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效发现,家里只有父亲和石杰留的长发,自己、小弟,以及二傻全都是短发,几乎都是寸头。
至于下地劳动的农民,多是短发,尤其这会儿是夏季,再配戴个草帽,因为劳动时方便,长发不适合劳动。
还有那些以采石为生和以装车为生的人,头发基本上都是寸头短发,有些人甚至剃着光头。
也有些人,后面的头发会长一些,头顶和两边的头发,都非常短,有点儿像清朝人的剃发。
这些发型可能主要是跟平时干活有关,毕竟长发不适合干活,夏天又热,还容易生虱子。
对于多数农民来说,一辈子都只在自己村子的附近几里地活动,再远一点,可能会到县城一两次,顶天了。
石杰可能是因为他要参加科举考试,只能把头发留长,可能有时候还要束发。
所谓束发,就是将头发束成发髻,用布条或绳子固定,称为“髻”或“束发”。这是古代男子最常见的发型。朝廷对于读书人的发型是有要求和规定的。
至于父亲,可能是认为自己是读书人,自然跟别人不能一样,多少有点读书人的臭显摆吧。
至于女孩子的发型都不一样,奶奶喜欢梳成发髻,母亲是齐肩短发,大姐和石静是长发飘飘,小妹则留两根小辫子。
古代女子也常将头发束成发髻,有时会用簪子或布条装饰,发型相对男子更为多样。
农村妇女下地干活多用头巾包裹,为了不弄脏自己的头发,以及不让人说是抛头露面。
总之张之效眼中的农村人发型多样,每个人的发型主要是还是根据劳动场景来进行调整。
发型对于农村人来说,其实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其实还是吃饭,如果吃不饱饭,干什么都干不下去。
张之效发现,石头家大概是全村里最穷的人家,因为比他们家还穷的人家,都去流浪乞讨去了。
另一个是拴住家,他家里条件也不好,不过,他家里的花费不高,没有人读书,孩子长大一些就都下地干活,而且拴住妈脑子也活分,知道哪块地什么时候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所以日子比石头家里过的还要好一些,至少米缸里总有余粮,不像石头家吃完上顿饭,下顿饭就没有着落,或者只能多吃点菜叶子填饱肚子。
家里穷的叮当想,三傻在一起的时候,二狗知道石头家里吃不饱,就偷偷从家里带个窝头过来,给石头和拴住吃,拴住说我吃饱了,石头不好意思,拴住就掰一点放嘴里,剩下的都给石头吃。
张之效反而对这种饿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果哪天自己饿死了,也许就会回到未来,哪知石头的这副皮囊是真好,即使几天吃不饱,照样有精力下地干活。
张之效心想这样饿下去也不行,还不如吃饱点,让自己舒服一些。
再说了,这一家人,除了那个读书不成才的父亲有点让人讨厌,其他人都挺可爱的,尤其石静和小妹,两个女孩,虽是自己的妹妹,更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还有石杰和小弟,跟自己长相都很像,性格上小弟更像自己。
还有大姐,虽然每天被柴米油盐包围着,还要下地干活,一副土里土气的样子,其实大姐身材和长相都很好看,有女人味,还有奶奶,每天都笑呵呵的,给人鼓励。
张之效就想为了这一家老小,怎么也得多赚点钱,然后跟二傻聊天,跟家人聊天,想找出一些赚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