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余震不断,但都是小地震,影响不大,石头和石杰带领的官府人员毫发未损,府衙虽说坍塌了,人员都保存下来,一应用度都保存下来,所以生活没受影响。
石杰在外边支的帐篷里继续办公。
派出去的军队人员也陆续回来了,石头把众人带回来的消息整理了一下。
古绥德州受损严重,古绥德州府衙人员伤亡严重,知州等人皆无生还,百姓伤亡亦较重。
往北边派出的古葭州辖区,古神木,古府谷地区地震不严重,虽有震感,房屋无倒塌,仅有少许人员受伤。
西边至古榆林镇,那里的损伤不重,房屋倒塌不多,人员伤亡较小。
由于黄河河水暴涨起来了,未能渡河,东边山西情况不明。
其他再往外侧地区只有震感,并无严重损失。
石头分析,震中就在古绥德州和古葭州之间区域。
石头跟石杰说,现在的紧急情况:
一是救灾。
二是迅速通知朝廷,目前赶紧通知掌印司,飞鸽传书说此地有地震发生,派出相关人员送奏折,毕竟飞鸽传信说不清楚。
石杰说,我一个知州,没有资格上奏折。
石头说,你是没有资格,但是军队有,所以以军队的名义联合送上这份奏书。
这种非常时期,也没有办法,所以石杰就把奏折写了,找军营的管理人员,联名递上奏折。
写好的军事文书加急送至京都。
石头让文书又写了两份文书,赶紧派人把文书按规定送至延安路及陕西行省,否则,那些人以后必会找你的麻烦。
石杰听明白了石头的意思,赶紧草拟奏疏。
在古代县官通常没有资格给皇帝写奏折,一般情况下只有特定级别的官员才有资格使用。
县官作为基层官员,通常需要通过上级层层上报,不能首接向皇帝递送奏折。
不过,在特殊情况下,如遇到重大事件或紧急事务,县官可能会通过上级转呈奏折,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石杰做知州官的这个古葭州,因为靠近北边游牧民族,面积又大,匪患又多,百姓穷苦,是个多事的地方。所以历来这个古葭州的驻军将军可以首接给皇帝写奏折,至于古葭州知州没有这个权利。
奏折
臣杰谨奏:
窃见本省丁酉年二月廿日发生强烈地震,震感强烈,房屋倒塌,波及数县,灾情严重。我县房屋倒塌严重,伤者数千,死亡不多。古绥德州等地亦如此,且人员伤亡严重,官署倒塌,古绥德州知州及诸人皆死伤,工作无法开展,百姓死伤大半。流离失所者众。民房倒塌若干,官署受损,道路中断,桥梁损毁。粮仓受损,粮食短缺,疫病开始流行,急需医药。
伏乞皇上天恩,拨发赈济粮款,以济燃眉之急。并请减免五年赋税,以苏民困。另请拨发重建资金,修复官署和民房,以期早日恢复民生。
伏乞圣鉴,谨奏。
丁酉年二月廿三日
石杰写的含糊,但不敢欺骗,如此重大事件,朝廷必定要派专员来指导震后工作。
石头给送加急奏折的人安排的路线是从葭州向北从古府谷地区过黄河进入山西,再到古大同路东行至京都,但此路线较长,通常用于军事或特殊用途,这条路线受地震影响较小,虽远,但是道路畅通,骑马快一些。因为目前尚不知道山西是否受地震影响,所以,走此路可能更保险一些。
石杰的奏折成了各地第一封送到朝廷的奏折,其他地方的奏折大概一周后才到达京都,所以这份奏折给朝廷的官员,乃至皇帝,太子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石杰以后在官场能够平步青云打下了一个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