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潮汐暂歇

2025-08-18 2563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自那场宣告养济院计划、并严令戒备的议事会后,所有管事的心弦都绷到了极致。

账房里的算盘珠拨动得更加小心翼翼,每一笔进出都反复核验;工坊里的管事巡视得更加频繁,生怕出半点差错;连码头上清云船只的装卸,都比往日多了几分刻意的规整。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然而,预想中的惊涛骇浪却迟迟未至。新知州张翰仿佛真的被清云那“散尽家财”的养济院善举所打动,又或是被穗安在接风宴上那番掷地有声的“感召”所迷惑,竟再无任何针对清云的动作。

市舶司运转如常,税吏查账也循规蹈矩,甚至对清云在下面州县铺开慈幼院、女塾、济安堂的动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诡异的平静,反而让清云上下更加不安。如同暴风雨前令人窒息的宁静,谁也不知道下一刻,那酝酿己久的雷霆会从哪个方向劈落。

“东家,”海生眉头拧成了疙瘩,低声汇报着各处传回的消息,“张知州那边……还是毫无动静。海商便民所那边,兄弟们日夜盯着,也没见衙门派人来接触,更别提收归官办的风声了。”

穗安站在顶层的琉璃窗前,俯瞰着港口繁忙依旧的景象,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凉的玻璃上划过。阳光刺眼,她却感到一丝寒意。

“沉得住气。”穗安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冷峭的赞叹,“这位张大人,比我想象的……更有城府,也更懂得放长线。”

她几乎能肯定,张翰绝非心慈手软,更非被善举感化。他只是在等待,等待一个更稳妥、更名正言顺的下手时机,或者……在权衡着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清云这块肥肉太大,他需要看清筋络骨肉,才好下刀。

知州衙署后堂。

张翰的确在权衡。他面前的案头,除了堆积如山的公文和账册,还多了一份薄薄的、却仿佛带着无形重量的密报。

这份密报,来自他离京前某位深谙朝堂风向的故交之手,只有寥寥数语,却点明了一个他之前未曾深究的关键:

“林穗安者,湄洲岛林氏女,其姐默娘,乃闽地海上所尊‘仙姑’。朝廷于其名讳,讳莫如深,只意会,不讨论,不封不贬,然沿海官民供奉日盛,不可轻忽。”

“默娘仙姑……林默娘……”张翰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这份密报,鹰隼般的眼眸中精光闪烁。他终于明白,为何赵海在任时,对清云商行、对林穗安如此回护提携,甚至不惜亲自为其扬名!为何福州官场上下,提到这位“清云道长”,总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敬畏!

这不仅仅是财富的力量,更牵扯到那玄之又玄、却又在沿海深入人心、连朝廷都不得不谨慎对待的“神道”背景!

林穗安,是那位在海上救苦救难、声名日隆的默娘仙姑的亲妹妹!动清云,动林穗安,会不会触怒那位仙姑?会不会引起沿海信众的反弹?甚至……惊动京中那讳莫如深的态度?

张翰的眉头深深皱起。他精于算计,更懂得权衡利弊。清云的财富固然,但若因此牵扯进神道之争,引来莫测风险,那代价……恐怕远非他一个来知州所能承受。

对海商便民所下手、收归官办组成商会这个原本在他计划中“稳赚不赔”的政绩工程,此刻也被他暂时压回了心底。他需要再观察,再掂量。这潭水,比他预想的要深得多。

就在福州城这无形的暗流涌动与紧绷的等待中,一纸家书飞抵清云商行,带着湄洲岛特有的海腥气和温暖。

妙珠的婚期,到了。

仿佛一道清泉注入了即将沸腾的油锅,穗安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什么张知州,什么官场倾轧,什么清云危机,在这一刻都被她强行按捺下去。没有什么,比送五姐风风光光出嫁更重要!

她将商行诸事托付给妙善和海生,留下“遇事不决,飞鸽传书”的嘱咐,便带着早己备好的丰厚嫁妆和精心挑选的随行仆从,登上了返回湄洲岛的船。

海风扑面,带着熟悉的咸腥与自由。当熟悉的岛屿轮廓出现在视野中,当码头上那熟悉的身影,爹娘、默娘、桂花、姐夫吴宗伦,还有……李桐,越来越清晰时,穗安感觉压在心口的那块巨石,终于被彻底搬开。

踏上故乡的土地,喧嚣的人声、孩童的嬉闹、渔网的咸腥、还有空气中弥漫的喜庆气息,瞬间将她包裹。这里没有福州城的勾心斗角,没有清云庞然大物的沉重负担,只有最纯粹的、属于家的温暖与喧嚣。

“安安回来了!”

“穗安丫头!”

“仙姑的妹妹回来送嫁喽!”

乡邻们热情地招呼着,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林家的院子早己张灯结彩,红绸挂满了屋檐,大大的“囍”字贴在堂屋正中。

妙珠被一群婶娘姐妹围着,脸上是前所未有的红润光彩,羞涩中带着藏不住的幸福。看到穗安,她眼睛一亮,挣脱人群扑过来,紧紧拉住妹妹的手:“穗安!”

“五姐!”穗安笑着回握,上下打量着姐姐,“气色真好!李桐呢?没欺负你吧?”

“他敢!”妙珠嗔道,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压不下去,“在后院呢,被一群小子缠着讲故事,脱不开身。”

穗安循声望去,只见后院老榕树下,一身半旧青衫的李桐正被一群大大小小的孩童围在中间。

他手里拿着一卷书,却并未照着念,而是眉飞色舞地比划着,似乎在讲什么海上的奇遇。孩子们听得入了迷,眼睛瞪得溜圆,不时爆发出惊叹或欢笑。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他清瘦的脸上,那份曾经因科举失意而生的孤高清冷,早己被一种温和踏实的书卷气所取代。

看着这一幕,穗安心中最后一丝因李桐“不通世务”而生的隐忧也彻底消散。或许,正是这份未被世俗彻底污染的天真与书生气,才最契合五姐那颗饱经风霜却依旧温婉纯净的心。

接下来的日子,穗安彻底卸下了“清云东家”的重担,回归到“林家幺女”的身份。

她跟着阿娘忙前忙后,清点嫁妆,布置新房;陪着妙珠试穿嫁衣,挑选首饰;听李桐磕磕绊绊却无比真诚地向爹娘保证会照顾好妙珠;和默娘、姐夫、桂花一起在傍晚的海滩散步,听涛声阵阵,看夕阳熔金。

烦恼被抛诸脑后,紧绷的神经在咸湿的海风与家人的笑语中彻底放松下来。她甚至挽起袖子,跟着村里的婶娘们一起揉面蒸喜糕,脸上沾了面粉也浑不在意。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运筹帷幄、肩负万民生计的商行东家,只是一个满心欢喜、要用最好的状态送最亲爱的姐姐出嫁的妹妹。

湄洲岛的阳光热烈而纯粹,映照着嫁衣如火的红,也映照着穗安脸上久违的、毫无阴霾的灿烂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