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的这户人家,是当地有名的穷人家,姓石。
这家的爷爷叫石中局,曾经二十多岁考中了秀才,后来连续三次都没考上举人。第三次乡试放榜那天,石中局看到没有自己的名字,当场晕倒了,之后一首瘫痪在床,十多年前去世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家里的耕地一块儿一块儿的卖了用以维持生计,耕地卖完了,又卖了宅基地和打谷场,最后只剩下几间房子和一个小院子。石家从富农变成佃农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奶奶石文氏62岁,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受石头爷爷影响,也认识字,身体挺好,在家里缝缝补补,纺线,还能帮助家人做做饭。奶奶只有一个儿子,曾有一个女儿,早逝,生下来三天就死了。
父亲石光耀41岁,起名的意思是光宗耀祖--字面意思太简单也容易理解,不像是读书人起的名字。是个读书人,还不如爷爷,秀才屡次考试不中。后因家里条件有限,放弃科举,在村里私塾里教几个小孩子识字,大点的孩子就不跟他学了,因为他自己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别人也不相信他能教出秀才来。一般私塾的教书先生收入都很高,至少能顶几个农民的收入,可是村里的私塾,由于孩子太少,石光耀的水平又不行--行不行的人家就认你是不是秀才,所以收入还跟不上普通的农民,只能算是个比较轻松的工作。石光耀闲时抄抄佛经,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就这样还要租大地主家的地,下地干活,才能养活一家老小。
母亲石江氏,43岁,生最小的女儿的时候落下病根,身体不好,个子高却瘦得皮包骨头,经常性咳嗽,有时咯血,病病歪歪的,只能在家洗洗涮涮,做做饭。不过人好,心态好,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而且生育六个,皆无夭折,三男三女,怀6孕6产6存6,堪称古代生育养育奇迹!
老大石婷,22岁,还没有嫁出去,不是嫁不出去,是因为家里弟弟妹妹多,母亲又体弱多病,为了照顾家人,多次错失结婚的机会,自己就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在家里主要操持家务,给家人做饭,缝缝补补,同时还要下地干体力活。受父母影响,读书识字,擅长小楷,帮父亲抄佛经补贴家用。
老二石头,本名石磊,19岁,身强体壮,一身蛮力,不好学,不读书,家里农活主要劳动力。
老三石杰,17岁,遗传了爷爷,父亲的基因,青出于蓝胜于蓝,去年己经考中了秀才,只不过大家都认为他只是运气好,能写会画,读书好,时常帮助大哥干农活,也帮父亲抄佛经赚钱。
老西石静,15岁,漂亮,有心机,父亲不教她读书,她却自学成才,读书写字不在话下,人虽小,却能管理家庭事物,人仔细,机灵。
老五石勇,13岁,跟石头差不多,也是一身蛮力,不喜欢读书。
老六石颖9岁,家里的活宝,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家里人都喜欢。对大哥言听计从,什么都听大哥的,最信任和支持大哥。
这一家人租了大地主家30亩地,其中上田10亩,中田10亩,下田10亩。
按本朝规定,本地官府根据土地的肥力、产量、位置以及灌溉条件等情况对耕地进行分级,以便征收赋税。
上田:指土质肥沃、灌溉条件良好的优质耕地,适合种植高产作物,一年可产两季粮食,租金最高。
中田:土质和灌溉条件中等的耕地,一年可产一季粮食,也可种两季,得靠天吃饭,租金适中。
下田:土质较差、灌溉不便的耕地,一年只产一季,且没有保障,租金最低。
大地主家的耕地也不例外,因为条件有限,只能租这些土地,而且,这些土地都是父亲在之前跟大地主家签订的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