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哭丧

2025-08-21 1977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石头十来天没有活干,天天在家里吃饭。

大姐负责做饭,眼看着家里的荤油,快见底了,不得不每天少用点油,油少了,菜不好吃,石头就抱怨,吃不饱,挑水都没力气。大姐说家里油见底儿了,石头就不说话了。

后来每天吃咸菜,白水煮菜。有一天,石头终于受不了了,跟大姐说,姐,能不能把咸菜煮煮吃啊,这生咸菜我吃够了。

大姐也无奈,把半碗咸菜放锅里煮了煮,又捞了出来,石头倒没有挑剔,把咸菜和煮咸菜的水,都吃了。

农村家里最常吃的是猪油,因为家里很久没有钱买猪油了,盛放猪油的小瓷缸早就见底了,要不是大姐会过日子,这会估计饭都吃不上了。其实大姐做饭还是很好吃的,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姐还藏着一碗猪油,还有小半碗香油,这个是准备麦收期给大家加餐的,平时也给妈妈和奶奶多加一点点油。

石头知道家里没有油了,就着急找活干,恰好这天二狗和拴住来找石头,说有一件事,你干不干?

二狗小声说,李家店有个富户人家男主人死了,就几个闺女,没有儿子,需要有人替人哭丧,去不去?

石头说可以啊,这种好事,能有咱们的份吗,估计早就被人盯上了。

二狗笑着说,咱仨早点去,抢了哭丧人的活儿,咱们仨肯定能抢过来,就拴住的那个大嗓门,绝对没人能比。

拴住说,我可哭不出来。

石头附议。

二狗说,咱就当眼前有一盘烧鸡,刚想吃就被人端走了,不就哭出来了吗。

石头说,烧鸡都被人端走了,那肯定得打他一顿。

拴住说,就是。

二狗生气的说,咱还能不能去啊。

单说这天李家店这家富户办丧事,三傻等着吹喇叭的奏乐起来,快到哭丧的时候了——有时间限制,一般下午出殡之前。

二狗跟旁边的主家的几个亲戚借了一下头上的白布,说是远房亲戚来晚了,先去哭一阵,——按程序是先哭,再到里屋上礼金,然后给孝布。

借到孝布后,三傻往头上一围,立马穿过围观的人群,跑去棺材前边,一边走一边哭。

单说二狗这个神情哀伤,眼神中流露出失去亲人的痛苦,眼神呆滞,俩眼睛的泪水哗啦啦的流了下来,用袖子一摸,满脸都是鼻涕和泪水。

然后二狗边哭边喊, 我的爸爸呀,你咋就舍得离开我们啦, 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啊,留下我们可怎么办呀,边哭边流泪还围着棺材转圈圈。

石头和拴住看二狗哭的这么伤心,俩人也学着二狗哭开了,尤其拴住,平时话少,嗓门可不小,哇哇的,跟驴叫差不多。

三人又转到了棺材前面,扑通一声就跪下了——然后接着哭,二狗边哭还边诉说对“爸爸”的思念,石头和拴住跪在二狗两侧,也是双膝着地,双手交叠在头下,额头放到双手背上边。哭两下就抹泪,满脸都是泪水,鼻涕和泥巴。

丧礼现场的人以及主家人全都懵逼了,准备哭丧的人也懵逼了,哪里来的三个大小伙子,这哭声,这表情,这嗓门,声泪俱下,一声声亲爹,把在场的人都哭的眼泪哗哗流。

主家几个闺女更伤心了,也被感动了,等三傻哭完了,赶紧让主事的人给每人100文钱,一大块孝布,半斤猪肉--赶上高级工匠的日工资了,送给了三傻。

三傻看到钱、物到手,又看到旁边准备哭丧的人眼神中充满了杀意。

二狗小声说,赶紧撤,仨人谢谢主家,摘了孝布,还给那几个人,就慢慢往外走,从看热闹的人群中挤了出来,慢慢脱离了人群。

哭丧的人和他的介绍人,气的首跳脚,这仨混小子是谁,抢了我们的活计,也就跟着追了出来,看见三人在前边走,就喊你仨是谁啊。

石头说赶紧跑吧,要不打起来了,主家看见再把东西和钱要回去。

打架他们仨没怕过谁,这会儿不敢打,是因为手里有肉,有钱,所以面子也不要了,撒腿就往家跑。

那几位追了一会儿,累的气喘吁吁只好停下,边喘气边骂道,臭小子,以后见一次打一次。几个人胳膊杵着膝盖,上气不接下气的还在那嘀咕,这仨人是哪的?

回去的路上,石头问二狗,你咋哭的那么伤心。

我看到棺材前的猪头,想着到嘴边的猪头肉被人吃了,就哭了。你俩怎么也哭的那么伤心,二狗看看石头,又看看拴住。

石头舔舔嘴巴,咽了口口水,我想的是鸡。

拴住说他想的是鱼。

猪头,鸡,鱼就是三牲,传统的丧葬祭祀习俗中,“三牲”是指用于祭祀死者的三种祭品,不同地区和民族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说法:猪头、鸡、鱼;牛头、猪头、羊头。

石头把肉和钱交给了大姐,大姐也没问哪来的,先把钱收好,然后把肥猪肉切下来准备耗点油,瘦猪肉剁馅,包饺子,改善下生活。

晚上一家人就吃上了久违的肉饺子。

第二天,大姐琢磨着去买猪油,妹妹听说大姐去赶集,就要跟大姐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