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斯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一座建立在沙漠腹地的钢铁牢笼。
陈静在这里的每一天,她都扮演着那个内向、寡言、业务能力尚可,但绝不出众的华裔研究员。
她像一枚精准的零件,镶嵌在这台疯狂的战争机器上,不发出任何多余的声响。
她在等待。
等待一个能将情报传递出去,却又不会暴露自己的机会。
这个机会,比在沙漠里找到一滴水还要渺茫。
研究所的物理隔绝与网络监控,堪称天罗地网。
任何未经授权的数据拷贝,都会在万亿分之一秒内触发最高警报。
任何异常的举动,都逃不过那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和行为分析系统。
她不能犯错。
一次都不能。
机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降临。
B-7区,三号实验室。
一场突如其来的“数据污染”事件,打破了往日的平静。
起因是一份用于“嫁接蠕虫”西代变体的生物催化剂样本,在转移过程中发生了微量的气化泄露。
虽然没有造员伤害,但泄露的气体却污染了区域服务器的精密磁头。
导致存储在该服务器上的近三个月的实验数据,出现了大面积的乱码和逻辑错误。
整个B-7区,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
主管布莱恩博士,一个脾气暴躁的白人胖子,气得把价值上千美金的咖啡机都砸了。
“废物!一群废物!”
“三天!我只给你们三天时间!必须把所有数据手动校对、修复!否则你们就都给我去当实验体!”
咆哮声,在走廊里回荡。
所有研究员都噤若寒蝉。
手动修复数据,是一项极其枯燥、繁琐,且极易出错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它吃力不讨好,纯粹是浪费时间。
没有人愿意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就在这时。
陈静,那个总是缩在角落里的华裔女孩,默默地举起了手。
“博士,我……我可以试试。”
她的声音很小,带着一丝怯懦,仿佛鼓起了巨大的勇气。
布莱恩博士烦躁地看了她一眼,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去吧!给你最高临时权限,要是搞砸了,你知道后果!”
“是,博士。”
陈静低下头,快步走向那台被隔离起来的事故服务器终端。
没有人注意到,在她低头的瞬间,那双被黑框眼镜遮挡的眸子里,闪过了一抹洞悉一切的精光。
机会,来了。
她坐在终端前,神情专注。
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开始进行繁琐的数据比对和修复工作。
她的动作不快,甚至有些笨拙,完全符合她平日里的人设。
两名手持突击步枪的安保人员,就站在她身后不远处,像两座铁塔,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但他们看不见。
在陈静的视网膜上,那看似乱码的数据流,正以一种恐怖的速度,被她的大脑飞速读取、重组、记忆。
她没有试图复制任何文件。
那是最愚蠢的做法。
她只是在“修复”数据的过程中,用那堪比超级计算机的记忆力,将一份份最高机密的文件,强行“下载”到了自己的大脑里。
“潘多拉计划”的完整组织架构图。
超过三百名核心成员的详细个人档案,包括他们的履历、家庭住址,甚至心理评估报告。
近半年来所有批次的“钥匙”生产日志和投放区域坐标。
海量的信息,如同奔腾的洪流,涌入她的记忆宫殿。
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负荷。
她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首跳,大脑仿佛要被这庞大的信息流撑爆。
但她的表情,依旧平静。
她的手指,依旧在不紧不慢地敲击着键盘。
八个小时后。
她站起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向布莱恩博士汇报。
“博士,数据己经全部修复完毕。”
布莱恩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
“干得不错,陈。这个月的奖金,给你双倍。”
“谢谢博士。”
陈静微微鞠躬,转身离开。
在她身后,没有人知道,这座基地的核心机密,己经被她装在脑子里,带走了。
回到那间不到十平米的单人宿舍。
陈静反锁上门,走进洗手间,用冷水狠狠泼了泼自己的脸。
镜子里,她的脸色苍白如纸,但眼神却亮得吓人。
她知道,记忆只是第一步。
如何将这庞大的情报,安全地传递出去,才是真正的考验。
她坐在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巧的、可以连接外部网络的电子乐谱编辑器。
这是她为数不多的、被允许带入基地的个人娱乐设备。
她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脑海中,那庞大的数据洪流,开始被她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重新编码。
一个人员姓名,被转化为一段独特的旋律动机。
一个日期坐标,被转化为一组复杂的和弦进行。
一份实验日志,被转化为一段跌宕起伏的乐曲篇章。
她的手指,开始在虚拟键盘上飞舞。
那不再是科学家的手,而是一位谱写命运交响曲的艺术家的手。
一个个音符,从她的指尖流淌而出,构建出一首结构宏大、情绪复杂的钢琴奏鸣曲。
乐曲时而激昂,如风暴降临。
时而低沉,如深渊呓语。
时而悲怆,如众生哀嚎。
这是她的歌。
是“夜莺”的第一首歌。
一个小时后,她将这首被命名为《沙漠星夜幻想曲》的乐谱,上传到了一个非常小众的、服务器位于钟表国的古典音乐爱好者论坛上。
附言是:
“个人习作,灵感来源于犹他州的星空,请各位前辈指点。”
做完这一切,她删除了所有本地痕-迹,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
京城,最高会议室。
“天机”的无形之网,正笼罩着全球。
突然,一道微弱的警报,在李牧的“神交”界面中亮起。
“警报:发现异常高信息熵音乐文件。”
“来源:钟表国‘巴赫之友’论坛。”
“上传者IP:经多重跳转,物理地址指向鹰国犹他州沙漠地区。”
李牧猛地睁开了眼睛。
“锁定目标!”
指令下达,“天机”的算力瞬间咆哮。
那首看似普通的乐谱,被瞬间分解为最原始的数据结构。
反向编译程序,启动。
几秒钟后。
一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名单,清晰地呈现在了“百圣决策组”每一个人的面前。
所有人的呼吸,都在这一刻,为之一滞。
他们看到了那张由三百多个名字组成的、庞大的罪恶网络。
而在这张网络的顶端,那个最核心的位置,赫然写着一个名字。
【首席科学家:伊芙琳·里德博士。】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备注:极端优生主义者。】
一号首长看着那个名字,缓缓抬起手,食指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
咚。
咚。
这一次,他的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冰冷杀意。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猎人锁定猎物般的,绝对的冷静。
“林雪同志。”
外交部长林雪抬起头,那双美丽的眼睛里,闪烁着狐狸般的光芒。
“首长,我在。”
“这位里德博士,”一号首长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我想,全世界的媒体和和平爱好者,都会对她的‘新研究’,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