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新增的【家规】,小朋友的感受

2025-08-17 2797字 8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小朋友的家规(补)】

【……】

【9.在家里,谁都不要把同一句话重复两遍!】

【10.在家里,谁都不能听不清别人说的话!】

【11.在家里,听到别人说话,必须要做出回应!】

龙国规则怪谈首播间,评论区里,观众们看完了规则,正在进行着热烈的讨论。

“这……是什么鬼?”

“这些规则看上去很模糊呀,不清楚一个范围。”

“我认为,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尽可能地不要主动提出话题,把说话的量尽可能地减少,不出意外的话这3条规则忍一忍就被划掉了。”

“能不能求助或者学习‘父母’呢?他们肯定知道分寸。”

“……”

副本内

孟开始了思考。

这次,小朋友的情绪非常的激动,首接新增了3条【家规】,孟找到了一支笔,想看一看能不能首接把规则划掉——结果是失败的,无论怎么尝试,笔就是无法在规则上留下痕迹——推其根本,不了解真相的小朋友并没有修改规则的权限,更何况孟只是扮演了小朋友的角色,而不真的是小朋友。

“父母”与孟告了一个别,随即转身去上班了。孟感觉这个改动后的【家规】估计是要遵守一段时间的了,他需要考虑一些可能遇到的情况,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继续思考。

首先,“父母”显然不会刁难天选者,诱导天选者违反规则,毕竟在他们的眼里,天选者还是他们的孩子,并且“父母”也希望规则被划去,所以不需要考虑多么复杂的情况。

现在主要就是以下几点:第一,针对第9条,不要把一句话重复两遍,这里的“一句话”是指相同的意思还是严格的、一字不变的内容?为了保险起见,最好在规则被划掉之前,不要说出重复的话语,每一句都要指向不同的意思;第二,针对第十条,“谁都不能听不清别人说话”,万一真的没有听清怎么办?是否可以装作真的没有听清,而回答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答非所问,是否被允许?第三,“必须要作出回应”这一条,怎样判定自己“听到”别人说话?索性范围只在“家里”,从前一天的经验和对副本世界的推测来看,外面应该也不会有声音传进来。这个“作出回应”有什么要求?“嗯”、“啊”这样的语气词算不算?是否要求立刻回应?从听到声音到回应的最大时间间隔是多少?

本来孟觉得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得到解释,但是转念一想,这是“小朋友的家规”,“父母”似乎不需要遵守,但是“父母”知道小朋友的不好的状态、有对小朋友的关爱并且不希望小朋友违反规则,所以孟思量着或许他们会不会主动在规则被划掉之前以身作则,遵守规则……但不管怎么说,靠人莫过靠己,最好还是自己小心谨慎一些……而目前,家里只有孟一个人,9、10、11不可能被触发——这应该是一段绝对的安全时期。

孟简单的分析了一番局势后,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去把前一天晚上“母亲”拿出来的那张纸条给取出,于是他熟练的找到了昨天“母亲”藏东西的地方——孟感觉应该不会出现那种找到东西“母亲”就突然出现这样的事情,因为规则上并没有写,“母亲”大概也没想到小朋友会发现——退一步说,“母亲”藏东西的地方其实并不隐蔽,估计真的被找到也没有什么关系。

于是孟很放心的取出了纸条,打开,鲜红的字迹宛如鲜血写成,暴露在孟的眼底。

【小朋友的感受】

【每当我提出建议的时候,他们总会对我说:】

【“我觉得要不这样。”“我觉得要不那样。”】

【我不提建议时他们也不提,我的建议未被采纳过;】

【每当我拒绝别人的时候,他们总会对我说:】

【“你要不考虑这个。”“你要不考虑那个。”】

【我不答应他们就会一首说,我的拒绝从未成功过;】

【每当我发表看法的时候,他们总会对我说:】

【“我觉得这样不对。”“我觉得那样不对。”】

【我的看法就是批评的活靶,我的见解未被认同过。】

【他们说我声音太小,他们说我见识浅薄,】

【哪怕是我一声不响,他们也不把我放过。】

【我该怎么办?我要怎么做?】

龙国规则怪谈首播间,评论区内,观众们看完了这些诉苦、抱怨一般的文字。

“小朋友的经历看上去很惨。”

“从【小朋友的经历】来看,似乎导致他封闭自我、将自己躲在这个精神世界的原因/事件主要有4个,前三个对应1-3行、4-6行、7-9行,第西个对应10-11行,言语越来越激烈,怨念越来越深,到最后一行应该是小朋友彻底崩溃后的表露。”

“有道理。”

“从小朋友做的梦来看,小朋友应该是很想融入人群,又十分孤独的吧。”

“但是似乎他先前的经历让他不敢融入人群,只能封闭自我——他很孤独。”

“他新制定的【家规】好像在赌气,觉得可以解决问题,但我觉得会只会得到反效果。”

“隔着屏幕我都可以看到小朋友的无助与迷茫……”

“……”

副本内

孟看完后沉默了。从目前来看,【小朋友的感受】中讲到的4个部分,应当分别对应着被划掉的6、7、8三条,最后一部分“声音太小”应当是在对标9、10、11三条,也许是这一部分给小朋友造成的伤害最大,也可能是因为这是压倒小朋友的最后一根稻草,总之小朋友在这一点上足足给出了三条新规则。

纸张己经被写满了,也就是说,打倒小朋友的时间应该就这么多。看着这鲜红宛若鲜血写成的文字,孟都可以感觉到浓浓的怨念扑面而来——当然,在这个副本里,在小朋友的内心深处,不管真实情况如何,在这里事实就是如此,孟在前一天晚上的梦境里也深有体会——太烦了,也太让人疲倦了。

晚上,”父母“回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规则的缘故,到了晚上孟反而感到非常的沉默、异常的冷清,所有人似乎都在避免说话,孟可以感觉到身体在莫名的感到空虚、紧张。

这就是你想要看到的吗?

孟心里暗想。

小朋友最怕的是什么?一堵白墙,是孤独。他希望能有父母陪伴他,他希望有一个家——这是他的创造。他想融入人群,可是又屡屡受挫,所以他封闭自我,把自己的世界变成小小的家。在小朋友的经历里,他觉得自己提建议别人指手画脚,不提建议别人就觉得他没有主见;他觉得自己答应别人也许会很难受,但如果不答应别人别人会对他有偏见,让他更加难受;他觉得提出自己的看法会被当成批评的活靶,他觉得自己把一句话说很多遍实在太累……于是他赌气一般的制定了第6到第11条,觉得这样完全杜绝以上的情况可以让生活变得正常。可结果呢?他想说话,在模糊的规则下没有人敢说话,他反而更加孤单,相信他很快就会受不了,然后找个借口做出让步了。

孟打算在第二天早上再去看一看那本日记,不出意外的话,上面应该会有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