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张学良智擒杨宇霆

2025-08-18 1801字 9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1928年,东北大地寒风凛冽,张大帅在皇姑屯被炸上了天,留下一个烂摊子给他儿子——年仅27岁的张学良。这位"少帅"年纪轻轻就要扛起东北军的担子,压力山大,毕竟手底下那群老狐狸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其中最嚣张的,当属杨宇霆。

杨宇霆是谁?东北军的"诸葛亮",张大帅的左膀右臂,人称"小诸葛"。此人精明强干,但有个致命缺点——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张大帅在世时,杨宇霆还能收敛点,毕竟老张是个狠角色。可张大帅一死,杨宇霆看张学良的眼神就像看自家不成器的侄子,动不动就摆谱:

"汉卿(张学良字)啊,这事儿你不懂,让我来。"

"汉卿,你这决策有问题啊,得听我的。"

"汉卿,你这衣服穿得不够庄重,有失体统啊!"

张学良表面笑嘻嘻:"杨叔说得对。"

心里却MMP:"你算老几?我才是东北王!"

杨宇霆不仅喜欢对张学良指手画脚,还特别喜欢搞"个人崇拜"。他在自己的公馆里挂了一幅对联:

"天下英雄唯使君,宇内名士推杨公。"

(翻译:天下英雄除了我,就剩你了——但主要还是我。)

更离谱的是,他还让人在家里摆了个"长生禄位",天天有人给他磕头上香,搞得跟活神仙似的。

张学良听说后,差点笑出声:"杨叔这是想当皇帝?"

更让张学良火大的是,杨宇霆还和常荫槐(黑龙江省省长)勾搭在一起,私下搞小动作,甚至想架空张学良。

常荫槐也是个狠角色,仗着有杨宇霆撑腰,对张学良爱答不理,甚至公开说:"少帅?呵呵,毛都没长齐呢!"

张学良心里的小本本上,己经给这俩人记了好几笔:"你们等着,迟早收拾你们!"

张学良虽然年轻,但也不是吃素的。他知道,杨宇霆在东北军里根基深厚,硬碰硬不行,得智取。

于是,他开始演了一出"扮猪吃老虎"的好戏:

装怂:杨宇霆说啥,他都点头:"杨叔高见!"

装傻:军政大事全推给杨宇霆:"杨叔您定就行。"

装弱:甚至在公开场合故意示弱,让杨宇霆放松警惕。

杨宇霆果然上当了,觉得张学良就是个没主见的纨绔子弟,更加肆无忌惮。

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终于决定收网。

他先派人去请杨宇霆和常荫槐,说是有要事相商。杨宇霆本来不想去,但听说张学良要谈"东北铁路管理权"的事,立马来了兴趣——这可是块肥肉啊!

两人大摇大摆进了大帅府,完全没意识到危险。

一进门,张学良笑眯眯地迎上来:"杨叔,常叔,快请坐!"

杨宇霆摆摆手:"汉卿啊,有啥事赶紧说,我待会儿还有个饭局。"

张学良依旧笑容可掬:"不急,先喝杯茶。"

茶刚端上来,突然,警卫队长谭海带人冲了进来,首接拿枪顶住了杨宇霆和常荫槐的后脑勺。

杨宇霆脸色大变:"汉卿!你这是干什么?"

张学良收起笑容,冷冷地说:"杨叔,您和常叔勾结日本人,意图谋反,证据确凿,今天就是你们的死期。"

杨宇霆还想狡辩:"胡说!我对大帅忠心耿耿!"

张学良一挥手:"拖出去,毙了。"

杨宇霆和常荫槐被拖到大帅府的"老虎厅"(因厅内摆有老虎标本而得名),张学良亲自监刑。

杨宇霆临死前还想挣扎:"汉卿!你爹在天之灵不会放过你的!"

张学良冷笑:"我爹要是在天有灵,第一个毙的就是你!"

"砰!砰!"两声枪响,东北两大权臣当场领了盒饭。

据说,杨宇霆死的时候,眼睛还瞪得老大,估计是没想到自己会栽在一个"毛头小子"手里。

消息一出,整个东北炸锅了!

杨宇霆派的人吓得魂飞魄散,连夜跑路。

日本关东军也懵了:"这张学良不按套路出牌啊!"

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听说后,拍案叫绝:"这小子有魄力!"

张学良这一手,彻底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再也没人敢小看他。

这场"智擒杨宇霆"的大戏,堪称民国版"权力的游戏"。张学良用隐忍和果断,证明了自己不是只会吃喝玩乐的公子哥,而是真正的东北王。

可惜的是,他后来在"九一八事变"中判断失误,导致东北沦陷,自己也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但至少在1929年的那个冬天,他让所有人见识了——少帅,不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