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短暂平静

2025-08-22 1291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马车缓缓行驶在回府的道路上,曹博透过车窗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自己都要查清柳如烟等人的阴谋,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他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容不得丝毫差错。回到府中后,一场新的谋划即将展开。

太后裁决之后,朝堂上的风波像是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暂时吹散,表面上恢复了平静。曹博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但他决定抓住这难得的间隙。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曹博前往济世堂的道路上。街边的小贩己经开始了一天的营生,各种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曹博却无心欣赏这市井烟火。

来到济世堂,堂主早己在门口等候。两人一见面,便迅速进入正题,商讨如何进一步推进救助合作。“曹公子,如今局势虽暂稳,但后续的救助物资仍是一大难题。”堂主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忧虑。曹博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堂主放心,我己联系了一些学子和侠义之士,他们愿意为救助活动捐款。再者,我也会想办法与商会联盟沟通,争取更多资源。”

随后的日子里,各地的救助点在曹博和济世堂的共同努力下,如雨后春笋般顺利开展起来。在一处救助点,破旧的庙宇被临时改造成施粥的场所。清晨,雾气还未完全散去,百姓们便己排起了长队。粥锅里升腾起的热气,带着淡淡的米香,弥漫在空气中。曹博站在一旁,看着百姓们接过一碗碗热粥,脸上露出久违的满足神情,心中满是欣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到曹博面前,双手合十:“曹公子,您真是大好人呐,若不是您和济世堂,我们这些人真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曹博连忙扶住老者,轻声说道:“老人家,这都是我该做的,只要大家能度过难关就好。”

与此同时,曹博在清风书院的讲学也愈发精彩。书院内,宽敞的讲学堂里挤满了学子,连窗外都站满了人。阳光透过纸窗,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线,尘埃在光线中飞舞。曹博站在讲台上,手中握着竹简,声音洪亮:“儒家之道,在于仁、义、礼、智、信,此五常,贯穿于我们的言行举止,乃至家国天下。如今乱世,更需以此为纲,方能重建秩序,救百姓于水火。”学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不时有人点头,或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一位年轻的学子站起身来,目光灼灼:“曹先生,如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儒家思想虽好,却如何能在这乱世中推行?”曹博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正因为乱世,儒家思想才更显珍贵。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以言行去影响身边之人,逐步汇聚力量,方能改变这乱世之局。”

随着救助活动的顺利开展,曹博的名声在民间愈发响亮。街头巷尾,百姓们都在传颂着曹博的义举。孩子们在巷子里玩耍时,也会唱起关于曹博的歌谣。而清风书院,因为曹博的讲学,吸引了更多远方的学子慕名而来。书院的藏书阁里,时常能看到学子们埋头苦读的身影,他们渴望从书中汲取智慧,追随曹博的脚步。

然而,曹博并未被眼前的成果冲昏头脑。夜晚,他独自坐在书房,烛火摇曳,影子在墙上晃动。他深知,柳如烟和刑部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这种平静的局面会持续多久?他们是否在暗中谋划新的阴谋?我又该如何未雨绸缪,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曹博喃喃自语,手中的笔在纸上无意识地划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