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沙盘推演的意外变数

2025-08-22 2178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战术指挥室里的电子沙盘又亮了起来,这次模拟的是城市巷战——蓝方占据了一片老旧的居民楼,红方需要在不伤及平民的前提下,清剿所有“敌人”。

“这片区域有三栋居民楼,中间是狭窄的巷子,蓝方可能在屋顶和窗口设伏。”苏晴用激光笔在沙盘上圈出重点区域,“注意,每栋楼里都有模拟平民,你们的任务是区分敌我,不能误伤人质。”

学员们分成三个小组,轮流上台推演。第一组采用“强攻”策略,结果因为误伤人质,被判失败;第二组想“围而不攻”,却被蓝方从下水道突围,反被包抄。

轮到凌云所在的小组时,赵虎摩拳擦掌:“这次听我的,我们从屋顶突入,居高临下,保证能赢!”

“不行。”凌云指着沙盘上的居民楼,“屋顶承重不行,人多了会塌,而且蓝方肯定在楼梯口设了埋伏。”

“那你说咋办?”赵虎不服气。

凌云拿起红方的棋子,在三栋楼之间的巷子里摆了几个:“我们用‘声东击西’。先派两个人在1号楼制造动静,让蓝方以为我们要从这边进攻,把主力引过去。然后主力分成两队,一队从2号楼的地下室摸进去,一队爬排水管上3号楼的二楼,两边夹击。”

“地下室?”李飞推了推眼镜,“沙盘上没标地下室的入口啊。”

“老居民楼一般都有防空洞,连通着各个楼的地下室。”凌云说,“我老家那边的楼就是这样。”

苏晴的眼睛亮了一下:“继续说。”

“进入楼里后,先找平民,把他们护送到安全区域,再清剿敌人。”凌云指着巷子口,“在这儿放个‘假目标’,用反光板模拟红外信号,吸引蓝方的注意力,给主力争取时间。”

这个方案听起来有点复杂,但逻辑清晰,漏洞很少。苏晴点了点头:“就按这个方案演练。”

实战演练在基地的模拟街区进行。赵虎和一个新兵负责在1号楼制造动静,他们故意弄出很大的声响,还时不时开枪吸引火力。蓝方果然上当,把大部分人调到了1号楼周围。

凌云带着主力摸到巷子口,用几块反光板对着蓝方的观察哨晃了晃,模拟出有人聚集的假象。然后,他和李飞各带一队,分别往2号楼和3号楼摸去。

2号楼的地下室入口藏在一个废弃的杂物堆后面,凌云用军刀撬开生锈的铁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他打着手电走在前面,里面漆黑一片,只有脚步声在空旷的防空洞里回荡。

“小心点,这里可能有埋伏。”凌云压低声音说。

果然,走到连通3号楼的拐角处,突然从黑暗里窜出两个蓝方队员,举枪就射。凌云早有准备,拉着身边的队员往旁边一躲,同时举枪反击。“滋啦——”对方的背心上冒出白烟。

“快走!”凌云喊着,带头冲过拐角。

另一边,李飞的队伍也顺利爬上了3号楼的二楼,正小心翼翼地清剿房间里的“敌人”。两队人马像两把尖刀,从蓝方意想不到的地方插了进去。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3号楼突然响起“轰”的一声,紧接着是模拟平民的尖叫。

“怎么回事?”凌云对着麦克风喊。

“是煤气罐!”李飞的声音带着惊慌,“蓝方在房间里放了假煤气罐,我们开枪时不小心打中了,现在‘平民’被困在里面了!”

凌云心里一沉,这是他们推演时没考虑到的变数。“别慌!”他对着麦克风下令,“李飞,你带两个人去救平民,注意用湿布捂口鼻,别碰电器!我带剩下的人继续清剿,尽快解决战斗!”

他一边说一边往3号楼冲,脑子里飞速运转——父亲说过,打仗遇到意外,最忌慌乱,要分清主次,先保人再歼敌。

冲进3号楼时,浓烟己经弥漫了整个楼道。凌云看到李飞正带着人,用浸湿的被子裹着“平民”往外冲。他立刻加入进去,用军刀撬开变形的房门,把被困的“平民”一个个救出来。

等所有“平民”都转移到安全区域,蓝方的“残余势力”也被清剿干净了。虽然最后赢了,但因为“平民”受到惊吓,评分被降了一级。

复盘时,苏晴看着战术回放,脸色不太好看:“你们的方案整体不错,但忽略了民用设施的风险。在真实的城市巷战里,煤气罐、电线、水管,都可能成为致命的陷阱。”

她看向凌云:“你当时为什么不先请求支援,而是首接下令救人?”

“情况紧急,等支援来就晚了。”凌云说,“我爹说过,救人要快,一秒钟都可能差出人命。”

苏晴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你说得对。在实战中,有时候经验比规则更重要。”她顿了顿,“但下次要记住,救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和队友。”

凌云点点头,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知道,这次是自己考虑不周,差点让“平民”和队友都陷入危险。

晚上,凌云坐在书桌前,在战术本上画着今天的战场布局,把煤气罐、电线这些细节都标了出来。赵虎凑过来看:“还琢磨呢?都结束了。”

“没结束。”凌云说,“今天的漏洞,就是明天的致命伤。不弄明白,下次还会栽跟头。”

赵虎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突然说:“龙哥,我发现你这人有个优点,从不找借口,错了就认,还能琢磨明白。”

凌云笑了笑:“我爹说,打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啥输。知道了原因,下次才能赢。”

窗外的月光照在战术本上,把那些线条和符号都染成了银色。凌云摸着本子上的字迹,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像个“利刃”队员了——不光要有本事,还要有脑子,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