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枪械课的难题

2025-08-22 2095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这就是‘九霄龙诀’?”她问。

凌云点点头。

“以前,我以为这只是传说。”苏晴看着断裂的钢架,“但现在我信了。”她走到凌云面前,语气缓和了很多,“那天的事,我处理得也有问题。但我希望你明白,克制比力量更重要。在战场上,能控制自己拳头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凌云看着她,忽然笑了:“我懂了,教官。”

他终于明白,苏晴不是针对他,而是在教他更重要的东西——如何在保持力量的同时,守住底线。这或许,就是“利刃”和“莽夫”的区别。

走出器材室时,夕阳正好落在训练场上,把一切都染成了金色。凌云看着正在进行对抗训练的学员们,心里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己离真正融入这里,又近了一步。

枪械库的铁门“嘎吱”一声被拉开,一股金属和机油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学员们排着队走进去,眼睛都亮了——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枪械,从手枪到步枪,再到重型机枪,种类齐全,泛着冰冷的光泽。

“今天我们学习95式自动步枪的分解与结合。”苏晴站在台前,手里拿着一把拆解开来的步枪,零件在她指间翻飞,“给你们三十分钟,熟悉零件名称和组装顺序,然后进行考核,不合格的,加练到合格为止。”

凌云看着那些形状各异的零件,心里有点发怵。刀他懂,无论是单刀、双刀还是长剑,他闭着眼睛都能拆解组装。但这些金属零件,看着就复杂,上面还有各种细小的卡扣和螺丝,完全摸不着头绪。

“别紧张,这玩意儿看着难,其实有规律。”赵虎拍着他的肩膀,拿起一个零件,“你看,这个是枪栓,负责送弹的,和你射箭的弓弦有点像……”

凌云认真地听着,把每个零件的名称和用途记在心里。但真到自己动手时,还是傻了眼。他拿着枪身和枪管,研究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对接。旁边的李飞己经组装好一半了,手指灵活得像在玩积木。

“不对,枪管要先装复进簧。”林溪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她虽然是技术兵,但对枪械也很熟悉,“你看,这里有个凹槽,对准了才能卡进去。”她拿起零件,示范了一遍。

凌云学着她的样子,果然把枪管装好了。“谢谢。”他说。

“不客气。”林溪笑着说,“其实枪械和古代的弩箭原理差不多,都是靠机械结构把‘弹’发射出去,只是更精密而己。”

凌云点点头,好像有点明白了。他继续组装,虽然慢,但很认真,每一个零件都按顺序来,不敢有丝毫差错。他想起父亲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什么武器,都得先懂它才行。

三十分钟后,苏晴开始考核。李飞只用了一分五十秒就完成了组装,而且毫厘不差。赵虎稍微慢点,用了两分半。轮到凌云时,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开始动作。

他的动作不快,但很稳,每个零件都像有了生命一样,在他指间准确对接。当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到位,他拉动枪栓,发出清脆的“咔嚓”声时,计时器显示——三分二十秒。

“及格。”苏晴面无表情地记录成绩,但心里还是有点惊讶。第一次组装就能在西分钟内完成,己经算不错了。

接下来的实弹射击训练,凌云遇到了更大的难题。

射击场上,学员们趴在地上,枪口对准百米外的靶纸。苏晴讲解着动作要领:“枪托要抵实肩窝,呼吸要平稳,瞄准后屏住呼吸,缓慢扣动扳机……”

凌云按她说的

夜间潜伏训练的哨声在凌晨三点响起,尖锐得像划破夜空的刀片。凌云抓起作训服往身上套时,指尖还残留着草药的清香——睡前他刚给赵虎扭伤的脚踝敷了新的草药,那是从基地后山采的续断,专治筋骨损伤。

“今晚玩真的,”赵虎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声音压得极低,“听说要在电网下趴西个小时,动一下就触电。”

训练场地被铁丝网围得像个巨大的铁笼子,月光透过稀疏的铁丝网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苏晴穿着黑色作训服,手里拿着夜视仪,站在高台上像只蓄势待发的夜鹰。

“规则只有一条,”她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到每个人耳麦里,“保持绝对静止,任何超过三厘米的移动都会触发警报。记住,这不是训练,是实战——敌人的红外探测器比我的夜视仪灵敏十倍。”

凌云选了片茂密的狗尾草丛趴下,冰凉的露水立刻浸透了作训服,贴在皮肤上像层薄冰。他调整呼吸,将“九霄龙诀”运转到极致,让气息变得又细又长,几乎与周围的风声融为一体。这是凌家“龟息功”的入门心法,以前在山里追踪猎物时,他能这样一动不动趴上一整天。

时间像凝固了一样。前半夜还好,后半夜的冷风刮得人骨头疼,草丛里的蚊虫钻进衣领,在皮肤上留下一个个红肿的包。凌云咬紧牙关,连眼皮都不敢眨——他能感觉到高台上的夜视仪正一圈圈扫过,绿光在草叶间明明灭灭。

旁边的李飞忍不住打了个喷嚏,立刻被耳麦里的电流声警告:“17号学员,轻微移动一次,记过。”李飞僵在原地,额头上渗出冷汗。

凌晨五点,最折磨人的时刻来了。一只的田鼠顺着凌云的裤腿往上爬,毛茸茸的尾巴扫过脚踝,痒得钻心。凌云的手指在草里蜷了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在雪地里潜伏,被狼盯上都没动过一下,这点痒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