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鸡鸣寺议事

2025-08-18 1222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鸡鸣寺的晨钟刚敲过三响,山门外就传来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方丈站在台阶上,看着两百多号穿西装、拄文明棍的议员鱼贯而入,手里的佛珠转得比风车还快。有个戴圆框眼镜的先生正把《临时约法》垫在蒲团上,嘴里还嘟囔着:"这蒲团比议院的椅子还硬三分。"旁边的小沙弥看得目瞪口呆——那可是师父开过光的蒲团啊!

大雄宝殿里的佛祖金身依旧慈眉善目,只是嘴角似乎比平日更下垂了些。江浙来的议员己经拍着供桌开腔了:"宪法草案必须今日表决!"供桌上的苹果被震得滚落在地,被个北洋系的胖子顺势揣进了兜里。突然观音殿方向传来声"肃静——",吓得胖子手里的苹果又掉了出来。只见知客僧举着木牌飘然而过,活像戏台上的白无常,后面跟着的小沙弥们正往每位议员手里塞《寺院清规》。有个机灵鬼翻到第三条就变了脸色,赶紧把袖子里藏着的银元又往里塞了塞。

罗汉堂里的投票箱摆得煞有介事。方丈说十八罗汉能辨忠奸,结果第二天小和尚打扫时,从伏虎罗汉膝盖上摸出张地契,沉思罗汉掌心里黏着几张银元券。最绝的是开心罗汉的布袋,里头除了本该有的欢喜丸,还多了盒怡红院的胭脂。"阿弥陀佛,"方丈看着选举结果首摇头,"这位施主前天烧了十斤檀香,难怪开心尊者都破功了。"

财政部的瘦高个突然发现新大陆——鸡鸣寺的素斋竟比国会食堂强十倍。他边啃香菇馅包子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第二天《预算案》里就多了项"宗教餐饮补贴"。审计署来查账时,方丈指着"开光议席费"的条目解释:"这位施主的蒲团被蟑螂啃过,做个法事驱驱虫。"查账的姑娘憋笑憋得首咳嗽,假装没看见功德簿上某议员捐的"香油钱"正好是军费预算的零头。

商人们的鼻子比狗还灵。没几天,山门外就支起了"民主高香"的摊位,镀金木鱼要价三十大洋,最抢手的是印着《临时约法》的上上签。有个戴瓜皮帽的老油条神秘兮兮地兜售"速效当选符",拍胸脯保证是照着五台山老方丈的秘方画的。后来有人发现,这"灵符"上的朱砂印,怎么看都像是怡红院的胭脂。

辩论最激烈的那天,香炉差点成了凶器。方丈突然把木鱼敲得震天响:"诸位,菩萨托梦了。"满殿顿时鸦雀无声,"说再吵下去,来世都当蛤蟆。"有个穿洋装的年轻议员下意识摸了摸脖子,仿佛己经感觉到腮帮子在发胀。从此"木鱼休会法"名震国会,比议长的铜铃管用十倍。

散会那日,方丈在韦陀像前捡到张皱巴巴的银票。抬头正撞见某北洋大佬在挤眉弄眼,韦陀菩萨的怒目似乎也柔和了几分。老方丈把银票塞进功德箱,转头对弟子说:"去给菩萨脸上补点金粉——最近香火太旺,都把法相熏黑了。"

如今鸡鸣寺的导游总爱指着殿前的青石板说:"瞧见没?这些坑洼都是当年议员们跺脚跺出来的。"游客们跟着啧啧称奇,却没人注意偏殿檐角的风铃——叮叮当当的,像是在笑话那段荒唐岁月。只有老香客还记得,当年有个总坐角落的议员,临走时偷偷在菩提树下埋了串念珠。如今那树长得格外茂盛,果实结得又大又圆,活像一串串翡翠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