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皇帝的庆典

2025-08-21 2252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乙未羊年,二月初三这一日,朝廷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终于(部分官员以部分地区去年秋季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为由不同意,部分尸位素餐的官员却贪得无厌,恨不得搜尽民脂民膏,而老皇帝早就开始自傲,变得昏庸,只对长生不老有兴趣,其他的事情都交给几个心腹大臣)还是发下了一道诏书,大致的内容就是:

第一,今年皇帝在位59年了,明年就一甲子(60年)了,属于前无古人,后边也很难有的,所以呢,多收点税,给我们的老皇帝庆祝一下吧。

第二,这次收税按人头计算,就是每人100文钱,如果钱不够,可以用粮食代替。

第三,这次收税,在西月底前务必完成。中书省的明令通过行省、路、府、州、县一级一级的传达下来,然后又通过乡、村以及里长、保长传达到百姓的耳朵里。

皇帝的钱从哪里来?

皇帝的个人财富与国家的财富是难以严格区分的,因为皇帝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最高统治者,其财富往往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在封建社会中,皇帝的财富不仅是其个人权力的体现,也是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

天底下的土地都是皇帝的,可是土地本身并不产生财富,产生财富的是百姓,且只能是百姓。

在古代,皇帝的钱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税收,包括:

田赋:是古代王朝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农民耕种土地,需要按照土地的面积和质量向国家缴纳赋税。田赋有按亩征收的实物税(如粟、稻等农作物),也有征收货币的形式。明清时期,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等赋税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征收方式,但田赋依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而且前边说过,这两种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

丁税(人头税):按照人口数量征收的税。规定每户或每人需缴纳一定数额的钱币,这种税收方式首接以人口为征收对象,是皇帝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商税:随着商业的发展,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包括过境税、交易税等。

国有土地收入:

屯田收入:朝廷组织军队或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或其他作物,收获后一部分用于自给,另一部分则上缴国家,成为皇帝的钱财来源之一。

官田出租:官府拥有的大量土地可以出租给农民或其他人耕种,收取高额的地租。这些官田包括荒地、没官田(因犯罪等原因被没收的土地)等。

盐铁专卖收入:盐铁专卖制度,盐和铁是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资。朝廷实行盐铁专卖,垄断盐铁的生产和经营,控制生产和销售环节,从中获取巨额利润,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赐予与贡献:

藩属国贡献,周边藩属国为了表示对中原王朝的臣服,会定期向皇帝进贡各种珍稀物品,如珠宝、香料、异兽等,这些贡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也成为皇帝财富的一部分。不过,朝廷在这方面几乎都是赔钱,皇帝要的是面子,藩属国要的是实惠,多数情况下都是进贡的没有赏赐的多。

臣民的捐献,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国家发生重大事件(如自然灾害、外敌入侵后的重建等),一些富有的臣民可能会主动捐献财物;或者皇帝为了表彰臣子的功绩,也会给予赏赐,而这些赏赐财物有时会通过其他途径再回流到皇帝手中(如臣子为获取更多利益而增加生产投入,进而增加税收等)。

货币发行与铸币税:

铸币权,皇帝掌握着货币铸造权,通过铸造发行铜钱等货币获取利益。由于货币的面值往往高于其制作成本(即铸币税),当国家大量铸造发行货币投入市场时,就能够从中获取一笔可观的收入 。

徭役:徭役是国家强制征发的无偿劳动,主要用于公共工程、军事等,百姓的徭役都是无偿劳动,朝廷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徭役不一定首接给国家带来收入而且,却一定能给国家省下很多钱。

杂税:除以上赋税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税种。

所谓苛捐杂税是也!

奇葩的税收:

简要列举几种:

1. 晚婚税:规定男女,尤其是女人超过多少岁就算是晚婚,按时间长短收税。

2. 窗税:为了增加税收,对居民家中的窗户征税,窗户越多,税款越高,这种税种意在通过对房屋的豪华程度征税来调节贫富差距。

3. 鼻税:据传元朝时期,为了增加税收,曾对百姓的鼻子征税,即所谓的“鼻税”。这种税种的存在与否尚有争议,但它反映了当时税收的严苛和百姓的苦难。

4. 茶税、酒税:对茶叶和酒类等消费品征收的税,这种税种在唐宋时期较为常见,旨在通过对奢侈消费品的征税来增加国家收入。

5. 路税、桥税:对使用道路和桥梁的商旅征收的税,这种税种在宋代较为常见,目的是为了维护交通设施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6. 鱼税、盐税:对渔业和盐业征收的税,这种税种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因为盐是生活必需品,而渔业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7. 婚税:在某些朝代,结婚需要缴纳税款,这种税种旨在通过税收手段来调节人口增长和社会结构。

8. 丧葬税:对于丧葬活动征收的税,这种税种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丧葬礼仪的重视,同时也是一种财政手段。

9.胡须税、尿液税、单身税、头发税、狗税、茶叶税、粪便税

这些税种的出现,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需求以及统治者的政策取向密切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税种因为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废除或改革。

皇帝或者说国家的收入形式各式各样,事实上最主要的收入主要还是土地,无论在中原还是在草原,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