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制服荔枝和玉梅

2025-08-21 3270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石头和大公主娜仁两个人在海边儿玩儿了小半个时辰,骑马又进了古乐亭县城。

在古乐亭县城,俩人儿在路边儿吃了些当地的特产,有比较多的海鲜,石头说请娜仁吃海鲜,娜仁仅吃了一口就吐了,娜仁受不了海鲜的味道,石头不得不找了一家卖牛肉的馆子。

石头把打包的海鲜吃了个精光,娜仁则吃了一顿牛肉泡饼。

又给两匹马喝了水,喂了草料,之后俩人出城,路上也不歇着,傍晚之前,石头带着娜仁就到了王家店儿附近。

石头说,我先去村儿里看看,我家里正在修房子。

娜仁心想,你家修房子跟我有什么关系,不过因为对附近也不熟悉,万一走丢了,就比较麻烦。娜仁不情愿的就跟石头进了村儿里,石头见到自己家的房子还正在修建,基地上己经垒起来半身高。

石头进去后跟管事儿的寒暄了几句,又看了看用的物料。

自从上次石头跟他们说过之后,这些人在盖房子这件事情上也没有敢偷工减料。

至于自己家里的旧房子,拆除的废旧砖头瓦块以及木料、石料都被胡乱堆在了院子一角。

这时候石头还不知道,二狗把娜仁陪嫁的30匹马都赶到了二狗家里。

石头在自家院子外边转了一圈,就赶忙带着不耐烦的娜仁大公主回城,再不走,城门就关了,两个人就得露宿在外边儿。

到了城里边儿,晚上的时候,父母己经知道了这个事情,因为二弟石杰也在给父母的信里都说了,这个大公主是草原莫特部落跟我方联姻的结果,而且莫特首领跟我大哥是结义兄弟,把自己的闺女要嫁给我大哥等情况,详细跟父母说了。

父亲开玩笑说,这个石头,哼,桃花债越来越多了,前面有三个女人就己经够热闹了,这回又来了一个大公主,以后家里就更热闹了。

母亲说,男人有个三妻西妾的也不算什么,再说了既然是联姻,就不能随意的跟人家否定这种事情,还是让石头自己去办吧。

自从石头从大牢里回来之后,石静也把周大地主的商铺打压的厉害,自己家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母亲现在身体也越来越好,咳嗽、咳血的事情越来越少,人也开始胖了一些,脸上有肉了。毕竟心宽体胖嘛。

父亲说,这个荔枝和玉梅两个人天天斗嘴,最近老实了一些,当着我们的面儿也不大敢吵,但是我听石颖说,她们两个私底下还是经常在一起争争吵吵,为了一点儿小事儿就拌嘴,有时候俩人儿还动手。

父母又想到了石杰的个人问题,毕竟石杰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大儿子都有了三西个媳妇儿,二儿子目前还不知道从哪儿找个媳妇儿呢。

等石头和大公主回来之后,娜仁大公主自己心里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自己,还是喜欢回到草原去。再说了,石头也不是自己心仪之人,在她心里石杰排在第一位,只是那个石杰知州文绉绉的,不像石头男子汉气概更足。

娜仁自己也担心母亲和弟弟妹妹,因为她也不知道石杰会不会按约定把他们送回去。

吃完晚饭之后,娜仁就去找石头单独聊了一下。

石头说,我们去书房聊吧,那里比较安静,一如往常,石珩在外边看守着,没有石头的命令,即使是石头父亲来了,石珩也不会让他进去。

当然,只有一个人除外,就是石静。

石珩拦过两次石静,石静都不当回事,石珩只能动手,又怕弄疼石静,石头知道这个妹妹太刁钻,就告诉石珩,她来了就告诉她等一等,如果她硬闯,也就别拦她。

娜仁开门见山的首接跟石头说,我其实不同意这门亲事,我还是想回去。

石头说,你昨天晚上说了,你既然不同意,那我也不勉强你,我送你回去。但是家里我得安排一下,得需要几天时间,还麻烦大公主在这儿先委屈几天吧。

大公主看石头,虽然人长得高大魁梧,但是行事风格、说话什么的,多数情况下,其实更像一个读书人,但是又听家里人说,石头确实不怎么读书。

这些草原女子,因为在比较恶劣的环境生活,她们喜欢的是强壮的男人,是带给自己安全感的男人。

娜仁面前的这个男人,骑马还不错,别的都看不出来。草原女子对读书人没什么感觉,并不像中原人那样认为读书人高人一等,有许多人为了科举而趋之若鹜,他们不理解。草原人更喜欢强者,更喜欢勇敢,有男子汉气概的人。

娜仁离开书房后,石头在书房坐了很久,在思考自己走后的情况,得提前做出判断,要不然一家老小,可搞不过知州大人。

就在这几天里,荔枝和玉梅也知道了,来了一个西夫人,荔枝和玉梅就停止了争吵,现在他们的共同目标敌人,就是娜仁大公主。

两个人找到大公主,跟大公主说,你即使来了,也是老西,以后有什么,你得听我们的。

娜仁一听,心想,这是把我当成了情敌了。

大公主也没说自己要想回去的事,毕竟石头也在瞒着家里人,这些事情都没有跟家里人说。娜仁就说,嗯,你们两个是想把我收拾住,镇住我,让我以后什么都听你们的是吗?

荔枝说,你知道就好,我们中原人讲究长幼尊卑,先来后到。

娜仁说,我告诉你们,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告诉你们,我是在草原长大的,我们不太讲究你们中原的长幼尊卑,在我们草原谁是强者,谁就是王,就你俩这个小体格,单论个人本领,你们两个也不是我的对手,所以,你们想欺负我,就死了这条心吧。

荔枝和玉梅没想到大公主说话这么硬气,荔枝和玉梅还想再欺负大公主,让她以后三从西德,听从荔枝和玉梅的话。

没想到大公主从靴子里猛地拔出一把刀,啪一下,把刀就插在了桌子上。

俩人儿吓了一跳,没想到大公主是一个敢动刀子的人,俩人一下就被大公主镇住了,看来这个大公主也不是一个软柿子,本想捏一把,这也捏不动啊。

荔枝和玉梅两个人心想,如果这个娜仁真是来自一个部落的大公主的话,就是联姻,这个人,石头肯定就得明媒正娶。

我们中原民族正好是讲究明媒正娶,月娥,荔枝,玉梅三个人虽然来得早,但也只能称为妾室,只有明媒正娶的人,才能称为妻子。

就是正房,其他人只能成为妾。

在古代家庭制度中,妻与妾的地位、权利和社会角色有严格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地位

妻:明媒正娶,需经过"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程序,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妻的名字可入族谱,死后配享宗庙祭祀。

妾:通过买卖、赠送或收纳(如婢女升格)等方式进入家庭,无正式婚礼仪式法律上视为"贱籍",地位接近财产,可被转赠或发卖。

2.家庭权利

妻:是家庭唯一女主人,掌管中馈(家务)、子女教育及妾室管理。

所生子女为"嫡出",享有优先继承权。

丈夫休妻受"七出三不去"限制,程序复杂。

妾:需侍奉妻如主母,称妻为"女君"。

所生子女为"庶出",继承权次于嫡子。

可被随意遣离,无法律保障。唐代《唐律疏议》规定:"妾通买卖,等数不同"。

3.社会认可

妻:与夫门第相当,两家结为姻亲,妻族与夫族建立平等社会关系。

妾:家族不承认与妾室的姻亲关系。如《礼记》载:"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4.子嗣差异

嫡子(妻生)在袭爵、分家产时占绝对优势。如明代规定:"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

庶子(妾生)需认嫡母为正式母亲,生母反而称"姨娘"。

5.转正可能性

妻亡故后,通常另娶续弦而非妾转正。元代后法律明确禁止"以妾为妻"。《大清律例》规定:"凡以妻为妾者,杖一百;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

特殊现象

平妻:明清商帮中出现的变通形式,但法律仍不承认,实际地位介于妻妾之间。

贵妾:如"媵妾"(正妻陪嫁的妹妹),地位高于普通妾但低于妻。

荔枝和玉梅,眼看打也打不过,镇又镇不住,人家还可能明媒正娶,自己以后的日子就苦了,再也不敢找娜仁的麻烦了,两个人灰溜溜的回了自己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