凑出半幅模糊的图,像是座水下宫殿,殿顶长着巨大的青莲花,花瓣间嵌着无数只眼睛。
“此图是渊眼的显形。”
清玄道长推门而入,手中端着碗冒着热气的药汤,
“这汤药是用雄黄和北斗草熬的,能稳固你的气脉,免得被影渊的阴邪趁虚而入。”
裴秀接过药碗,温热的药液滑过喉咙,丹田处升起一股暖流,右眼的青斑明显淡了一些。
“道长,”
他指着帛书上的符文,顿了顿,
“这《阴阳诀》上面说着‘阳引三光,阴镇七煞’,三光分别指日月星,可这七煞是指……”
“七煞即影渊滋生的七种邪祟。”
清玄道长拿出过罗盘,指针在“坎”位剧烈晃动,
“影煞只是其中最浅的一种,更深的还有镜魅,骨莲,声蛊……当年初代守印人就是被声蛊所惑,才让影渊破开第一道封印。”
裴秀突然想起苏夜消失前的最后一句话,当时以为只是是诀别,此刻想来却暗藏玄机。
“难道她的影子里,藏着克制七煞的线索吗?”
裴秀想到这里,愣在原地。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童子的通报声打断了裴秀的思索。
“师伯,后山试剑坪的八卦阵突然异动,阵眼的镇石裂开了!”
清玄道长脸色微变,抓起七星剑,
“试剑坪的八卦阵是龙虎山的地脉锁,镇着与影渊相通的暗河,这定是影渊的气脉冲撞所致。”
他看向裴秀,
“你随贫道去看看,或许能在阵中找到关键。”
试剑坪在龙虎山深处,西周古松环绕,地面用青石板铺成巨大的八卦图,阵眼处立着块西五丈高的青石,石上刻满道家符咒,此刻从裂缝中竟渗出青黑色的液体,化作细小的藤蔓,缠向周围的草木。
“果然是影渊的气脉。”
清玄道长踏步入阵,七星剑在掌心划出北斗轨迹,
“这阵本是借地脉阳气镇压阴邪,如今裂缝一开,阳气外泄,阴邪自然趁势而上。”
他指向阵眼,
“你去将《黄泉录》放在镇石上,竹简的戾气能暂时堵住裂缝,贫道用阴阳诀引日光入阵。”
裴秀走近镇石,刚将竹简贴上裂缝,就听见“滋啦”一声轻响。
青黑色的液体遇到竹简,竟像沸水遇冰般蒸腾起来,化作无数的人形,在阵中游走,发出细碎的呜咽声,与伏龙寺里的诵经声如出一辙,只是更微弱,像濒死的喘息。
“这些是被影渊吞噬的生魂。”
清玄道长的声音在阵外响起,他正站在八卦的“离”位,手中的黄符燃着金光,
“集中精神,默念阴阳诀的引阳咒,让日光顺着你的气脉注入竹简!”
裴秀闭上眼,脑中浮现帛书的文字,脑中默念到第三遍时,丹田处的暖流突然涌向掌心,顺着《黄泉录》注入镇石。
裂缝里的青黑液体瞬间退去,那些游走的人形发出一声满足的轻叹,渐渐消散在金光里。
镇石的裂缝慢慢合拢,石上的符咒重新亮起,试剑坪的八卦阵恢复了平静。
可此刻裴秀的右眼却又一次剧痛起来,他隐隐约约在阵中残留的金光里,看见个站着的模糊而又熟悉的身影。
那个身影穿月白褂子,背药箱,正是苏夜!
“苏夜!”
他猛地伸手去抓,却只抓到一把空气。
那身影对着他笑了笑,渐渐化作光点,融入镇石的符咒中,石上原本模糊的一个符文,此时变得清晰,正是“守印”二字的古篆。
“她的生魂附在符咒上了。”
清玄道长走过来,
“守印人的血脉与地脉相连,她虽被影渊吞噬,却能借八卦阵的阳气护住一丝残魂,这是天意。”
道长接着指向镇石缓缓说道,
“你看那里。”
裴秀凑近一看,符咒的缝隙里,竟嵌着半片极小的莲叶,青黑色。
细细一看,那莲叶边缘竟有一点一点的咬痕,不止一处,似乎在告诉着什么信息。
“这是影莲的伴生叶。”
清玄道长的指尖轻轻拂过莲叶,
“影莲每吞噬一个生魂,就会长出一片伴生叶,叶上的咬痕是生魂最后的执念。苏夜姑娘定是在影渊里咬伤了影莲,才留下这丝线索。”
他从袖中取出一个玉盒,弯下腰将这一莲叶小心摘下,并放在玉盒中。
“有了这片叶子,就能找到影渊的方位。只是影渊在鄱阳湖底,与镇水塔相连,那里的阴邪之气极重,连阴阳诀都未必能护住你。”
“水下的宫殿……”
裴秀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变。
裴秀握紧《黄泉录》,竹简传来熟悉的振动,仿佛在呼应他的决心。
他想起苏夜那清秀脸庞在月光下动人的笑容,想起老苏夜的句句嘱托,想起那些消散在金光里的生魂。
影渊的渊眼,无论藏在湖底多深,他都必须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