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三进山寨

2025-08-21 1930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石头刚从大牢里出来没几天,就决定再去一次土匪山寨,毕竟这次还得感谢三当家的带人来帮忙,还有他还想从霍寨主那里再要些人帮忙。这己经是他第三次去山寨了。

石头和石珩两人各骑一匹马,石头骑的是大公马,石珩骑了一匹枣红色骟马,还带了一匹马专门用于换乘。大公马,比较不服从管教,石头不在家的几天,差点把马夫老王咬了,石头担心自己不在家,别人降不住它,惹出事端来,只好每次都自己骑着。俩人快马加鞭从城里早上出发,晌午之后就到了古昌黎县城,石头又买了很多的物资,都是生活用品,还买了半袋子海盐,购完物资,随便在街上吃了些饭,又喂了马匹。俩人牵着马就出城了。

出城的时候自然有城防兵士检查监督,石头首接拿出掌印使的令牌,城防兵士没见过掌印使腰牌,但是上边的字可都看的出来。

看门儿的知道掌印司的人他们管不了住,所以就乖乖放行弃了。

俩人一出城,骑上马就首接进了山里,结果因为天黑,一不小心走错了路。

到了一座山,石头看了一下,横在面前,石头一看,妈呀,怎么跑到碣石山来了。

碣石山踞于渤海之滨,山势并不甚高,却因曹操《观沧海》一诗而扬名。青灰色的山体着嶙峋的岩石,像被巨斧劈过似的,裂缝里挣扎出各种形状的松树。这山顶常有海雾缠绕,远远望去,山顶若隐若现。天晴的时候站在山顶可以看到南面的大海。

因为天色己经晚了,所以只能找地方借宿,正好山下有一座寺破庙,石头就打算在庙里借宿一宿。

石珩下马去头敲门,跟山里的和尚说明了来意,和尚见这两个人牵了三匹马,带的都是一些生活物资,经过主持的同意后就把二人引入寺里。

进了山里,晚上石头带着石珩在寺里边儿吃了一些斋饭,石头坐在大雄宝殿里的里边儿的佛祖像前,端坐在那里,口中默念心经。

石头嘴里默念的是心经,但是脑子里想的却是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以及接下来想跟周大地主怎么接着掰手腕。以及自己想跟霍寨主商量的事情,等到很晚的时候才去睡觉。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己经日上三竿。石珩睡的早,醒的也早,比石头提前了一个多时辰,醒后没事干,就从寺里跑出来,爬山去了。

溜溜达达跑步,锻炼身体。

一边跑步一边看山不错就跑上山,又爬了一儿山。

走了几步,就见到有一个年轻的小尼姑下山,后背背着一个柴筐。

年轻小尼姑看有人这么早爬山,俩人一错面,就跟冲着石珩微微点头一笑,做了个双手合十动作,石珩没反应过来,心想难不成山上还有尼姑。

等石珩爬山回来之后,石头才起床,俩人一块儿又在斋房吃了一些饭食。石珩就跟石头说了,遇到了一个年轻小尼姑的事情。

石头就问年轻小尼姑大概有多少岁,石珩说,看不出来,看身形应该比我大。

石珩说大概比我大两岁的样子,石头一听,如果是十六七岁的姑娘,就想到了寨主女儿的事情,但是,茫茫人海,怎么会那么凑巧的事呢所以石头也没多想。

两个人下山的时候,从寺庙出来,正好遇到小尼姑,出去置办生活物资,刚刚回来。

也是石头他们有缘,或者天意使然。石头带着石珩往下走,年轻尼姑往上走,俩人错身之际,石头一扭头,看到这个小尼姑右侧后颈部有一块指甲盖儿大小的黑痣,突然就想到寨主当时跟他说过,他自己的女儿后颈部有一颗指甲盖儿大小的黑痣。

又往前走了一些,石头跟石珩说,不行,咱们得回寺里去。

刚到寺里的时候,石头己经找不到小尼姑了。

石头就跟寺里的和尚问,上边是不是有尼姑庵?

和尚说,确实有一座尼姑庵,只有一老一小两个尼姑。

石头就找到住持,问住持,说,自己曾经在十几年前,丢失过一个妹妹。住持正在闭眼盘坐诵经,听石头这么一说突然眼睛一睁。问,你是哪里人士?

石头就把寨主家里的家庭位置就说了出来,石头就说我是那里的人,但是我是在古滦州城长大的,所以我的口音是古滦州城那边的口音。

和尚又问你老家是哪里?

石头就把寨主家的具体的位置就说了。

又说,我曾经有一个妹妹,后来丢失了,我母亲也被人给害了,父亲也不知所踪。

和尚就问石头说,你妹妹丢失的时候大概几岁?有什么特殊的标志吗?

石头说,我比我妹妹大3岁,我妹妹丢失的时候儿5岁。

我跟父亲正好出去,回来之后,我母亲就上吊自杀了,我妹妹也不知所踪,从此家破人亡。

和尚就问,你妹妹有什么特殊的标记吗?能认出来吗?

石头说,我们走失的时候,我8岁,他5岁。我只记得他后颈部有一块小指甲盖大小的黑痣,后背上也有一块,淡淡的皮肤颜色明显发黑,像一条小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