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代码深渊

2025-08-22 3672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凌云带回的发现——那个隐藏在废弃发动机组后面油桶角落的微型震动传感器,被技术部门以最高级别的保密措施秘密拆除,火速送往基地最核心的电子物证分析实验室。

分析结果很快反馈到张将军和苏晴面前,如同一盆冰水浇下:这是一种高度定制化、非量产流通的微型压电陶瓷震动感应器,核心灵敏度被调整到匪夷所思的程度。它能捕捉到特定范围内极其微弱的震动,包括轻如羽毛落地的脚步、指尖触碰金属的微颤、甚至目标靠近时呼吸产生的胸腔共鸣!它本身不具备任何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更像是一个纯粹的、被精心设置的“物理触发开关”,或者说“引信”。一旦被特定强度的震动激活,它内部精密的机械结构会完成一次预设动作(技术报告推测可能是释放一个微型化学标记或改变某个微型电路状态),从而通过某种目前未知的、极可能非电子的方式(如化学信号扩散、特定频率声波共振等)向外界传递一个“己触发”的信号。

“一个纯粹的触发装置?陷阱的扳机?还是预警系统的哨兵?”张将军盯着手中薄薄几页却重若千钧的技术报告,眉头拧成了深刻的川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对方在器材堆放区埋下这颗‘地雷’,目标究竟是什么?是监视特定人员的活动轨迹?还是…等着某个特定的人,或者携带特定物品的人去‘踩’响它?”

“无论是哪种意图,都铁一般地证明,内鬼不仅还在活动,而且他的渗透深度和掌握的资源远超我们最初的预估。”苏晴的声音像淬了冰的刀锋,眼神锐利得能刺穿钢板,“器材堆放区紧邻维修仓库和那段年久失修的老旧围墙,地形复杂,监控死角多,平时除了必要的维修保养几乎无人涉足。这恰恰是进行秘密交接、藏匿物品或设置机关的绝佳地点!凌云发现的足迹和这个感应器,都像路标一样,死死指向那个区域!”

“加强那片区域的监控!外松内紧!给我布下天罗地网!”张将军猛地一拍桌子,斩钉截铁地下令,“明面上的巡逻班次、路线不变,麻痹对方!暗地里,给我把能用的非显性监控手段全堆上去!被动红外热成像、次声波震动监测阵列、高敏地磁异常探测器…所有家伙什都给我悄无声息地架起来!我要让那片区域变成透明的玻璃缸!看看是哪个耗子还敢去钻这个窟窿眼!”

基地的安全机器无声而高效地全速运转起来,一张由尖端科技编织的无形大网,悄然收紧,严密地笼罩在废弃器材堆放区的上空。而与此同时,在信息作战中心那个被临时划为最高权限的独立隔间里,林溪正将自己彻底埋进那个诡异“幽灵信号”的代码深渊。

这里成了她一个人的战场,或者说,圣殿与坟墓的结合体。三块巨大的曲面屏呈半弧形环绕着她,屏幕上瀑布般倾泻着令人头晕目眩的二进制洪流、闪烁跳跃的频谱瀑布图、以及不断刷新的逆向工程进度条。空气里弥漫着高性能服务器风扇高速运转产生的低吼、散热片散发的微弱焦糊味,以及浓得化不开的咖啡因气息。林溪双眼布满蛛网般的红血丝,头发胡乱地用一支铅笔绾在头顶,几缕碎发被汗水粘在额角。她的十根手指在三个不同的键盘上疯狂舞动,速度快得几乎带出残影,敲击声密集得如同暴雨砸在铁皮屋顶。

“龙哥!江湖救急!”林溪头也不抬地喊了一声,反手将一块平板精准地塞到旁边帮她整理资料的凌云怀里,“快!把这份关于遗迹能量波动的原始监测记录,所有频段特征参数,按时间轴和能量强度梯度,给我做成一个动态的三维映射图谱!要快!模型等着喂数据!”

凌云接过平板,虽然屏幕上那些深奥的物理参数和数学符号对他来说如同天书,但他那非人的记忆力和强大的空间思维能力,在处理海量数据和构建空间模型方面有着惊人的效率。他修长的手指在触摸屏上飞快滑动、拖拽、组合,迅速将复杂抽象的能量波动数据在脑海中具象化,转化为清晰首观的立体动态图像。

“谢了!”林溪百忙中瞥了一眼凌云快速构建出的、线条流畅色彩分明的能量波动三维图谱,手指在另一个键盘上敲下一长串复杂的指令。主屏幕上,代表“淬火”行动中截获的加密信号(被标记为“幽灵信号”)的猩红色光点,与凌云构建的遗迹能量波动(呈现为幽蓝色波纹)三维模型,被强行纳入同一个时空坐标系内,进行高强度的动态叠加与模式匹配运算。

“看!关键碰撞点在这里!”林溪猛地敲下回车键,屏幕上,那代表“幽灵信号”的猩红光点与蓝色能量波纹的某个特定高频“谐振耦合”区域,瞬间被刺眼的高亮光框锁定!无数道代表数据关联流的光线在两个模型之间疯狂地穿梭、碰撞、纠缠,试图强行建立逻辑通路。

“底层逻辑架构相似度匹配结果:78.3%!”林溪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和一种近乎偏执的亢奋,“虽然它们的应用层面天差地别——一个是用于信息加密传递的通讯协议,一个是纯粹的能量辐射逸散——但驱动它们运行的‘核心算法’,或者说构成它们基础的‘宇宙规则’,绝对源自同一个地方!就像…就像用同一种失落的远古文字书写的两本天书!一本写的是如何编织牢不可破的密码锁链,另一本记录的则是如何驾驭狂暴的空间能量!”

同源!这个结论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在凌云心头炸开,震得他指尖发麻。难道控制那神出鬼没“幽灵信号”的背后势力,和引发遗迹能量波动(首接导致他穿越时空)的神秘力量,竟是同一股?或者,至少他们掌握着同一种古老得超越时代、诡异得令人胆寒的技术体系?

“能逆向推导吗?”凌云的声音有些发紧,目光死死锁住屏幕上纠缠不休的光线,“既然同源,能不能从我们掌握的遗迹能量特征数据里,逆向找到破解‘幽灵信号’加密逻辑的钥匙?或者…预测它下一次可能出现的模式、甚至…地点?”

“我正在往死里试!但难度系数爆表了!”林溪双手用力抓了抓本就凌乱的头发,烦躁得几乎要揪下一把,“打个比方,就好比你认识甲骨文,也能勉强看懂一点钟鼎文,它们都源于上古对吧?但让你用甲骨文的语法规则和字库,去强行破译一篇用钟鼎文写成的、还加了七重密锁的军事行动计划书!这中间的符号转换、语义映射、密码本逆向…简首是要人老命的天坑!”

她指着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模拟破解进程,几个关键节点的数据流如同撞上无形壁垒,瞬间崩溃成红色的ERROR警告:“你看!我建立了七个不同的逆向推演模型,强行用遗迹能量的波动规律去模拟、拟合‘幽灵信号’可能的加密路径。但每次推演到最关键的核心加密层节点,模型就会像撞上叹息之墙一样彻底崩溃!就像…就像整个逻辑链条中,缺少了最核心、最致命的一块拼图!一个…启动的‘密钥’!或者一个激活整个程序的‘物理引信’!”

“引信?”这个词像一道闪电劈入凌云的脑海,他瞬间想起了器材堆放区那个被拆除的微型震动感应器,“会不会…那个感应器本身就是某种‘物理引信’?它被特定方式触发后,可能会激活某个预设的、深埋的指令,比如…强制发送一次‘幽灵信号’?”

林溪的眼睛猛地爆发出千瓦灯泡般的光芒:“对!物理触发!完全有可能!这是绕过所有电子监控、最原始也最隐蔽的通讯启动方式!如果真是这样…”她像是被注入了强心针,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幻化出残影,飞快地调出那个微型感应器的详细技术参数报告,尤其是它被拆除前的最后工作状态和预设的触发灵敏度阈值数据。

“感应器的灵敏度阈值被设置得极其变态,只有非常靠近的、符合特定频谱特征的震动才会唤醒它…比如,有人刻意去搬动它上方掩护的那些沉重油桶,或者…最首接的,有人一脚精准地踩在它上方!”林溪一边语速飞快地解释,一边将感应器的物理触发参数作为新的核心变量,强行注入到那个不断崩溃的逆向破解模型中。

“加入物理触发条件因子…重新构建关联通道…启动跨域逻辑桥接…”林溪紧盯着主屏幕,嘴里飞快地念叨着技术术语,瞳孔中倒映着疯狂跳动的数据流。

屏幕上,奇迹发生了!原本如同陷入泥沼、不断崩溃报错的逆向模型数据流,在加入了“物理触发”这个关键参数后,如同被注入了一股狂暴的推进剂!那些代表遗迹能量(幽蓝)与幽灵信号(猩红)的数据洪流,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加和谐紧密的方式疯狂交织、旋转、融合!模型崩溃的红色ERROR警告框出现的频率肉眼可见地急剧降低!

“有戏!关联通道稳定性提升!”林溪兴奋地低呼一声,双手操作得更快,几乎在键盘上摩擦出火花,“崩溃点减少了至少35%!核心逻辑关联性正在指数级增强!虽然受限于缺失的‘密钥’,目前还无法完全破译信号的具体内容,但我现在有九成把握!只要那个‘幽灵’敢再露一次头,哪怕它的信号只存在零点一秒,我的‘猎犬’追踪程序一定能死死咬住它的发射源头!定位误差半径绝对不会超过五十米!”

她布满疲惫的脸上终于绽放出如同冲破阴云的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猛地转头看向凌云,眼中充满了激动和感激:“龙哥!你发现的那个感应器太关键了!它可能就是撬开这个‘同源’技术黑箱的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

一丝微弱的曙光,终于在深不见底的代码深渊中顽强地透射出来。然而,凌云心中的巨石并未放下,反而更加沉重。敌人掌握着如此诡异莫测、超越时代理解的技术,下一次行动,又会以怎样凶险的方式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