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巡查

2025-08-21 3180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迪拜,贝杰阿里自贸区的向北贸易公司二楼办公大厅里,林向北正听着蔡振宏与李瑞丰的业绩汇报。

蔡振宏先开口:“咱们的瓷砖款式新颖,在这边很受欢迎;至于三轮车,那些中东客户和印度商人抢着要,来多少三轮车的货都能被他们分完。”

李瑞丰紧跟着补充:“茶叶生意也跟印度商人有得一拼,关键是得让客户瞧得上眼,拼的是物美价廉;黄金项目,继续实行赚到的贸易顺差,全都用来买黄金,加工好后送回香港。”

林向北翻看着账目,这些账目每一笔都与香港那边核对过,来货数量、送回的黄金数额,全都清清楚楚。他心里清楚,蔡、李二人能从中捞些外快,也算他们有本事——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懂。

林向北抬眼扫视两人,叮嘱道:“做得不错。另外,要跟本地员工处理好劳资关系,和气才能生财。还有,得继续想办法和印度商人竞争,不管是茶叶份额还是黄金份额。”

两人当即拍着胸脯保证:“老板放心,没问题!我们会悄悄争取更多份额,就按您说的韬光养晦来,一点锋芒都不会露。”

。。。

8月的迪拜的烈日像一团火球悬在半空,把戈壁的燥热一股脑泼向大地。林向北一行人走出酒店时,

脚下的柏油路烫得能烙熟鸡蛋,远处的沙丘在热浪里微微发颤,偶尔有骆驼商队的影子从沙丘后掠过,铃铛声被风吹得忽远忽近。

洪秀莲赶紧给莲娜戴上宽檐草帽,莲娜盯着路边穿白袍的男人腰间那把嵌着宝石的弯刀看。“这地方真有意思,连走路都带着股风风火火的劲儿。”

洪秀莲笑着说,视线扫过街边正在扩建的土黄色建筑群——脚手架是简陋的木架,工人们赤着胳膊搬运砖块,墙上刷着醒目的阿拉伯文标语,透着一股原始的蓬勃气。

赵刚的太太攥着刚买的陶土水壶,喝了一口凉透的薄荷水,忍不住咋舌:“这太阳比香港的毒多了,晒得人头晕。”

赵刚没接话,眼睛像鹰隼似的扫过街角扎堆的黑袍女人,她们裹着黑色罩袍,只露出一双双深邃的眼睛,手里拎着藤编篮子,里面装着刚买的椰枣和香料。他下意识往林向北身边靠了靠,脚步始终保持着半步的距离。

两位新来的保镖更显谨慎,一人扫视停在路边的老式丰田皮卡,一人留意着卖水小摊后那个频频回头的本地人,

林向北倒是不慌不忙,白衬衫被汗浸出淡淡的水渍,他却指着前方的香料市集说:“去那边转转,老迪拜的根儿在那儿。”

市集是搭着帆布棚的窄巷,头顶晒得发白的布幔勉强挡住些阳光。两侧的摊位摆着麻袋堆成的山,里面是藏红花、豆蔻、肉桂,摊主们坐在小马扎上,

用铜秤称着香料,嘴里喊着夹杂着印地语和波斯语的讨价还价声。穿粗布褂子的印度劳工扛着大捆的布料穿梭而过,袍子下摆扫过地面的沙砾,扬起细小的尘烟。

“这些香料大多走波斯湾的船运,从印度、伊朗过来,再转卖到非洲去。”林向北拿起一小撮藏红花,指尖沾着橘红色的粉末,“中药材也是可以考虑考虑的。”

洪秀莲正蹲在一个卖手工铜器的摊位前,莲娜举着一串用红绳串起的椰枣干,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赵刚的太太掏出零钱买下那串椰枣,转头看见赵刚正和林向北望着市集尽头的港口——几艘老式货轮正缓缓靠岸,码头工人扛着麻袋在跳板上往来,起重机的铁臂在蓝天下慢慢移动,带着一种笨拙又踏实的节奏。

“这地方像块烧红的铁,什么都在这儿炼。”林向北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远处的清真寺传来唤礼声,悠长的调子混着市集的喧闹,

。。。

林向北带着洪秀莲和莲娜游玩了几天迪拜的市场,风景,人文,转道来到伊斯坦布尔贸易公司,香江籍业务员陈锋和苏明都把香江家里的女朋变成太太,一起在异国他乡拼搏。

这种情景,林向北很欣慰,王强己经成了伊斯坦布尔人的女婿,算是半个本地人,

林向北查完账目,环视众人说:“大家做的很好,完成公司的任务之余,你们可以做一点私人生意,我不介意的,大家放心,未来还可以引进更多的你们的亲戚朋友过来谋生,这些都是贸易公司乐意看到的。”

王强,陈锋,苏明,知道这位年轻的不像话的林老板很豪爽,感激的说:“保证把公司任务做得更好。”

林向北带着洪秀莲和莲娜在迪拜转了几日,把当地的市集、风光与风土人情都看了个遍,随后转道来到伊斯坦布尔的贸易公司。

公司里,香江籍的业务员陈锋和苏明,都己将远在香江的女友娶作太太,如今夫妻俩在异国他乡相互扶持,一同打拼。

见此情景,林向北心里很是欣慰——要知道,王强早就成了伊斯坦布尔人的女婿,算得半个本地通了。

查完账目,丝绸,茶叶,景德镇陶瓷,基本不会积压货物掐准销量。林向北抬眼环视着众人,开口道:“大家做得都很好。完成公司任务之余,你们若想做点私人生意,我绝不干涉。

放宽心,往后你们要是想引进更多亲戚朋友过来谋生,公司也乐见其成。”

王强、陈锋、苏明都清楚,这位年轻得不像话的林老板向来豪爽大气。听了这话,三人更是感激,当即表态:“请老板放心,我们一定把公司的任务做得更出色!”

。。。

8月的伊斯坦布尔,刚过了最闷热的时节,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风带着海腥气穿城而过,给老城的石板路撒下几分清爽。

林向北一手牵着洪秀莲,一手揽着莲娜的腰,沿着金角湾的岸边慢慢走——这是他早答应过的,忙完正事便带她们好好看看这座横跨欧亚的老城。

岸边的鱼市正热闹,穿粗布围裙的小贩挥着刀剖着刚上岸的海鱼,银亮的鳞片溅起细碎的水花,叫卖声混着海鸥的唳鸣在码头上空盘旋。

莲娜被挂在钩子上的大龙虾逗得笑出了声,伸手想去碰又缩回手,洪秀莲在一旁打趣她:“刚才还说要吃最大的,这会倒怂了?”

卖花女头顶着盛满康乃馨的铜盘从身边走过,裙摆绣着的几何花纹随着步伐晃动,银饰叮当作响,莲娜转头时,发梢扫过林向北的肩,带着淡淡的香水味。

“这里的房子跟迪拜不一样,”洪秀莲望着沿岸错落的红顶小楼,墙面上爬满了三角梅,“像画里走出来的。”

林向北笑着捏了捏她的手,目光转向洪秀莲——她正盯着街角咖啡馆外下棋的老人,那些人用土耳其语激烈地争论着,手势比划得比棋子还勤。“喜欢这里的节奏?”

洪秀莲点头,指尖在他手心里轻轻画着圈:“比香港慢多了,连风都带着懒意。香江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不好。”

他们跟着人流走进圣索菲亚大教堂,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斑驳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流动的光斑。

洪秀莲仰头看着穹顶的壁画,轻声念着解说牌上的文字,莲娜则拉着林向北走到廊柱前,指着上面交错的希腊文与阿拉伯文刻痕:“你看,连石头都记着两种语言呢。”

一位裹着头巾的本地妇人经过,笑着朝她们点头,用英语夸道:“三位看起来真般配。”

傍晚时,他们坐上渡轮横渡海峡。甲板上挤满了纳凉的人,吉他声混着晚风飘过来,洪秀莲靠着林向北,舒爽享受着晚风;

莲娜则伸手替林向北整理被风吹乱的衣领。

林向北享受着齐人之福,感觉快活过:仙。

夕阳把海水染成蜜色,远处的加拉塔大桥像一条卧在水面的长蛇,桥洞下钓鱼人的鱼竿在暮色里划出整齐的弧线。

“原来你说的‘一半在欧洲,一半在亚洲’,是这样的感觉。”洪秀莲转头时,正撞见林向北看来,两人眼里的光比远处的灯火还亮。

渡轮的汽笛声悠长响起,惊飞了桅杆上的海鸟,林向北伸手将两位都揽得更紧些——伊斯坦布尔,老城的石板路还带着历史的温度,

海峡的浪涛里翻涌着东西交汇的气息,就像他承诺的那样,要和她们一起,慢慢看遍这世界不同的模样。

赵刚三人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为林向北的旅途添一份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