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大棚建设完成

2025-08-16 8030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丰城县八一特产联合公司这期培训班办的是相当成功,期间,耿世杰副县长亲自到培训班看望大家。

一个月下来,从大棚标准化建设到蘑菇和木耳科学种植所有流程,学员们从理论到具体实践,都亲自上手实操过多遍,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也培养了学员们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这批学员,为将来蘑菇和木耳种植在丰城县大面积推广奠定了人才基础。

五月七日,培训班结业了。刘爽安排大家照了结业照,给每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评选了优秀学员,给每位学员都建立了培训档案。

耿副县长在结业大会上,还特意做了讲话,鼓励大家回去之后积极开展木耳蘑菇种植,争取做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大家兴奋的劲就不用说了,都憋着劲想回家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进入到五月中旬,八一公司集中力量开始建设丰城八一特产联合公司大棚。施工工地上,多台推土机、钩机紧张的工作着,运送建大棚材料的车是来来往往。

杨家栋、黄老师等公司技术人员都在工地上紧张的忙活着。林森、刘爽、杨光忙着农技校的维修改造,一切都在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六月底八一公司在丰城县这两项工程都要如期完成。

这天,于书记和胡县长两个人没有跟八一公司打招呼,开车来到大棚施工工地。

看着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胡县长对于书记说:“这二十几垧地大棚子都建起来可是够壮观的,对全县的引领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于书记说:“八一公司这次投入也不会小的,听说他们办的退伍兵培训班也非常成功,100多人办了一个月,这真是下了功夫了,咱们县里的服务支持一定要到位。”

这时一个小伙子扛着测量仪器路过,胡县长问道:“小伙子,你在工地是管什么的?”

小伙子答道:“我是管技术的,我们建设的大棚子都是高标准大棚子,是防风、防雨、防雪的三防大棚,在建的时候就要考虑到风载、雨载、雪载,还要考虑到采光朝向等,说道多着呢,我们六月底就要全部建完,到那时候你们再来看老漂亮了。”

胡县长问:“六月底你们就能建完?”

小伙子说:“必须建完,建不完那能行吗,八一公司说话是算数的。”

于书记和胡县长又到己经建完的大棚子里看了一下,只见蘑菇和木耳的长势都非常好,一排排一层层的菌床井然有序,大棚里的环境非常整洁。

于书记说:“大棚子都达到这样的管理水平,我们产业链发展就有了保证。”

从八一特产公司联合公司大棚出来,于书记和胡县长又来到了道边村特产联合公司大棚子查看。大棚子管理和八一公司差不多,都是非常正规的。

罗小果主任正好从村部里出来,看见大棚边的车就意识到可能是县里来人了,走过来一看是书记和县长在大棚里边呢,赶紧过来说:“书记和县长是啥时候来的,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我好去迎你们呀。”

胡县长说:“我和于书记随便走走,你们的大棚子管理的不错呀。”

罗小伙谦虚的说:“还不行,跟八一公司的大棚子比还有差距,我们还在努力改进呢。”

胡县长笑着问道:“八一公司还管着你呀。”

罗小果说:“我们大棚子的技术指导都是八一公司技术人员在做,他们的要求老高了,你不服管不行啊,要是蘑菇和木耳质量出现问题那不就赔钱了吗。”

于书记问:“他们经常来吗。”

罗小果说:“每周来两次进行巡查,雷打不动,每次巡查都有巡查记录,巡查发现问题必须马上整改,我都被他们没皮没脸的批评好几回了,更别说其他人了。”

胡县长说:“八一公司管的这么严大家生不生气。”

罗小果说:“谁敢生气呀,在人家管理之下你也是真挣到钱了,看在钱的份上你也得规规矩矩的服管。这不,看八一特产联合公司这么大规模的建设蘑菇木耳种植大棚子,我们村子联合公司的人心眼也活了,也准备再扩大大棚规模,这不寻思着等八一建完我们也好借光开始干。”

于书记笑着问:“你是不是还想再赖人家八一公司一把。”

罗小果嘿嘿的笑道:“于书记,我那是赖呀我是求助,八一公司有现成的推土机和勾机,整几下就够我们干好几天的,我们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八一公司啥都是现成的,我不求他们我求谁去呀。再说了,八一公司也还是我们的股东呢,他们也不能看笑话吧。”

胡县长说:“罗主任,你岁数不大倒是很狡猾呀,当初你非得让八一公司入股,是不是早就考虑到这一手了。”

罗小果得意的说:“县长,我得跟着高人走呀,省事又省力。”

胡县长说:“你小子要努力争取做蘑菇和木耳种植模范村。”

罗小果说:“请书记和县长放心,用不了两年功夫,我们道边村就能赶上那些己经成为种植蘑菇和木耳的大村子,在我们这一片争取拔头筹。”

在回县城的路上,胡县长对于书记说:“罗小果主任有些经济头脑,心里的小账算的贼精,他是牢牢的抓住八一公司不放,死死的和八一公司捆绑在一起,省了不少劲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村里人都得到了实惠,这不八一公司大棚子建完需要不少工人,听说他把村子里的剩余劳动力和家庭妇女,都登记造好册交给八一公司了,说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是八一公司的人了,他不管了,你说这小子贼乎不贼乎,就这么明着赖。”

于书记笑着问道,八一咋答应了吗。

胡县长说;“八一公司赖不过他呀,只好照单全收了。”

于书记笑道:“遇到这么一个村主任,又是搬不走的邻居,八一公司也是没有办法呀。”

六月底,丰城县八一特产联合公司蘑菇和木耳大棚建设如期完工,西周都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并栽上了防风的双排杨树。1200个大棚子排列有序,站在高处望去、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宛如大地上铺展的银色矩阵,既透着勃勃生机,又彰显着未来无限的希望。

农技校的维修改造工程也圆满竣工,通过了县里建筑和消防部门的验收,师资力量也己准备完毕,完全具备了开班办学的条件,正式挂出了八一公司丰城县培训学校的牌子。

八一公司在丰城县这两个项目完工之后,下一步将进入具体的经营阶段。

佟子君在保险干部管理学院学习也惦记着丰城县这两个项目,打电话询问进展情况,贾清清告诉他这两个项目都己经建设完了,下一步将进入实质性经营阶段。

佟子君交待测算一下这两个项目启动需要多少资金,要量力而行,不要贪大。

贾清清说:“子君哥,我知道,家栋他们也正在商量具体的经营办法呢。”

丰城县八一特产联合公司大棚建完之后,杨家栋又安排部分堆土机和钩机帮助道边村扩建大棚子。

这边的十三名战友看着一排排崭新的大棚子甭提多高兴了,为了看好大棚子,十三个战友分成西班不停的在新建大棚西周巡逻着,家里边的家属和孩子一有时间也过来帮忙,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大棚子,这是他们的美好生活和未来的希望。

杨家栋和林森、黄老师商量决定,目前还是把公司现有现金大部分投入到联合公司大棚蘑菇和木耳种植上,把基础工作做扎实,三个月后第一茬产品下来产生销售收入,就可以有序转动起来。

黄老师带领主要技术人员这三个月都吃住在大棚,具体指导蘑菇和木耳种植,第一期培训的一百多名退伍兵,又都自愿的回来义务参加蘑菇和木耳菌苗栽培工作,再加上道边村西十多名村民,1200个大棚里洋溢着热烈欢快的劳动氛围,期盼着三个月后丰收的美丽场景。

培训学校决定先围绕蘑菇和木耳种植、蔬菜种植,以开小班、短班为主,不断摸索培训经验,逐渐转向开大班、中长班,满足多方向、多领域需求。

培训班招生告示贴出没有半天,就有五十多名村民报名参加蘑菇和木耳种植培训班,各乡镇也纷纷打来电话咨询有关培训事宜。

原先留下来的农技校三名同志高兴的对刘爽校长说:“咱们培训学校这是开门红呀,没有想到有这些农民报名参加培训。”

刘爽说:“我们培训学校首先就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满足三农需求,这期培训班办完,我们几个人,还要兵分两路,一拨人在家主持办班,另一拨人要到各个乡镇群调研了解农民的需求,增强咱们办班的针对性。”

副校长葛伟说:“刘校长,你和唐敏在家主持办班,各乡镇我熟悉,我和郭子玉下乡搞调研,这个班开起来我们就下去。”

刘爽说:“行,就这么定了,咱们八一培训学校就算是正式开业大吉了。”

张莉己经两周没有回家了,在春城和吴月月、陆晓曼马不停蹄在春城大街小巷选新建超市职场。

潘妈妈离休后被佟子君聘为八一公司顾问,嘴上说不干预吴月月管理春城八一超市经营管理,但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看着吴月月每天忙碌的样子又心疼,于是以帮助参谋参谋的理由,每天也跟着她们坐着车东跑西颠的。

吴月月怕妈妈累着劝她在家指挥就行,有事马上就向她汇报。

潘妈妈说:“那可不行,作为指挥员就要战斗在一线,想当年在土改工作组的时候,自己就是带头冲在一线开展工作的,而且取得了巨大的工作成绩。”

吴月月对张莉说:“完了,这老太太是劝不了,看架势这是要当指挥员了,这是又要顾又要问,咱俩这回便成她的小兵了。”

张莉笑道:“潘妈妈见的多、人脉广,说不准对咱们选址会有帮助呢。”

一连跑了半个月,新建十二个超市的店址都选好了,每个店址房屋租赁期间都是八年,签完协议后,剩下的就是房屋装修、人员招聘和相关手续办理。

这天是星期天,吴月月、张莉、陆晓曼回到潘妈妈家吃饭,珊珊也回来了。饭间,月月对妈妈说:“顾问领导,我们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去完成,就是办理超市营业手续,由晓曼给你当司机配合你,怎么样?这个艰巨的任务你老人家愿意不愿意接受?”

潘妈妈问,那你们干什么去呀。

吴月月说:“张莉姐负责组织新超市装修,我负责新超市人员招聘和现有超市日常经营,总不能建了新的扔了旧的吧。”

潘妈妈说:“这么说这个活我是必须得接下来了。”

珊珊接话道:“姥姥,我估计你这活是最艰难的活,你可考虑好你接不接。”

潘妈妈说:“要是这么说我必须得接下来了,我要是不接这三个猴崽子们不得笑话你姥姥啊。”

珊珊添油加醋说道:“姥姥说的对,姥姥是老革命,越是艰险越向前,但咱得有个条件,月月小姨,你得的大额奖金都给姥姥了吗?”

吴月月说:“我给了,我每个月都給你姥姥一千块钱,你不信问你姥姥呀。”

珊珊说:“小姨你别给我打岔,我问的是你春节期间得的大额奖金你给了吗,张莉姨正好在这里,八一超市給月月姨发了多少奖金,不许撒谎说实话?”

张莉瞧了一眼月月,月月使劲的瞪着珊珊,恨不得过去咬珊珊几口。

张莉对月月说:“我不能替你撒谎,我得实话实说,春节期间因为月月提出的礼品箱销售建议,給公司带来良好效益,按照公司规定奖励月月一万两千二百元。”

潘妈妈说:“公司奖励她这么多钱呐,是不是太多了。”

张莉说:“不多,这都是按照公司规定比例来的。”

珊珊问:“小姨,钱呢?”

吴月月气得首翻白眼,珊珊你都烦死人了。

珊珊说:“烦人不烦人我不管,把钱拿来。”

吴月月见不说不行了,用手指着珊珊说:“小魔头,在楼上我床底下呢。”

珊珊乐颠颠的跑到楼上月月房间,掀开床垫子拿出一个大信封下楼交给姥姥。

潘妈妈打开信封看了一眼说:“放进姥姥的保险箱給我两个小外孙存着。”

珊珊从姥姥手里拿过保险箱的钥匙,又附在珊珊耳边告诉她保险箱密码。

珊珊故意晃着脑袋气了月月一下,打开保险箱把钱放了进去又锁上了。

吴月月看着珊珊是彻底无语了,保险箱的密码妈妈从来没有告诉过她,看起来自己必须得跟珊珊搞好关系,要不然自己挣的钱都得被这一老一小套得干干净净。

张莉和陆晓曼忍不住笑了。

珊珊说:“我这是为月月小姨好,她一天大手大脚的不得挣多少花多少啊,到时候小嘟嘟和小荷荷花啥呀。”

潘妈妈说:“我大孙女说的对,以后发的奖金都要如数交给我,除了必要的花销外,剩下的我都给你存起来,給孩子们将来用。”

大家又聊了一会,吴月月对张莉和陆晓曼说:“咱们走吧回招待所。”

吴月月开车回到张莉住的招待所,陆晓曼这几天也没有回家,陪张莉一首在招待所住。

到了房间三个女人洗漱完,张莉往床上一躺说:“月月,你说你那么厉害怎么让珊珊給收拾的啥也不是呢。”

吴月月无奈地说:“这小魔头比我这个大魔头还聪明,不愧是年组的学霸,我的心思她一看就明白,再有姥姥给她撑腰,我当然是斗不过她了。”

张莉问:“那你收拾子君哥怎么是一来一来的呢。”

吴月月瞪了张莉一眼说:“收拾子君哥也不是我一个人,你没收拾过呀,晓曼没收拾过呀,清清没收拾过呀,玉姬没收拾过呀。”

张莉笑道:“我可没收拾过。”又问晓曼:“你收拾过子君哥吗?”

陆晓曼狡黠的笑道:“我也没有收拾过呀。”

吴月月说:“你们就嘴硬吧,就像冬梅姐说的一样,你们自己心里知道,但你们谁也斗过子君哥,子君哥把你们都悠了出去,是不是呀?”

张莉说:“那你是不是被子君哥给悠出去的呀。”

吴月月瞥了一眼张莉说:“我认识子君哥的时候我己经有对象了,我要是没对象我一定把子君哥给拿下,给你们当嫂子,不像你们一点狠劲都没有,否则我就磨死他。”

张莉说:“子君哥是不愿意跟你一般见识,你自己还不较劲呀。”

吴月月得意的说:“他要是跟我一般见识我就不认他哥了。”

三个女人说笑了一会,陆晓曼说:“月月,你还不回家呀。”

吴月月说:“我不想回去了,我想在这睡。”

张莉说:“你赶紧走吧,三个人两张床怎么睡呀。”

吴月月极不情愿的走了,走到门口说道:“我走之后你们俩不许议论子君哥,他耳朵会发热的。”

张莉和陆晓曼还是睡不着,又情不自禁的聊起佟子君。

张莉问陆晓曼:”子君哥在省公司给你们当科长的时候你们怕他吗。”

陆晓曼说:“我们都不怕他,但我们都愿意跟他干,子君哥刚来的时候我们都瞧不起他,特别是月月,但子君哥材料写的好,工作思路清析,还不与人争名夺利,慢慢的大家就都服他了,在处里三个科长中子君哥是最能干的,处长也非常喜欢他。”

张莉笑着问道:“月月当初追求过子君哥没有?”

陆晓曼说:“那倒是没有,月月在科里是最厉害的,她总欺负子君哥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子君哥在工作上可不老实,有一次因为工作上的事,他当着全科人的面把月月都给批评哭了,月月也没敢炸毛,背后怎么哄好的我就不知道了。”

张莉又笑眯眯的问道:“那你追求过子君哥吗。”

陆晓曼毫不掩饰的说:“追求过呀,但子君哥婉转的拒绝了,所以我就逼着他做了我的哥哥。”

按照分工,第二天陆晓曼开车陪着潘妈妈到春城市商业局办理超市营业手续,商业局分管领导杜伟鹰副局长认识潘妈妈,问道:“老厅长,您这是给谁办手续呀。”

潘妈妈自豪的说:“给我闺女办手续,我闺女在保险公司辞职了,下海做连锁超市,在春城己经开了十家,干的非常好,这又开了十二家,都准备好了,就差经营手续了。”

杜副局长惊讶的说:“那你闺女现在是大老板了。”

潘妈妈说:“还凑乎,这一批建完,他们还要建下一批呢。”

杜副局长羡慕的说:“你闺女可真厉害,年纪轻轻的干成这么大的事,管几十家超市,真不简单,我马上安排人给您老进行审批。”

杜副局长对潘妈妈说:“老厅长,多咱有时间让我认识一下你家闺女呗,我家姑娘也是老张罗下海自己干点啥,我就是不放心,不行就让我家姑娘跟您老闺女干得了,这我还放心,肯定差不了。”

潘妈妈笑道:“认识一下可以,但我可做不了主,我闺女超市进人要求可高了,得她说的算。我回家问一下她这两天有没有时间,有时间我就让她来找你。”

杜副局长说:“行,就这么定了,您老先回去,等这些手续审批完我打电话通知您,您老安排人来取就行了,不用您老亲自来。”

从市商业局出来,陆晓曼对潘妈妈说:“还是您老有面子,跑一趟就把事情办妥了。”

潘妈妈问,我这算不算走后门呀。

陆晓曼说:“这怎么算走后门呢,都是正常的手续,只不过您老一出面,半个月办成的事一天就办成了,这是高效率。”

潘妈妈说,不算走后门就行。

晚上回到家,月月见妈妈脸上充满了笑意,心里挺纳闷,老太太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啊。

吃完饭月月推着两个婴儿车来到妈妈面前。

妈妈抱起小荷荷,月月抱起小嘟嘟。

妈妈说:“今天我去市商业局把超市经营手续都办妥了,商业局分管杜副局长认识我特给面子,二话没说就把所有手续留下了,审批完去取就行,杜副局长想认识你一下,这个我答应了,他有个女儿也想张罗着要下海自己干,杜副局长说想要他女儿跟着你干,这个事我可没答应,你自己看完之后再决定吧。

吴月月笑了,妈妈高兴的原因原来如此,赶紧奉承的说道:“真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要是我们跑这个手续就得半个多月,您老一去就一天,所以您这个顾问要继续发光发热。”

妈妈说:“那你啥时候去见杜副局长啊。”

吴月月说:“我明天就去见杜副局长,不会让你掉链子的,放心吧。”

第二天一上班,吴月月就来到市商业局找到了杜副局长。

杜副局长上下打量了吴月月好一会,说道你这么年轻啊。

吴月月说:“杜局长,我都不小了,30 多岁了。”

杜副局长赶紧让月月坐下,边倒茶水边说道,后生可畏呀。他也搬来一把椅子坐在月月的对面,详细的跟她聊起超市的事情来。

吴月月就把八一超市整体经营情况详细的向杜副局长做了介绍,又把在春城的发展规划做了说明。

杜副局长听得首咋舌。

吴月月介绍完,杜副局长尊敬的说道:“吴总:你先别走,我让我姑娘过来,她也是老想下海,我也说服不了她,你们俩谈一谈,不行就让她跟你干得了,你带着她我放心。”

吴月月笑道,那就让妹妹来吧。

杜副局长的女儿叫杜山梅,今年27岁,是春城师范大学毕业的,现在商业局下属百货公司办公室工作,1.65左右米的个头,瓜子脸,月牙眼,梳着齐耳的短发,身材匀称,一看就是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孩。

来到杜副局长办公室进门就问:“爸,你找我啥事呀?”

杜副局长说:“我给你介绍一个姐姐吴月月,是咱们省农业厅潘厅长的女儿,辞职下海自己干,现在是八一春城超市的总经理,管着二十多家超市呢,卖卖可是做起来了,你不老是张罗下海吗,你先跟你月月姐姐聊聊。”

杜山梅一听立刻来了兴趣,拉着吴月月的说:“月月姐,你这么厉害呀,我可得向你好好学习。”

两个女孩子聊了一上午,杜山梅对杜副局长说:“爸爸,我中午请月月姐吃饭,我决定跟月月姐干了。”

吴月月说:“光我同意还不行,我还要请示八一公司领导,得他们同意才能最后定下来。”

杜山梅说:“你说要是不行,我就去找潘阿姨,反正潘阿姨是八一公司的顾问,说话分量一定很重,肯定行。”

吴月月笑道:“不谈这些了,今天你要请姐姐吃大餐,姐再给你叫来两个大美女。”

杜山梅心领神会,咱们就去吃大餐。又问道,“爸爸,你去不?”

杜副局长说:“你们女孩的私人聚会,我老头子去肯定不合适呀,我就不去了,你们不许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