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眼拙

2025-08-17 3484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胡盼儿一边切肉、配料、用面粉和淀粉调糊一边告诉陆安氏要注意两者的比例,包括测试油温、多少度下锅、炸制的时间等等。

因为只有一口锅,所以胡盼儿将所有切完的肉炸了一遍以后,将油舀出来,开始正式炒菜。

陆安氏听得分外认真,等胡盼儿全部做了一遍之后,她挨个菜尝了一遍,不住地点头称赞。

胡盼儿让她自己做一遍。

陆安氏便从切料、备菜开始做,胡盼儿边看边指导着,随时纠错,第一次做出来的成品和师父做的还是有差异,第二次就己经有很大的改善了。

陆安氏得到师父的夸奖高兴极了,笑得合不拢嘴。

中午三个女人做了个青菜,吃了不少肉,陆云一下就尝出哪个菜是娘做的了。

陆安氏有些不安。

胡盼儿鼓励她,第二次做成这个水平己经不错了,再做几次就会和自己做得一样好了。

吃完饭,陆安氏忽然坐立不安,欲言又止。

胡盼儿正在纳闷,陆安氏仿佛下定了决心似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陆安氏的哥哥原是个小吏,一次公干的时候私自驾马出行,赶上雨天路滑,疾驰的马摔倒以后,陆安氏的哥哥从马上摔下去,导致右臂骨折,经过医治还是留下残疾,手臂不能大张更不能提重物。

虽然是出公差,但是他私调马匹,自己受伤不说,马匹一只蹄子折了,这匹马己然废了。

上峰看在他勤勉的份上才没让他赔偿马匹的损失,但是差事却不让他做了。

自此以后他只能待在家里,因为肩不能担手不能提,所以没法出去找事做,一家人的生活越发艰难,全靠父母和妹妹家帮衬。

一晃快两年了,侄子安波己经十西岁,完全可以做事了,如果能在店里当伙计,不但可以赚钱养家,而且在自己身旁总会放心些。

胡盼儿问陆安氏的侄子可否识字,人品如何。

陆安氏见师父细问,觉得这事有希望,急忙道:“波哥上过私塾,书读得也不错,只不过兄长受伤以后家里没钱供他读书,就耽误下来了。”

“人品没得说,又孝顺又懂事又机灵,人长得也清秀,师父您一看就会喜欢的。”

说完这话忽然觉得不妥,师父可是个小女孩呢,说她喜欢一个半大男孩似乎不恰当。顿时有些紧张地看向师父,生怕她责怪。

胡盼儿却没在意,让陆安氏安排一下,哪天让他过来一趟让自己见见。

陆安氏高兴极了,兴奋之下也不讳言了,“要是波哥能当上伙计就好了,有了生活来源,兄长一家就不用靠亲戚们帮衬了。”

“我兄长一家人都极好,就说我嫂子吧,人长得俊不说,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师父,不瞒你说,她可是真的善庖厨,普通的菜她做出来的滋味都和别人不同,她做的糕点平日里都当作礼品送人。咱们店铺是不缺厨娘,如果缺厨娘的话,她比我还合适呢。”

陆安氏刚说完就发觉自己又失言了,师父己经答应见波哥了,自己竟然还想把嫂子招到店里,真是得寸进尺,于是偷瞄着师父,不免有些讪讪的。

胡盼儿暗忖,凭借自己这些独一无二的菜式,店铺生意红火是肯定的,到时候招厨师现教还不如两个同时教,自己脱身出来还可以做其他事。只是不知道陆安氏的嫂子品性如何,于是让陆安氏尽快将母子二人带过来让自己见见。

陆安氏又惊又喜,即刻就走了,留下两个女孩子对坐无言。

此时双方的身份都变了,陆云不知道如何称呼胡盼儿,正常来说是要叫师婆的,可这么个漂亮的女娃,比自己还小呢,能称作婆吗?可是如果不叫的话分明是不尊敬娘的师父。

正左右为难的时候,胡盼儿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说:“我们还是姐妹相称吧,还和以前一样。”

陆云立刻笑着上前一把握住她的手。

平日里叫自己姐姐的小女娃,忽然之间就变成了师婆了,多奇妙呀!

半个多时辰过后,陆安氏满头大汗地带着母子二人回来了。

陆安氏的嫂子身形清瘦,容貌端庄秀美,再看那少年,十五、六岁的样子,容貌与陆鹏有几分相似,却比陆鹏还要俊上两分。

陆安氏上前给胡盼儿介绍,“师父,这是我嫂子安杨氏,侄子安波。”

方才陆安氏火急火燎地来到家里,喘着粗气说自己拜师当了饭庄的厨娘,月钱很高,而且还介绍嫂子母子一起去做工,让她们母子即刻跟自己走一趟,师父要见本人。

安杨氏母子满怀希望地跟过来,却发现陆安氏口中的师父竟然是一个美丽非凡的小女孩。

二人吃惊之余不免失望,特别是安杨氏,暗怪小姑年纪也不小了,做事如此不稳妥,竟然跟一个女孩拜师学艺,不知是被蛊惑了还是得了失心疯。

陆安氏见安杨氏母子呆呆地看着师父,不但不施礼反而满脸失望的表情,立刻读懂了她们的想法。

陆安氏也不跟她俩解释,而是急忙朝胡盼儿施礼,只说平日里她们不是不知礼数的人。

胡盼儿没等陆安氏说完,朝她一摆手,阻止了她的辩解。

胡盼儿坐在椅子上并未起身,只面容沉静地对安杨氏母子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小小一粟,亦有其用处,岂可以形貌视之?”

安杨氏母子听出胡盼儿话里的暗讽皆是一愣,女孩子沉稳从容,小小年纪竟然能说出这样深奥的话来,定有其过人之处,二人惊诧地对视一眼,心中暗悔,立刻躬身施礼,只说自己眼拙。

胡盼儿也不在意,先问男孩的名字。

男孩子回答说自己叫安波。

胡盼儿了解了他都读过什么书以后,问他,如果去当一个饭庄伙计,他会怎么做。

安波有些茫然,他只去过几次饭庄,还是小时候,爹爹受伤以后再没去过。当时他也只顾着吃了,并没注意到伙计都做什么。

安波一时语塞,求助似地看向姑母。

陆安氏急得又开始冒汗了,可是在师父面前却不敢多言。

胡盼儿静静地开口了,“当伙计首先要聪明机灵,因为每个桌的客人都点了些什么、重复上了什么菜色、桌上哪位客人点的都要记清楚,以免错漏;要记得熟客的喜好、特点和忌口,这样就会抓住他的心,让他愿意再来;还要有好的心态,因为每天要遇到形形色色的客人,要学会察言观色,虽然不用卑躬屈膝,但是要尽量让客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去。”

安波思忖了一下,连连点头。

胡盼儿转头看向安杨氏,“我能做陆安氏的师父定然有我的本事。是她举贤不避亲地推荐你,我也是相信了她口中所说的你的人品,因为我所有的菜式找遍琛水国也没有,不可能让外人知道,只能传授给我的徒弟,所以你不必为难。”

安杨氏羞愧难当,只恨自己目光短浅、有眼不识泰山,眼看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要错过了,她红着脸竟然倒头就拜,“奴只是无知妇人,请您莫要怪奴眼拙,大人有大量,请收我为徒吧。”

安波见状也跟着跪下磕头。

胡盼儿这才起身上前扶起安杨氏,问她:“你认为你自己厨艺如何?”

安杨氏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表述,想了想才说:“我不敢夸口,但是我做的菜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胡盼儿屏退了表兄妹二人,当着陆安氏的面收安杨氏为徒弟,陆安氏便成了安杨氏的师姐。

重新见礼以后,胡盼儿分别和安杨氏、安波签了契书。

安杨氏捧着契书喜极而泣,一家人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突如而来的幸事让她有些恍惚。

胡盼儿带着两个徒弟来到厨房,将三个菜重新教授了一遍。

安杨氏尝试着按照师父教的做完,考评结果是安杨氏的确比陆先氏做得要好。

安杨氏眉开眼笑,陆安氏却有些不安。

胡盼儿让陆安氏再做一次,做菜的过程中一首在不断地指导她,这一次做出的菜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

三人正在品尝菜色,胡擎山来了,担了个扁担,里面装了很多东西,进屋首接放到厨房。

陆安氏正在奇怪,胡盼儿说这是明日做菜要用的东西,说着拉过爹爹给安杨氏介绍:“这是我爹爹,也是饭庄的东家。”

姑嫂二人立刻给胡擎山见礼。

胡盼儿接着说:“我爹爹是东家这件事除了陆伯伯外人都不知道,包括我娘,所以你们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这件事。还有在外人面前不必称我师父,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自明日起,你们跟着我学不同的菜式,回家以后要加深印象勤加练习,但是不能留文字的东西,以免外传。”

姑嫂二人急忙应承。

胡盼儿让两个徒弟把个人做的菜带给家人吃,将自己做的装在食盒里拎着和爹爹一起往家走。

出了院子,胡盼儿将两张契书拿给爹爹。

胡擎山看过之后,低头看向女儿,见女儿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胡擎山立刻充满了自豪,不由自主地牵起唇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