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于会议结束之后,并未仓促着手准备向北突围的诸多事宜,而是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索之中。他心里清楚,此次向北突围,可谓是困难重重,犹如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稍有不慎便会陷入绝境。若想要增加突围成功的几率,必须另辟蹊径,想出奇招。就在这时,一个大胆而冒险的想法,如一道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于是,他迈着匆匆的步伐,快步走到洪承畴身旁,微微俯身,压低声音问道:“洪大人,倘若我向西派出一支敢死队,首捣朱小子(朱慈烺,林宇)本阵,您觉得此举是否有利于我军向北突围?”
洪承畴微微一怔,旋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之光,说道:“多尔衮王爷,此想法着实精妙。朱慈烺必定将大部分精力与兵力,都集中在对我军主力的围追堵截之上。若在此时,有一支敢死队如神兵天降,突然袭击他的本阵,定会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打乱他的部署,迫使他分散兵力回防。如此一来,对于王爷您向北突围,自然是极为有利的。只是……”洪承畴微微顿了顿,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忍之色,“只是这支敢死队深入敌阵,犹如羊入虎口,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啊。”
多尔衮听闻后,神色愈发凝重,缓缓地点了点头。他何尝不明白,这是一场拿生命做赌注的豪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将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为了建奴大军能够顺利突围,为了整个建奴的未来,他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个办法。沉默片刻之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犹豫与不忍都吞进肚里,坚定地说道:“我明白了,洪大人。此事我自有打算。”
散会以后,多尔衮心急如焚地匆匆回到本部营地。他迅速将众将领召集起来,面色严肃而凝重,向他们详细地阐明了当前的利害关系。营帐内一片寂静,静得仿佛能听见每个人的心跳声。将领们都深知此计的凶险程度,这不仅仅是深入敌阵,更是踏入了一条几乎没有回头路的绝境。但为了建奴的未来,为了身后无数的族人,他们都在心中默默地权衡着,思考着自己的抉择。
就在这时,年轻气盛的鳌拜第一个挺身而出,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然,犹如燃烧的火焰,大声说道:“王爷,末将愿意带领敢死队,执行此任务!”鳌拜身姿挺拔如松,脸上毫无惧色,仿佛生死早己被他置之度外,此刻心中唯有对建奴的忠诚与使命。
多尔衮看着鳌拜,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动与不舍。他太清楚了,鳌拜这一去,极有可能是有去无回,永远地倒在那片充满战火的土地上。但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鳌拜的主动请缨,无疑是给了大军一线生机,让他们在绝境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多尔衮眼眶微微泛红,带着一众将领立刻跪下行大礼,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说道:“鳌拜,你这份勇气与忠诚,我等铭记于心。大清大军能否突围,就全看你这一战了。”
鳌拜赶忙伸手扶起多尔衮,语气坚定地说道:“王爷言重了。末将愿为大清大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说完,他仰头大笑,那笑声中充满了豪迈与悲壮,随后高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汉人的这首诗写的真好。”鳌拜的歌声在营帐内回荡,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让他们为之动容,热血沸腾。
随后,鳌拜迅速挑选了一千名同样英勇无畏的士兵,组成了敢死队。这些士兵们个个神情坚毅,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决心。他们心里都明白,自己即将面临的是什么,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畏惧。鳌拜站在队伍前,目光坚定地扫视着每一个人,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此去,是为了给大军争取生机。虽九死一生,但我们是建奴的勇士,死也要死得壮烈!我们要用自己的鲜血,为大清的未来开辟一条道路!”
“为了大清!”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心中的壮志豪情传达给天地。这声音中充满了力量,充满了对建奴的忠诚与热爱,仿佛能冲破一切阻碍。
敢死队很快便出发了。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如鬼魅般朝着西南方悄然潜行。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犹如夜行动物般谨慎,尽量避开救国军的巡逻队伍。西周一片寂静,唯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仿佛在为他们的壮烈之举默默哀悼,又像是在为他们奏响着悲壮的送行曲。
当敢死队逐渐接近林宇本阵时,他们看到了营地里灯火通明,犹如白昼。戒备森严的景象让他们深知,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艰难,每前进一步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但鳌拜没有丝毫犹豫,他一挥手,低声而坚定地说道:“兄弟们,准备战斗!”
敢死队如猛虎般冲向敌营。他们呐喊着,那呐喊声中充满了愤怒与无畏,挥舞着手中的兵器,不顾一切地与救国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悲壮的战争交响曲。救国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这看似严密的防守之下,竟会有一支敢死队如幽灵般潜入。但他们很快便反应过来,迅速组织起反击。
鳌拜身先士卒,如同一头勇猛的雄狮,率先冲入敌阵。他挥舞着长刀,刀光闪烁,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但敌人越来越多,如同潮水般涌来,敢死队逐渐陷入了重围。然而,敢死队的士兵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继续奋勇杀敌,用自己的生命为大军突围争取着宝贵的时间。每一个人都在拼尽全力,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建奴的忠诚。
在另一边,多尔衮趁着敢死队成功吸引了林宇本阵的注意力,迅速率领本部人马向北突围。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向着北方疾驰而去。马蹄声如雷,仿佛要将大地都震得颤抖。而此时,林宇本阵因为受到敢死队的攻击,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来应对,这使得对建奴大军的围追堵截出现了短暂的松懈,为多尔衮的突围创造了宝贵的机会。
鳌拜和他的敢死队,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他们的英勇行为,能否为建奴大军换来成功突围的希望,还是会在强大的敌军面前化为泡影,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无论结果如何,他们的勇气和牺牲,都将永远铭记在建奴的历史中,成为后人传颂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建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