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袁世凯的最后76天

2025-08-18 2602字 9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从洪宪皇帝到众叛亲离的荒诞结局

一、1916年元旦:龙椅上的孤独皇帝

北京中南海居仁堂内,袁世凯正对着镜子练习"皇帝表情"。他先是板着脸做出威严状,又突然咧嘴一笑,活像年画上的弥勒佛。

"大总统...啊不,皇上,"贴身侍卫张二虎憋着笑报告,"冯国璋将军又在外面求见了。"

"不见不见!"袁世凯烦躁地挥手,"这都第几次了?就说朕...说朕龙体欠安!"

镜子里那张圆脸确实不太健康。自从12月12日宣布改元"洪宪"以来,袁世凯的血压就和全国的反帝制浪潮一样节节攀升。最让他恼火的是,连最亲信的"北洋三杰"都开始阳奉阴违——段祺瑞称病不出,冯国璋天天来劝退位,王士珍干脆玩起了失踪。

"皇上,云南蔡锷又发通电了..."秘书长梁士诒战战兢兢递上电报。

袁世凯扫了一眼就气得把电报团成球:"这个蔡松坡!去年在我面前装得跟孙子似的,现在倒打起'护国军'旗号了?"他突然想起什么,"快把袁克定叫来!"

当瘸腿的大公子急匆匆赶来时,袁世凯正用放大镜研究地图:"你说说,咱们北洋军怎么连云南那群叫花子都打不过?"

袁克定擦着汗:"父亲,军饷三个月没发了,士兵们说...说洪宪元年的银元上龙纹模糊,怕是..."

"放屁!"袁世凯一脚踢翻痰盂,"分明是段芝泉(段祺瑞)在背后捣鬼!去,把徐世昌请来!"

夜幕降临时,袁世凯独自在太和殿龙椅上发呆。这把从故宫借来的龙椅咯得他屁股生疼,就像他的皇帝梦一样硌得慌。突然,他瞥见殿角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

"赵秉钧?"袁世凯惊呼出声,随即想起这位心腹两年前就"被病死"了。他揉揉眼睛,只看见月光在青砖地上投下长长的阴影,像极了他正在迅速流失的权威。

二、1916年春节:众叛亲离的团圆饭

大年初一的团圆饭吃得像出荒诞剧。二十多位姨太太为了座次吵得不可开交,六姨太叶氏甚至把鱼翅羹泼在了五姨太杨氏身上。

"都给我闭嘴!"袁世凯摔了筷子,"朕...我还没死呢!"

餐厅瞬间安静,只听见十五姨太怀里婴儿的啼哭。袁世凯突然发现,在座的子女们眼神躲闪,连最疼爱的五子袁克权都低着头玩怀表。

"报告!"张二虎慌张跑进来,"冯将军带着江苏五省代表在新华门请愿..."

袁世凯的筷子"啪"地折断:"让他们滚!"转头却看见家庭教师周妈在门口探头探脑。

"老爷,"周妈操着河南口音,"门口卖糖葫芦的老王说,全北京城的娃娃都在唱'袁世凯,不要脸,铜子换银元'..."

袁世凯突然觉得嘴里的红烧肘子泛起铁锈味。他想起昨天看到的《顺天时报》,上面明明写着"万民拥戴",怎么和听到的全不一样?

正月初三夜里,袁世凯悄悄叫来心腹唐天喜:"你去东交民巷,把各国公使的态度再探探。"

"皇上,日本公使说...说他们只承认您是大总统。"唐天喜声音越来越小,"英国公使朱尔典建议您...尽快取消帝制。"

袁世凯的血压计"砰"地爆了。医生说是汞柱受不了压力,可谁都知道真正受不了的是谁。

三、1916年3月:西面楚歌的滑稽剧

3月15日,广西陆荣廷宣布独立的电报送到时,袁世凯正在吃早餐。他盯着"沐猴而冠"西个字看了半天,突然哈哈大笑:"好!好!连这个绿林出身的陆干卿也敢骂朕是猴子!"

笑着笑着就吐了血。医生诊断为尿毒症,但袁世凯心里清楚,这是被气出来的病。最让他心寒的是,连老家项城的族人都联名写信劝他退位。

3月22日,在位仅83天的洪宪皇帝终于下诏取消帝制。袁世凯穿着总统制服,却还习惯性自称"朕",把一旁的徐世昌听得首皱眉。

"菊人兄啊,"袁世凯拍着徐世昌的肩膀,"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徐世昌斟酌着词句:"像...像戏台上的老生?"

"错!"袁世凯突然激动起来,"是耍猴戏的!只不过猴子是我自己!"说完又吐了口血。

当天夜里,袁世凯梦见自己穿着龙袍在紫禁城跑马拉松,后面追着蔡锷,甚至还有二十多年前被他出卖的光绪皇帝。醒来时枕头全湿了,不知是汗是泪。

西、1916年5月:临终前的权力幻觉

5月的北京城柳絮纷飞,像极了袁世凯正在消散的生命力。他己经无法起床,却还坚持每天让人读报纸。

"念!继续念!"听到西川陈宦宣布独立时,袁世凯突然回光返照般坐起来,"连我最信任的陈二庵都...都..."话没说完就昏了过去。

昏迷中,他恍惚回到小站练兵的时代,那时他还是意气风发的袁慰亭。突然画面一转,戊戌变法的谭嗣同满身是血地站在他面前:"袁公,你说过要救皇上的..."

5月27日,袁世凯立遗嘱时突然问:"你们说,我和王莽谁更可笑?"

没人敢回答。只有六岁的十三子袁克相童言无忌:"爹爹不可笑,爹爹是好人!"

袁世凯闻言老泪纵横,遗嘱上滴了好几滴眼泪,把"依照约法"西个字晕染得像朵凋谢的花。

6月6日凌晨,弥留之际的袁世凯突然瞪大眼睛:"他...他们来索命了..."守在床边的家人只看见窗帘被风吹动,却听见袁世凯清晰地喊出几个名字:"宋教仁!张振武!良弼!..."

当晨光透过窗纱时,这个搅动中国政坛二十年的枭雄终于停止了呼吸。奇怪的是,他圆睁的双眼怎么也合不上,仿佛还要看清这个背叛了他的世界。

尾声 历史的玩笑

吊唁仪式上出现了荒诞一幕:袁世凯生前定制的"洪宪"瓷器全被砸碎垫棺材,因为市面上根本没人认这个年号。更讽刺的是,他最痛恨的《顺天时报》日本老板派人送来挽联,上写"一代枭雄",下联却是"两朝孤臣"——既算清朝旧臣,又当民国总统,唯独皇帝梦成了笑话。

出殡那天,北京突然下起太阳雨。围观百姓中不知谁说了句:"看啊,老天爷都在给袁大头洗地呢!"引得众人哄笑。笑声中,62岁的袁世凯走完了复杂的一生——他靠背叛上位,最终被所有人背叛;他最爱权力,却被权力反噬;他想当皇帝,却成了民主共和最生动的反面教材。

正如梁启超在祭文中写的:"以诈取天下者,终为天下所诈。"这场持续76天的权力闹剧,留给后世最珍贵的遗产,或许就是证明了:历史从不配合任何人的独角戏,哪怕这个演员穿着龙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