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爆破课的分寸拿捏

2025-08-22 1832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基地的爆破训练场被铁丝网围得严严实实,地上码着一排排灰色的训练炸药,像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头。老王穿着厚重的防爆服,手里拿着引爆器,站在掩体后面喊:“都看清楚了!这是TNT训练弹,威力相当于半公斤炸药,引爆距离不能少于五十米!”

学员们趴在观察坑里,看着老王按下引爆器。远处的空地上突然腾起一团黄烟,伴随着沉闷的巨响,地面震得像打鼓。赵虎忍不住咋舌:“这玩意儿比过年的鞭炮厉害十倍!”

“接下来是分组练习,”老王指着地上的炸药,“目标是炸开前面那堵土墙,要求炸开一人宽的缺口,不能伤及旁边的假人——那代表友军。”

第一组上去时,手忙脚乱地把炸药捆成一团,结果引线剪短了,刚跑到掩体后面就炸了。土墙倒是塌了,可旁边的假人也被气浪掀飞,老王气得吹胡子瞪眼:“你们是想连友军一起端了?”

轮到凌云这组时,赵虎自告奋勇要装炸药。他学着老王的样子把炸药贴在墙上,刚要插引线,被凌云拦住了。

“这样不行。”凌云指着土墙,“这墙是空心的,炸药贴在中间,威力会往两边散,伤到人。”

“那咋整?”赵虎挠头。

凌云从地上捡起几块石头,把炸药垫在石头上,让爆炸点离墙面有五厘米的距离:“这样威力会集中往前冲,不会往两边扩散。”他又把三根引线剪成不同长度,“先炸中间,再炸上下,缺口会更规整。”

老王站在远处看着,没说话,但眉头舒展了些。

引爆的时候,凌云让大家退到六十米外的掩体后。“三、二、一——”他按下引爆器,三声闷响接连响起,节奏分明。黄烟散去后,土墙上出现了一个整整齐齐的长方形缺口,刚好能容一人通过,旁边的假人完好无损。

“漂亮!”老王难得夸人,“这分寸拿捏得比老兵都准。”

赵虎拍着凌云的肩膀:“龙哥,你咋连这都懂?”

“以前在家炸过石头。”凌云笑了笑。他没说的是,凌家堡后面的山路就是父亲带着家丁用黑火药炸开的,那时候父亲总说:“炸东西和打人一样,不能蛮干,得懂分寸,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

下午练习定向爆破时,出了点意外。一个新兵紧张过度,把炸药的位置放偏了,结果炸塌了旁边的废弃水管,浑浊的污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把训练场地淹成了泥塘。

“愣着干啥?”老王吼道,“赶紧堵上!”

大家手忙脚乱地搬石头堵缺口,可污水流得太急,石头刚放下去就被冲跑了。凌云看着不断扩大的缺口,突然想起小时候村里修水渠的法子。

“找些草绳和树枝!”他大喊,“把石头捆成一团,再扔下去!”

赵虎反应最快,立刻带着几个人去找来草绳。凌云把石头和树枝捆成胳膊粗的“石捆”,扔进缺口时,树枝像爪子一样抓住两边的泥土,果然不被冲走了。没一会儿,缺口就被堵得严严实实。

“行啊你,”老王走过来,拍了拍凌云的肩膀,防爆服的手套带着橡胶的硬感,“不光会炸,还会堵,是块搞爆破的料。”

凌云笑了笑:“都是被逼出来的,以前村里淹水,比这急多了。”

夕阳西下时,学员们坐在训练场边休息,老王给大家讲起了真正的战场故事:“去年在边境排雷,有个新兵怕耽误时间,想一次性引爆一堆地雷,结果差点把自己炸进去。后来还是老班长用手工排雷,一点点清干净的。”他看着凌云,“记住,爆破不是看谁炸得响,是看谁炸得准、炸得巧。有时候慢就是快,稳才能活。”

凌云听得认真,这话和父亲说的“欲速则不达”简首一模一样。他摸了摸腰间的龙形佩刀,刀鞘上的龙纹被夕阳照得发红,像是在呼应着什么。

回去的路上,赵虎还在兴奋地说刚才的爆破多刺激,凌云却在想老王的话。他忽然明白,无论是古代的刀剑还是现代的炸药,最厉害的不是威力,是人对力道的掌控——就像“九霄龙诀”的心法,讲究的从来不是蛮力,是收放自如。

宿舍里,凌云把今天学到的爆破知识记在本子上,旁边还画了草图,标注着不同炸药的威力和摆放角度。赵虎凑过来看:“你这笔记比教科书还详细,以后肯定能当爆破教官。”

“还早着呢。”凌云合上本子,“今天那新兵要是不慌,就不会出事。看来不光要懂技术,还得练心态。”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本子上投下一块方形的光斑。凌云看着光斑里自己的影子,忽然觉得,这双手既能握刀,也能玩炸药,既能在古代的山林里打猎,也能在现代的训练场里搞爆破——或许,真正重要的不是身处哪个时代,是能不能把手里的东西用好,把脚下的路走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