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妹妹石静的坚持下,钦差使者就僵在这里了,毕竟,不接旨的还从未见过,再说妹妹说的有礼有节。
知州不得不把石头从大牢里提出来,这才宣读完圣旨。
圣旨的大致内容就是:
1.表彰石父、石母教子有方,石磊忠孝垂范。
2.赐陈师经“进士及第”,石杰家“耕读传家”牌匾。
3.赐金百两、绸缎十匹、田宅一处。田宅由掌印司督造,古滦州府衙负责出资建造。
当钦差使者宣读完圣旨,父亲搀扶着奶奶起身接圣旨后,石头当着钦差使者的面跟知州大人说,手铐脚镣还得给我安上吧,我还得回牢里。
知州大人在那儿杵着,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钦差使者就问知府怎么办。
永平路知府问知州,私通土匪,收留土匪是否有证据。
知州大人慌忙说,没有证据,证人有一个,堂上翻供了。
知府大人说,既然没有真凭实据,赶紧就地把人放了。
这个时候钦差使者己经饿得肚子咕咕叫了,其他人也都一样。
看石头家的这个样子,也不像有钱人家,看来在这儿蹭一顿饭的可能性不大,干脆返回城里吃饭去吧。
令钦差使者想不到的也是,跪在他面前接圣旨的人,后来大都成了朝廷里的风云人物,而钦差使者后来想来石头家里拜访,自己觉得自己的资格都不够。
送走了钦差使者及各位大人,石头也正式被无罪释放了。
一家人围着圣旨在那儿看,父亲又把圣旨读了一遍,这会儿父亲别提多骄傲了,自己教育出来的好儿子,真给自己长了这么大的脸。
邻居及村里很多人都来围观圣旨的样子,父亲又当着众位邻居村民的面儿,又读了一遍圣旨,还给大伙儿展示了一下圣旨,又小心翼翼的把圣旨收了起来。
他自以为都是儿子时杰给家里带来的荣誉,却没有想到,其实都是石头做的事情。
这会儿父亲对石头就有些冷落了。
石头也不在乎,跑到书房里边儿,写了几封信,带着石珩牵着马就悄悄出去了。
晚上的时候,大伙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石静就问父亲,那个牌匾怎么没有带过来?
父亲说,估计是得府衙亲自做好,之后送过来。
石静又问父亲,赐咱们的宅子是怎么回事儿?
父亲说,根据朝廷规定应该把咱们这所旧房子重新改造,建新房子,当然朝廷是有建造标准的。
石静又问父亲,赐咱们的金百两、绸缎十匹在哪里?
父亲回答不上来了。
正好这会儿,石头和石珩回来了。
石静问大哥去了哪里,石头说解决一些事情。
石静也看出来了,父亲有些冷落大哥,知道大哥现在心情不好,所以也没叨扰大哥。
石静悄悄把石珩拉到一边,问石珩,大哥在陕西做了什么事情?
石珩说,不跟你说,石大哥说过,不让家里人知道,要不然你们会担心的。
石静说,你不跟我说,我就让大哥把你给辞了。
石珩终究耐不住石静的软磨硬泡,就把古葭州的事情简单跟石静说了一下。
石静一听,原来如此,心想,要不是大哥去,二哥现在在哪里都不好说,二哥虽然当了官儿,但是水平和能力跟大哥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大哥如果走科举这条道路,可能比二哥做的更好一些。
自此以后,石静对大哥简首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虽然父亲现在还不明白具体的情况,还在嘴边挂着二儿子石杰的名字。
其实也不怪父亲,因为朝廷在圣旨里只说了表彰的话,对石头做的那些事情只字未提。
石头对这一方面并没有太在意,他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自己怎么对抗知州大人和周大地主。
既然周大地主己经对自己亮了刀子,拉弓没有回头箭,己经撕破了脸皮,就跟他没完没了,自己也不是软柿子任人摆布。
石头出去之后,偷偷约见了三当家的,并且让他们要在这儿多待一段时间,自己还有求于他们。让三当家的派得力的人盯着知州和周大地主,把他们两个人都监视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