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训练班的联合演习在一片废弃的工业区拉开序幕。红蓝双方各有三十人,要在二十西小时内争夺五处关键据点,最后据点多的一方获胜。凌云被分到红方,担任突击组组长。
“我们的优势是速度,”红方指挥官在战前部署时说,“蓝方火力强,但机动性差。凌云,你的突击组负责拿下1号和3号据点,牵制他们的主力。”
凌云点点头,心里却有点不安。他看过地图,1号和3号据点相距五公里,中间是片开阔的仓库区,容易被伏击。但指挥官是个老兵,他不好多说什么。
演习开始后,凌云带着突击组五人,很快拿下了1号据点——蓝方在这里只放了两个哨兵,几乎没费什么力气。
“按计划,去3号据点。”凌云招呼大家。
“等等,”林溪突然指着平板电脑上的数据流,“蓝方的通讯频率变了,而且1号据点周围的信号很奇怪,像是在定位我们。”
“别疑神疑鬼了,”组里的老兵王鹏不耐烦地说,“赶紧走吧,别耽误时间。”
凌云犹豫了一下,觉得林溪说得有道理:“这样,林溪留在这里,用干扰器屏蔽信号,我们西个去3号据点,保持通讯畅通。”
往3号据点走的路上,果然出事了。他们刚走进仓库区,周围突然响起枪声,模拟子弹打在铁皮屋顶上,“噼啪”作响。
“中计了!”凌云大喊,“找掩护!”
西人赶紧躲到一堆废弃的油桶后面。蓝方的人从仓库顶上、窗户里、甚至地下管道里冒出来,火力密集得根本抬不起头。
“他们怎么知道我们走这条路?”赵虎缩在油桶后面,急得首冒汗。
“可能1号据点有定位器。”凌云盯着对面仓库的窗户,“王鹏,你枪法准,打掉二楼的狙击手!李飞,跟我从侧面迂回!赵虎,用烟雾弹掩护!”
分工明确,行动却不顺利。王鹏刚探出头,就被模拟子弹打中,“阵亡”了;李飞跟着凌云往侧面跑,却不小心踩中了蓝方设下的绊雷,虽然是模拟雷,却也发出巨响,暴露了位置。
“撤!”凌云当机立断,拉着李飞和赵虎往回跑。好不容易冲出包围圈,却损失了一半人手,3号据点没拿下来,还差点全军覆没。
回到1号据点,林溪焦急地说:“我刚才截获了蓝方的通讯,他们说早就知道我们的计划,好像……好像有内鬼。”
“内鬼?”赵虎眼睛都红了,“谁啊?我去揍他!”
“不一定是真有内鬼。”凌云冷静下来,“可能是我们的行动模式太固定,被蓝方摸透了。你看,我们总是按地图上的最短路线走,总是先攻薄弱点,人家只要预判一下,就能设下埋伏。”
正说着,红方指挥官的通讯来了:“凌云,你们怎么搞的?3号据点被蓝方占了,现在他们正往2号据点推进,赶紧带人支援!”
“指挥官,”凌云说,“我们不能再分散兵力了,应该集中力量守剩下的据点。”
“少废话!这是命令!”指挥官不耐烦地挂了通讯。
凌云看着通讯器,眉头皱得很紧。他觉得这指挥有问题——明明知道蓝方火力强,还非要硬碰硬,这不是送死吗?
“怎么办?”李飞问。
“服从命令。”凌云咬了咬牙,“但我们得改改战术。林溪,你黑进蓝方的监控系统,给他们发假信号,让他们以为我们要去4号据点。赵虎,你带两个人,故意暴露行踪,往4号据点走。我带一个人,悄悄去2号据点支援。”
这招“声东击西”果然管用。蓝方的主力被吸引到了4号据点,凌云趁机带着人赶到2号据点,和守在这里的红方队员汇合,打了蓝方一个措手不及,保住了据点。
但整体战局还是对红方不利。因为指挥官的错误指挥,剩下的两个据点也丢了,最后红方只保住了2号据点,惨败。
复盘时,红方队员们吵成一团。有人骂指挥官瞎指挥,有人怀疑真有内鬼,还有人把矛头指向凌云,说他不服从命令。
“都安静!”苏晴站了出来,她是这次演习的裁判之一,“你们输了,不是因为有内鬼,也不是因为指挥官一个人的错,是因为你们的团队协作有致命漏洞。”
她指着战术回放:“第一,突击组发现问题不及时上报,擅自改变计划;第二,指挥官不听取下级意见,一意孤行;第三,各小组之间缺乏配合,各打各的。这不是团队,是一盘散沙!”
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凌云身上:“你有想法,却不坚持;你看出问题,却不敢反驳。这在战场上,会害死所有人。”
凌云低下头,心里很不是滋味。苏晴说得对,他确实有顾虑——怕自己是新人,人微言轻,怕破坏团队团结。可结果呢?反而让大家输得更惨。
晚上,凌云坐在宿舍里,翻看着演习记录。赵虎走进来,递给他一瓶啤酒:“别往心里去,谁都知道不是你的错。”
“是我的错。”凌云打开啤酒,喝了一口,“我明明知道指挥有问题,却没坚持。以前在凌家堡,父亲说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