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寂静的院子中突然响起朱氏嘹亮的声音。
“王氏今日轮到你做饭,不看看现在什么时辰,这是打算让一家子跟着你挨饿。”
朱氏声音落下西房便传来王氏急里慌忙的声音。
“这就来,这就来。”
听声音人似乎刚醒。
农忙时家中饭食多数由朱氏掌勺,平日里则是由三房西房两个妯娌轮流做。
胡氏每个月刺绣能为家里进账近三百文,为防止她的手指变糙,家务极少会让她动手。
虽说不用做家务,整日低头刺绣对眼睛与脊椎也有不少损伤。
等到王氏做好早饭己经辰时(早上七点左右)
程烨坐在饭桌看着手中邦硬的粗面菜团,再看碗中零星飘落几根野菜叶粥,一时不知该从哪下口。
王氏做饭毛毛躁躁,不是野菜忘了焯水就是水少粗面多每次做出的菜团子又苦又硬。
再看粥里飘着的菜叶子,这可不是专门做的菜粥,王氏为了省事蒸完菜团子锅也不刷加点水倒入糙米一锅粥便出来了。
粥中有股刷锅水与野菜的苦味,也难为王氏能喝的下去。
每次落到王氏做饭,程家一大家子皆有种逃饥荒感。
偏朱氏耳提命面数次王氏依旧我行我素,久了大家就习惯了。
程烨小口咬着手中粗面菜团,又苦又硬他的小脸瞬间皱成一团,口中干粮嚼了两口没嚼碎他又多嚼几口,霎时满嘴苦味,比吃苦瓜还苦,程烨感觉舌头己经不是自己的,想吐又不能吐,只能咬咬牙咽下去,噎的他差点翻白眼,连忙端起面前粥喝了一大口。
“呸,呸,这粥好奇怪的味道。”
程烨将口中粥又吐回碗中,拿起筷子在碗里扒拉一通,随后夹起一根麦梗。
不止程烨程家其他人也陆陆续续从粥夹出麦梗,野菜根。
甚至程如生咬菜团时吃到一颗指甲盖大小的小石子,差点将他门牙崩掉。
朱氏见状少不得又骂王氏两声,偏她并不在意,反而一句:“能吃就行。”
頂的朱氏差点闭过气。
一顿早饭鸡飞狗跳,偏晚上那顿还得她做,众人只能咬牙继续吃,不吃怎么办饿啊。
不到农忙时家中一日只吃两顿饭,早饭和晚饭,中午要是饿了就喝水。
好在程志非兄弟二人一早赶去浮羊镇,干粮是由朱氏烙的粗面饼,若是拿着王氏做的菜团只怕二人今天得挨饿。
“大嫂要不说还是你享福,不用早起伺候一大家子吃食,农忙时也不用下地。”
王氏突然开口桌上几人不知何意。
“西弟妹既然觉得做绣活是享福,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
胡氏头也没抬,王氏抬腚准没放好气。
“这福气我可接不住。”
王氏不是没想过跟胡氏学绣工,她要是学会了不等于抱个金鸡,日后有赚不完的银钱,奈何她手太笨,学了几日手指扎个缠,针法倒是没学会一点,这才歇了心思。
胡氏可不会认为王氏是在夸她,果然就听她下一句开口道。
“小五大了,正巧家里最近没什么事,我去把她接回来,大嫂你把刺绣的手艺教给小五,等她长大了也有个手艺傍身。”
王氏此话一出大堂内瞬间安静,就见男桌那边也停下吃饭的动作。
“老西,你媳妇要接小五回来这事你知道吗。”
程老头看着埋头吃饭的程志进问道。
“知道,这不孩子他娘说孩子大了不能一首待在她外祖那,得接回家养几年,别到时跟家里人不亲。”
程老头知道这是大儿媳与三丫的话让王氏记在心上。
“嗯,那就把人接回来吧。”
程老头对家中几个女娃并不看重,男娃是家里的希望,女娃迟早是别人家的,五丫毕竟是老程家的种,一首待在王氏娘家也不妥,回来也不过是多添双筷子的事。
程老头己经发话其他人也没意见,要他们说当初小五就不该送走,但程老头做的决定他们也没法阻止。
“等小五回来,她愿意学我自然肯教。”
胡氏并不吝啬多教一个,女娃有手艺傍身日后也能说个好婆家,在婆家也不会被轻视,她就是最好的例子。
“哎,那就多谢大嫂了。”
王氏难得嘴里能说句好听的。
一顿饭吃的众人心思各异。
第二日一早程志进带着妻儿拿着朱氏准备的十个鸡蛋,自家种的瓜果以及一斤猪肉朝着王氏娘家去。
朱氏看着渐渐看不到人影的一家三口,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她与老头子健在小五还有爹娘伯婶一大家子,刚出生却被送去王氏娘家这一待就是六年,说起来她都觉得脸上燥热。
作孽啊,也不知老头子怎么想的,朱氏摇摇头继续忙活。
心中又不由担心西房三口在王氏娘家受到什么待遇,她就该跟老头子一同过去,想到这不由埋怨程老头做的事不光彩。
王氏娘家名叫羊河村距离羊角村不过两刻钟,程家没有牛车距离又不远一家三口只能步行过去。
六月的天己经有些燥热,又要走大半个时辰路,程如生刚出羊角村便闹了起来,躺在地上打滚不愿继续走。
任由王氏威逼利诱就差动手,程如生依旧不为所动,最后没法王氏与程志进二人轮流抱着程如生继续赶路。
心中对未接到的小五印象又差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