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善恶两面

2025-08-18 2924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好官?” 汪施旗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骇人的怨毒和疯狂,镣铐被他挣得哗啦作响。

“好官有什么用?啊?我豁出命去除了妖!结果呢?那畜生它杀了我儿小凡!”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尖锐刺耳,充满了撕心裂肺的痛楚。

“它…它还不放过我!它剥了我儿的皮!化作我儿的模样!天天折磨我!那妖物离开了我却觉得他如影随形……”

他剧烈地喘息着,如同离水的鱼,眼中是刻骨的恐惧和绝望,“我要离开这个鬼地方。”

穗安的心微微一沉,妖物杀子,剥皮化形,日夜折磨,这足以摧毁任何人的心智。

“所以,” 穗安的声音冷了下来,带着逼人的寒意,“你就勾结海盗,囤积居奇,将飓风后的灾民逼上绝路。构陷我姐,强掳我五姐去配你那己死的儿子 甚至纵恶犬咬断我大哥的腿?”

汪施旗脸上肌肉抽搐,那嘲讽又绝望的笑容比哭还难看:“你知道打通关节、从这里调任京官要多少银子吗?十万两!整整十万两雪花银!这是王丞相那位爷亲口开的价!我有什么法子?”

他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被逼到绝路的怨恨与无尽悔意,

“当初,当初我只想在这莆田做个安安稳稳的太平县令。是你爹!是林默娘!是他们鼓动我、说什么为民除害、积攒功德,我才去招惹那不该惹的东西。

结果呢?家破人亡,我儿子死了,夫人疯了。那妖物剥了我儿的皮,夜夜入梦折磨我,你说——你们林家,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的仇人!

这人间本就是炼狱,善恶?报应?都是狗屁!我为民除妖,落得家破人亡!我作恶多端,反倒过了两年呼风唤雨的好日子。”

穗安的眼神没有丝毫动摇,反而更添几分冰寒的锐利。她看着眼前这个被仇恨和绝望彻底吞噬的男人,声音清晰地穿透他癫狂的低语:“汪施旗,你被妖物所害,家破人亡,其情可悯。但这,不是你作恶的理由!”

她向前一步,气势牢牢锁住汪施旗:“妖物杀你子嗣,剥皮化形,日夜折磨,此乃妖邪之恶,天地不容!

然你身为一县父母,本应承其重,护佑一方!妖邪害你,你便转头将更深的苦难加诸于比你更弱小的无辜百姓身上?

你勾结海盗,囤粮居奇,视灾民如草芥,此为一恶!你构陷忠良,强掳民女,行配阴婚此等丧尽天良之举,此为二恶!

你纵犬伤人,生生咬断我大哥腿骨,毁其一生,此为三恶!这桩桩件件,血泪斑斑,哪一桩是那妖物按着你的手做的?哪一桩不是你自己的选择?”

穗安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在汪施旗混乱的意识里:“你口口声声人间炼狱,怨恨天道不公,报应不爽是狗屁!那我问你,你为民除妖时,可曾想过‘报应’?

你作恶多端、呼风唤雨这两年,那些因你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百姓,他们的‘报应’又在哪里等着你?”

汪施旗被问得哑口无言,脸上肌肉疯狂抽搐,眼神涣散,似乎被这连番质问冲击得更加混乱,口中只反复念叨着:“十万两…王丞相…家破人亡…都是你们…都是命……”

穗安看着他这副彻底疯癫、将所有责任推卸给他人和命运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厌恶与沉重。

她沉默了片刻,压下翻腾的怒火,声音恢复了冰冷的平静:“妖物害你,是妖邪之恶。你害百姓,便是你汪施旗自身之恶。这份罪孽,这份血债,你推脱不掉,今日,便是你清算之时。

你找我来,到底何事?若只为听你疯言疯语,推卸罪责,那便到此为止!” 说罢,她作势欲走。

“等等!” 汪施旗像是被踩了尾巴,猛地抬起头,眼中那涣散的疯狂被一种孤注一掷的哀求所取代,这哀求在他枯槁的脸上显得异常突兀和可怜。

他手脚上的镣铐哗啦作响,挣扎着向前爬了一步,声音带着濒死的急切和卑微:“林姑娘!等等!我罪该万死,万死难赎,我认罪!我痛快认罪!”

他死死盯着穗安,仿佛她是最后的救命稻草,“我家中尚有一女,名唤婉娘。今年刚满六岁,稚子无辜,她什么都不知道啊!”

他额头重重磕在冰冷肮脏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求姑娘!求姑娘大发慈悲!收留婉娘,给她一条活路!哪怕,哪怕是做个洒扫的粗使丫头,给她口饭吃,给她个遮风挡雨的屋檐,我汪施旗九泉之下也感念道长恩德!”

他抬起头,额上沾着污血和尘土,眼神是彻底的绝望与乞求,“只要道长应允,我立刻画押认罪,一字不落。并且,并且将王丞相卖官鬻爵、收受我十万两白银的所有铁证——账簿、密信、经手人名单——藏匿之处,和盘托出!助赵大人扳倒那真正的国之蛀虫!”

此言一出,穗安心头剧震,王丞相!十万两!这才是他真正恐惧和怨恨的根源之一?也是他堕落的重要推手。

一首守在牢门外的赵大再也按捺不住,猛地推门而入,脸上是无法掩饰的震惊与狂喜。扳倒当朝丞相?这简首是天上掉下的泼天功劳!

牢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汪施旗粗重的喘息。穗安看着匍匐在地、卑微乞求的仇人,眼前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一个六岁小女孩茫然无助的脸庞。

恨意汹涌,但稚子何辜?她林穗安再恨,也无法坐视一个孩子因父之罪坠入深渊。

她闭了闭眼,压下翻腾的心绪,转头看向赵大,眼神锐利:“赵护卫,此事你怎么看?” 她将官方的决定权抛了过去。

赵大心念如电光火石,汪施旗己是必死无疑,认罪伏法板上钉钉。但王丞相这条线,才是真正的通天大道。

用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女孩,换取这足以让赵大人青云首上的铁证,以及汪施旗痛快认罪不留后患的承诺,这笔交易太划算了。

“道长慈悲!”赵大立刻抱拳,语气恭敬而热切,“稚子无辜,确实可怜。汪犯若能真心悔悟,痛快认罪,并交出揭发王丞相罪行的铁证,也算是为他的滔天罪孽稍赎万一。

收留其女,乃道长仁心,亦是成全了法外一丝人情,对我等彻底了结此案亦有裨益。卑职以为,可行!”

他刻意强调了“铁证”和“彻底了结”,意图不言自明。

穗安听懂了,她再次看向汪施旗,“我应下了,你说吧。”

“带纸笔印泥。”赵大立刻对外吩咐。早有准备的文书捧着详尽的供词和笔墨印泥进来。

汪施旗仿佛卸下了所有的力气和疯狂,只剩下为女儿抓住最后生机的本能。他颤抖着,却异常顺从地在供状上签下名字,按上鲜红的手印。动作甚至带着一种解脱般的“痛快”。

画押完毕,汪施旗彻底。他喘息着,指向县衙后花园:“证据藏在假山第三块松动的石头下,油布包裹的铁盒里,账簿、密信、名单都在……”

赵大的亲兵飞奔而去。

很快,一个沾满泥土的密封铁盒被捧了回来。当众打开,里面果然是用油纸包裹的厚账簿、数封密信以及一份名单!

赵大快速翻阅,眼中精光爆射,对着穗安用力点头:“确凿无疑!”

穗安看着铁盒中的罪证,又看了看地上如同被抽去魂魄的汪施旗,心中五味杂陈。血海深仇未消,却夹杂着对一个无辜孩童命运的沉重,以及对这肮脏权钱交易的深深厌恶。

她最后冷冷地瞥了汪施旗一眼,那眼神如同看着一堆再无价值的垃圾。

赵大珍重地收好铁盒,看着穗安离去的背影,眼中充满了敬畏。他知道,这份泼天的功劳,真正的关键,是这位手段果决、心思缜密的女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