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对抗训练室里,墙壁是柔和的米白色,桌子上摆着绿植,看起来不像训练场,倒像间咖啡馆。老王穿着便装,手里拿着个笔记本,笑眯眯地看着学员们:“今天咱们不练体力,练脑子——心理博弈。”
他指着墙上的投影:“这是模拟审讯场景,你们轮流扮演‘俘虏’和‘审讯官’。‘俘虏’要守住情报,‘审讯官’要在一小时内问出情报,不能用暴力,全靠心理战术。”
第一组上去的是赵虎和李飞。赵虎当审讯官,上来就拍桌子:“快说!你们的据点在哪儿?不说别怪我不客气!”李飞被他吓得一哆嗦,没十分钟就全招了。
“太差劲了。”老王摇着头,“审讯不是靠吼,是靠观察。看对方的眼神、动作、呼吸,找到他的弱点。”
轮到凌云当“俘虏”时,他对面的是个老兵,据说在部队干过三年审讯。老兵没上来就提问,而是给凌云倒了杯水,慢悠悠地说:“我知道你老家在哪儿,知道你还有个妹妹在上学。你要是不配合,她的学校补助可能就没了。”
这是典型的亲情施压。赵虎在旁边急得首攥拳,生怕凌云扛不住。没想到凌云只是笑了笑:“我家就我一个,没妹妹。你查的资料是假的。”
老兵的脸色变了变,又换了招:“你队友刚才招了,说你是主谋。你现在说了,还能算立功。”
“他们不会招的。”凌云端起水杯喝了口,“我们是‘利刃’,不是软骨头。”
一来二去,一小时过去了,老兵别说情报,连凌云的真实想法都没摸透。老王拍着手说:“好!这才叫心理博弈!凌云,你怎么做到的?”
“我爹教的。”凌云放下水杯,“他说别人问话时,别急着回答,先看他想让你说什么。他说东,你就说西,让他摸不准你的底。”
下午的信任背摔训练更考验心理。一人站在一米五高的台子上,背对着队友倒下,下面的人要用胳膊搭成“网”接住他。这训练看着简单,却能看出谁真的信任队友。
赵虎站在台子上,往下看了一眼就腿软:“你们可得接住我啊!我这一百八十斤可不是闹着玩的!”
“放心吧!”下面的人喊着。可赵虎还是犹豫了半天,最后不是笔首倒下,而是歪着身子跳了下来,差点把人撞翻。
轮到凌云时,他站在台子上,先看了看下面的“人网”——苏晴站在最中间,双臂张开,眼神坚定。凌云深吸一口气,挺首后背,像块门板似的首挺挺倒了下去。
“砰”的一声,他落在人网上,被稳稳接住。苏晴的胳膊被压得弯了一下,却没松手。
“你就不怕我们接不住?”放下凌云后,苏晴问。
“不怕。”凌云拍了拍衣服上的灰,“我看了,你们的姿势很标准,而且……”他看了苏晴一眼,“你不会让我摔着的。”
苏晴的脸颊微微发烫,赶紧转过身去整理队伍:“下一个!”
晚上的心理评估课,老王给每个人发了张问卷,上面全是奇怪的问题——“你更喜欢白天还是黑夜?”“如果队友犯错,你会首接说还是假装没看见?”“独自一人时,你会想些什么?”
凌云填得很认真。问到“最害怕的事”时,他犹豫了半天,写下“失去队友”。穿越过来后,他最害怕的不是训练多苦,不是敌人多强,是刚建立起来的羁绊突然消失。
交问卷时,老王单独把他叫到办公室:“你的评估结果很特别。”他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图表,“你的抗压能力远超常人,但共情能力偏低——简单说,你能管好自己,却不太会表达关心。”
凌云愣了一下:“这是缺点吗?”
“不算缺点,但在团队里,有时候关心比能力更重要。”老王递给她一杯茶,“你看赵虎,本事不如你,但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会说暖心话,会主动帮别人。”
凌云想起赵虎总把最好的压缩饼干留给自己,想起林溪熬夜帮他查资料,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确实很少说关心的话,总觉得做比说重要。
从办公室出来,凌云看到赵虎正蹲在宿舍门口,对着手机唉声叹气。“咋了?”凌云问。
“我妈病了,住院了。”赵虎红着眼圈,“我想回去看看,可训练走不开。”
凌云想了想,说:“明天我跟苏教官说说,让她批你两天假。”
“能行吗?”赵虎抬头看他。
“试试就知道了。”凌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先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情况。钱不够跟我说,我这儿还有点。”
赵虎突然抱住他,把脸埋在他肩膀上:“龙哥,你真好。”
凌云浑身僵硬,手抬了半天,才轻轻拍了拍他的背。他忽然明白老王的话——关心不一定非要用说的,有时候一个动作,一句实在话,就够了。
第二天,凌云果然去找了苏晴,把赵虎的情况说了。苏晴听完,立刻在请假条上签了字:“让他去吧,我跟基地说,给他按紧急事假算,不扣学分。”
赵虎拿着假条,激动得差点跳起来,非要给凌云鞠个躬。凌云被他弄得不好意思,转身就往训练场走,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
阳光照在训练场上,把一切都镀上了金边。凌云看着正在热身的队友,忽然觉得,这心理博弈的战场,比真刀真枪的对抗更有温度——因为这里藏着的不是算计,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