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人间烟火

2025-08-18 3518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乡民们送妈祖飞升的狂热渐渐平息,湄洲岛仿佛终于能喘口气,沉浸在一种带着神圣余韵的宁静里。

林家小院也难得清静了几日,阿爹林愿和阿娘王氏守着空落落的堂屋,对着默娘曾盘坐的位置发呆,脸上是欣慰与思念交织的复杂神情。

穗安则强打起精神,开始梳理清云商行堆积如山的事务,试图用忙碌填补心中的空茫。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这日午后,岛上的宁静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打破。一艘官船靠岸,知州张瀚身着簇新的官袍,在一队仪仗的簇拥下登岛。

更令人侧目的是,他身边还跟着一位手持拂尘、面白无须、神情矜持的宫中内侍——宣旨天使!

沉寂不久的湄洲岛瞬间又沸腾起来。村民们奔走相告,纷纷涌向林家小院的方向。张瀚的到来本己令人惊讶,更遑论还有天使亲临!

张瀚一行人径首来到林家。林家人闻讯慌忙出迎,跪伏在地。

“圣旨下——湄洲林氏一门接旨!” 宣旨天使尖细的嗓音划破小院的宁静。

旨意宣读,正是朝廷追封己故默娘为“灵惠昭应夫人”的敕命。旨意中褒扬了默娘生前功德,言辞颇为恳切体面。

“谢陛下隆恩!” 林家人叩首领旨,心中百感交集。朝廷的追封,算是对阿姐一生功绩的官方认可,虽然比起天庭敕封的“妈祖海神”之位,显得迟滞且分量不足,但终究是一份迟来的体面。

宣旨仪式结束,天使自去驿馆歇息。张瀚却并未立刻离开。他屏退左右,只留穗安在偏厅说话。

张瀚脸上带着惯常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捻着胡须道:“林道长,朝廷这道追封,本官在其中也颇费了一番周折陈情。默娘……哦,如今该称妈祖海神了,其功绩,确该彰表。”

穗安垂眸,恭敬道:“多谢大人斡旋,林家感激不尽。”

“呵呵,分内之事。” 张瀚摆摆手,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示好与自矜,

“另外,还有一事,算是本官的一点心意。当初那玻璃方子,清云所占的两成利,在玻璃坊收归皇室官办后,本官特意奏明圣上,言及此乃妈祖庇佑之功,恳请将这两成利,原封不动,转至湄洲妈祖庙名下,专用于庙宇日常维护、香火供奉、乃至周济岛上孤寡之用。陛下己然恩准了。”

他说完,微微抬了抬下巴,眼神中带着一丝“你看,本官还是念着旧情,也懂变通”的意味,仿佛在等待穗安的感激涕零。

穗安心中雪亮!这老狐狸!

什么“特意奏明”,什么“一点心意”?这分明是借花献佛,拿着原本就属于清云的钱,换个名目送回来,既讨好了新晋的海神妈祖,又向她卖了个天大的人情!更关键的是,默娘己然成神,高高在上,人神殊途。

张瀚此刻的态度,虽然依旧客气,甚至带着点刻意的亲近,但骨子里那份士大夫对商贾的轻慢,以及面对“神祇家属”时那种微妙的、既想攀附又隐隐带着疏离的高傲,如同隔着一层无形的纱,清晰可辨。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既弥补之前的“偶感风寒”之失,又在重新定位双方的关系——他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官,而林家,不过是借了神光的“特殊民户”罢了。

“大人思虑周全,泽被桑梓,此乃妈祖庙宇之福,更是岛上百姓之幸!贫道代妈祖、代湄洲乡邻,再谢大人恩德!”

穗安面上感激之色更甚,深深一揖,语气诚恳真挚,仿佛真的被这份“厚礼”感动。

张瀚对穗安的反应似乎颇为满意,又闲谈了几句无关痛痒的“教化”“民生”,便借口公务繁忙,带着随从登船离去。

又过了几日。

这天清晨,林愿和王氏带着大哥大嫂、妙珠夫妇,还有桂花,一同去默娘祠上香祈福,顺便看看庙宇修缮的进度。穗安因要处理几份紧急的商行文书,留在了湄洲岛这边分部。

家中空无一人,只有阳光透过窗棂,洒下静谧的光柱,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

忽然,一道柔和却无比圣洁的光芒,如同月华般悄然洒落,瞬间充盈了整个堂屋。光芒中,一个身着素雅宫装、周身笼罩着淡淡神辉的身影,悄然浮现。

正是妈祖——林默娘!

她的容颜依旧,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神性的庄严,眼眸清澈深邃,仿佛能映照人心。然而,此刻她脸上的神情,却与那日飞升时的悲悯不同,带着一丝近乡情怯的温柔,以及浓浓的、属于“人”的烟火气息。

她环顾着熟悉的家,看着阿爹常坐的竹椅,阿娘缝补用的簸箩,姐妹们嬉闹过的角落,眼神中充满了眷恋。她并未端坐神坛,而是像从前一样,自然而然地挽起了袖子。

神光微动,扫帚自动飞舞,将屋内的浮尘清扫干净;抹布浸湿拧干,细致地擦拭着桌椅窗台;角落里堆积的、家人因悲伤和忙碌而未来得及清洗的衣物,被无形的力量托起,在木盆中轻柔地搓洗、漂净,又整整齐齐地晾晒在院中的竹竿上。

接着,她走进厨房。灶火自动燃起,锅碗瓢盆在神力的操控下轻巧地飞舞。新鲜的食材被处理得干净利落,熟悉的香味渐渐弥漫开来。红烧鱼、白灼虾、清炒时蔬、香气扑鼻的菌菇汤……

一道道林家餐桌上常见的、带着浓浓家乡味的菜肴,被精心烹制出来,热气腾腾地摆满了堂屋的饭桌。

当林家人带着一身香火气,推开院门时,扑鼻而来的饭菜香让他们都愣住了。

“咦?穗安今天怎么有空做这么多菜?” 王氏讶异道。

众人走进堂屋,看到那满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更是惊讶。随即,他们看到了那个静静立在桌旁,含笑望着他们的身影!

“默娘?”

“阿姐!”

惊呼声此起彼伏!巨大的惊喜瞬间淹没了所有人!

林愿和王氏下意识地就要跪下行礼:“拜见妈祖海神!”

“阿爹!阿娘!快起来!” 妈祖身形微动,一股柔和的力量稳稳托住了二老,不让他们跪下。

她快步上前,像从前一样,一手拉住阿爹,一手拉住阿娘,眼中是无奈也是亲昵,“什么海神不海神,我只是得了个神籍,有了份差事。我还是你们的闺女默娘,在家里,还像从前一样,好不好?”

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带着属于林默娘独有的那份清浅笑意,瞬间驱散了那层无形的神性疏离。

巨大的喜悦如同暖流,瞬间融化了家人心中的最后一丝隔阂。

“好!好!默娘!我的好闺女!” 林愿激动得老泪纵横,紧紧抓住女儿的手,仿佛怕她再消失。

“阿姐!” 桂花第一个扑过来,像小时候一样抱住默娘的胳膊,兴奋得小脸通红,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阿姐阿姐!你现在住在哪里呀?是不是在天上的银河里?宫殿是不是用水晶和珍珠造的?是不是有好多仙女伺候你呀?” 她问题一个接一个,充满了好奇。

妈祖被妹妹的热情感染,笑着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哪有那么玄乎,海神自然要离海近些,我准备将府邸放在我们湄洲岛海岸,离家近又方便海上救援。”

林愿和王氏不断赞叹,好啊!好啊!

穗安处理完文书匆匆赶回,一进院子就闻到饭菜香,再看到堂屋里那熟悉的身影,脚步猛地顿住。

这些天强压的思念和以为天人永隔的悲伤瞬间涌上心头,眼眶一热。

“阿姐……” 她声音有些哽咽。

妈祖闻声转头,看到穗安,眼中笑意更深,带着一丝了然和安抚:“穗安,回来了?快洗手吃饭,尝尝我的手艺退步了没?”

一句最平常不过的家常话,瞬间击中了穗安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以为只能在冰冷的庙宇中遥遥祭拜的阿姐,此刻竟如同从未离开,在为她洗手作羹汤!

这些天来积压的疲惫、算计、委屈,仿佛都在这温暖的烟火气中消散了大半。她用力眨了眨眼,将泪水逼回去,露出这些天来第一个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好!”

饭桌上,久违的欢声笑语回来了。

林愿和王氏不停地给女儿夹菜,仿佛要把这些天欠下的都补上。

大哥林洪毅和大嫂抱着刚满月的胖小子,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大嫂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道:“那个……妈祖……”

她还是有点不习惯新称呼,“您看……能不能给我们家小子起个名字?沾沾您的福气和灵气,保佑他平平安安长大。”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妈祖。

妈祖放下筷子,看着襁褓中粉雕玉琢的小侄子,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她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孩子的脸颊。

“嗯……” 她沉吟片刻,眼中带着慈爱和期许,“这孩子生在林家,长在海边,愿他心怀宽广,如海纳百川,行止端正,如舟行有舵。就叫‘怀舟’吧。林怀舟。”

“怀舟?林怀舟!好!好名字!” 大哥大嫂喜不自胜,抱着孩子连连道谢。怀中的小婴儿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喜悦,咯咯地笑了起来。

“怀舟!怀舟!小舟舟!” 桂花拍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