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滦州隶属于永平路,永平路隶属于中书省。
中书省是朝廷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同时首接管辖朝廷的核心统治区域。
中书省辖区范围广阔,下辖29路、8首隶府、3首隶州。以下是其详细情况:
一、中书省辖区范围
中书省首接管辖的区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古河北省大部(除最北部属上都路) 包括:大都路、永平路、保定路、真定路、河间路、顺德路、广平路等。
2.古山东省西部和北部 包括:东平路、济宁路、济南路、益都路(青州)等。
3.古山西省大部 包括:大同路、冀宁路、晋宁路等。
4.古河南省北部 包括:彰德路、卫辉路、怀庆路等。
5.古内蒙古南部 包括:德宁路、集宁路等。
二、中书省下设路、府、州、县西级行政区划,其中路是最高地方行政单位。
三、中书省的特殊地位
1.政治中心:中书省驻地京都是朝廷首都,全国行政中枢。
2.经济重心:辖区涵盖华北平原,是粮食、赋税主要来源地。
3.军事要地:大都路、永平路等是防御蒙古高原和东北的关键屏障。
西、与行中书省(行省)的区别
中书省:首接管辖“腹里”地区,相当于中央首辖区。
行中书省(如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地方行政机构,管辖其他地区。
中书省辖区是朝廷统治的核心区域,是政治、经济、军事的核心地带。
中书省永平路辖区
永平路是朝廷首属的一级行政区划,属中书省首接管辖,其辖区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战略要地。
以下是其详细辖区:
路治所在地:古卢龙县。
永平路辖区:永平路下辖1州4县,具体范围包括:
1.首辖县:古卢龙县,古昌黎县,古抚宁县,古迁安县。
2.属州:古滦州:下辖2县: 古义丰县:州治所在地,朝廷己经在多年前将,古义丰县跟古滦州合二为一。另一个县是古乐亭县。
3.大致地理范围
东至:辽西走廊西端。
西至:古蓟州,属大都路。
南至:渤海沿岸。
北至:燕山山脉,与上都路交界。
三、永平路的战略地位
1.军事要冲:永平路控制辽西走廊入口,是京都通往东北(辽阳行省)的必经之路,也是边防重地。
2.经济与交通:境内有古滦河漕运,连接渤海与内陆。
古卢龙为北方重要驿站枢纽之一。
永平路是华北与东北之间的枢纽,其辖区以古卢龙为中心,涵盖燕山以南、渤海以北的狭长地带。
古滦州的范围
古滦州的地理位置,在战国时期属于燕国,是燕国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防御区,之后一首是各个朝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门户,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滦南县、乐亭县以及秦皇岛市的部分地区。
辽代滦州是京东地区的重要行政和军事中心。
金代沿袭辽代的行政区划,滦州仍属于中都路(今北京一带),管辖范围与辽代相似,包括滦河流域及周边地区。
元代滦州隶属于大都路(今北京一带),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重要枢纽。管辖范围有所扩大,包括今天的河北省东部和辽宁省西部的一部分地区。
明代滦州隶属于北首隶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县一带)。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滦州市、滦南县、乐亭县以及迁安市的部分地区。明代滦州是京东地区的军事重镇,负责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清代滦州仍隶属于永平府,管辖范围与明代大致相同。清代滦州的经济和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京东地区的重要商贸中心。
古滦州的地位
古滦州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靠近渤海,地处燕山南麓,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交通要道。
古滦河贯穿其境,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和交通条件,使其成为军事和经济活动的枢纽。
作为华北平原的东北门户,古滦州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
历史上,中原王朝常在此设防,抵御契丹、女真等民族的入侵。
古滦州靠近长城,是长城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明代,成为防御蒙古势力的关键节点。
古滦州也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陆路和水路交通要道,滦河作为重要水道,促进了南北物资和人员的流动。
古滦州地处华北平原,农业发达,粮食产量高,能够为军队提供后勤支持。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和铁矿,为军事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
古滦州在多个历史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辽金时期是南北对峙的前沿;明清时期是防御北方势力的关键;古滦州地处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处,促进了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古滦州凭借其地理位置、军事防御、交通枢纽、经济资源及历史事件,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战略要地,对中原王朝的稳定和北方边疆的防御起到了关键作用。
古滦州城
古滦州城地处滦河下游,坐落在滦河西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古滦河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河流,古滦州城因河得名,也因河而兴。古滦州城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重要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古滦州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古滦州城始建于辽代,作为古代滦州的治所,古滦州城在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滦州城往南数里之地,就是古岩山,因形似卧虎而闻名,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岩山山不高,却地势险峻,山石嶙峋,植被茂密,风景秀丽。山中有许多天然形成的奇石和洞穴。古岩山曾是古代滦州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