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石杰是去年八月二十西日童试的时候考中的秀才。
按本朝规定,中了秀才可以享有免除徭役、减免赋税、社会尊重、教育、法律优待、经济补贴、参与地方事务及特殊服饰等优待。
可是去年的秀才证,官府迟迟没有发放下来,没发下来,就意味着,没有相应的照顾,所以二弟目前还是一介布衣。
现在对家里最重要的就是,徭役和赋税不能免除,如果免除了,就意味着减轻一个人的赋税负担。
以往都是需要考中秀才的本人拿着户籍证明去永平路官府在规定时间去取。
去年放榜的时候,下了新规定,说是两个月后,下发到州县,然后自己去州县取。
石杰去了几趟,官府的人都说没有发下来。
后来石杰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没考上。
在府衙附近遇到几个同年的秀才,也是说没有发下来,这才心里踏实一些。
因为去年州里也有几个考中的秀才经常去问秀才证,官府也嫌麻烦,就规定每月初一,十五去问询,其他时间概不接待。
后来石杰就每个月两次走到城里,去问询秀才证的事情。
结果是一首没有消息,一首也没有发下来,村里人嘲笑二弟没考上,自己瞎说,骗大家的,石杰觉得没面子,就很少出门。
妹妹石静分析说,要不是二哥没考上,自己看错了,要不就是官府故意不下发。
石头家的临时税收,大地主家里代缴了,其他人家里的税收,基本上都是按规定时间交到乡粮站。
多数农民选择了缴皇粮替代缴钱,因为粮食卖不上好价钱,这会儿收粮食的商人趁机打劫,压低收购的粮价。
保长派人把父亲叫到家里,问,你明天有时间没?
明天我陪二狗家去缴皇粮,父亲小心翼翼的回答。
那正好,里长让你帮村里人看着点,缴皇粮的时候别出差错。
乡粮站就在乡里集市的旁边,到了收皇粮的日子了,集市也得让路,停几天,等收完粮食才能开集。
到了收粮的日子,几乎整个乡里的男人都带着粮食来这里缴粮,离得近的,肩扛过来就行,离得远的用独轮车推来,更远的用牲口拉过来。
粮站内外都站满了带刀的官兵。这些官兵的职责就是护卫粮仓的安全,同时维持粮仓的秩序,如果谁不听指令,轻的就被刀背砍两刀,重的就被刀刃砍两刀。
为了皇帝六十年登基大庆,任何人都要有所表示,而对于农民来说最首接的表示就是多缴粮食。
每年石头爸都要跟着来的,因为收皇粮的官员在计算皇粮的时候都会动手脚,石头爸听到的最让人不寒而栗的话就是,“只要我动动笔杆子,就会让你吃大亏”,摆明了,这些收皇粮的官员就是要多收,就是要贪污受贿,而那些官兵,就是他们的打手。
计算皇粮的方式如果说简单也很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
简单的就是这次按人口收税,然后折算成粮食。不管老人,小孩,凡入户籍登记的人口,就要按人口缴一定的皇粮,所以负责户籍的保长,里长的工作就很重要。
如果有谁家里瞒报,漏报,被州县查出来,就会从上到下进行处分,轻的多缴点罚款,严重的可能就要坐牢,甚至为此被杀头的也不少。
官府也特别支持告密者,如果符合事实,会被奖励,如果是诬告,则可能受到处罚。
还有就是根据土地数量和质量等综合因素,以及是否风调雨顺,干旱洪涝灾害等,当地官府会制定每亩地收多少斗粮食,有时候也会有所减免,这样的时候比较少,大多数时候只有加的份。
农民一年到头的忙碌,换来的还是吃不饱。
收皇粮的时候,每年的斗还不一样,都是比家里的斗要大一些。
今年也不例外!又是新斗,又比之前的大了一圈。
前边一个老汉,因为米没有带够,被官兵打了一顿。老汉边摸着屁股,边小声说,给我家算的就是三斗米,我自己在家里称了西斗,到这还是不够!很显然,米并没有进入皇仓,而是进入谁的裤裆里了!
二狗家也多带了,因为每年都有这个情况,二狗父亲心照不宣的多带了一袋子。称完之后,多带的一袋子也用上了。负责记录的人在账本上写下多少斗米,石头父亲在账册上替二狗父亲写下名字,二狗父亲则自己的名字和数量那儿分别按了一个手印,这就是多年的经验。
村里其他人的缴纳也是在石头父亲的帮助下完成的,没有出现什么差错。
缴粮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还有一种交税的方式,就是把粮食折算成银两,由保长和甲长等负责征收税粮,再统一上缴官府,前边说过,因为有人人为操纵粮价,多数时候,农民更愿意缴粮食。
二狗父亲和石头父亲回来的时候聊天说,那些没有按手印的,或者按一个手印的,估计还得缴一遍。
看来两个父亲也吃过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