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猜疑

2025-08-17 3691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胡擎山觉得女儿还小,病的时间太长,身子孱弱,需要好好将养,家务事还得胡秦氏做。

话刚说出来,胡秦氏本来愉悦的心情立刻像被浇了一盆凉水一样冷下来。

胡盼儿见胡秦氏变了脸色急忙替她解围,说自己己经长大了,分担家务是应该的,这样父母才不会太辛苦。

见胡擎山皱着眉头并不应承,胡盼儿就提出来早饭由娘做,如果自己在家或者回家早就做午饭和晚饭,要是回来晚了就让娘做。

胡擎山思忖了一下这才继续吃饭,看样子是默许了。

爹爹给自己买了糕点,姐姐又做了好吃的菜,滨儿心里高兴,边吃边问姐姐捕鱼好不好玩。

胡盼儿这一天过得又充实又满足,虽然出糗了,但也挡不住自己幸运爆棚。于是有点得意地把自己捕到一条大鱼的事说了。

听到姐姐描述那个大鱼的个头,滨儿可不相信,世上哪有比自己身子还长的大鱼啊,姐姐真会骗人。

胡盼儿见他不信,就想让爹爹作证:“你若不信就问爹爹,那条大鱼还卖了好些钱呢。”

胡秦氏和滨儿一听,立刻把目光转向胡擎山,想向他求证。

胡擎山也未多言,只是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子递给胡秦氏。

胡秦氏急忙接过银子,用手掂了掂,足有二两重呢,立刻喜笑颜开地把银子揣进怀里。

滨儿见娘高兴,知道那应该是很多钱,立刻信了姐姐的话,觉得姐姐可真了不起,于是对姐姐越发崇拜。

胡盼儿则有些诧异。

那些鱼不是卖了六十两吗?爹爹怎么只拿出了这一小块银子给娘呢?悄悄地看了爹爹一眼,却见胡擎山淡定地吃着饭,神态自然而平静。

胡盼儿暗忖爹爹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默默地把自己的疑惑压了下去。

吃了饭,滨儿要和姐姐玩,胡盼儿说等刷完碗筷再玩。

胡秦氏得了意外的银钱心里高兴,难得地让他们去玩,自己收拾碗筷。

滨儿拉着姐姐要去院子里踢口袋。

此时天己经黑了,而且今天走的路太多,胡盼儿实在是太累了,就提议玩跳棋。

只要能跟姐姐玩就行,管它玩什么呢。滨儿也没反对,跟着姐姐来到卧房,姐弟二人坐下开始对战。

玩了一会儿,滨儿忽然想起个事,于是问姐姐生母是什么意思。

胡盼儿愣了一下,并没有立刻回答滨儿,而是疑惑地问他这句话是从哪听来的。

原来滨儿白天在外祖母家时一首在堂屋玩耍,听到娘在卧室里和外祖母抱怨,说什么“小贱人……像她生母……当成心尖来疼……”

他听得断断续续的,所以也是一知半解的。

胡盼儿心里一惊,面上却不显,只对滨儿说:“姐姐也不太懂,不过那些都不重要,咱们好好下棋吧。”

下了三盘棋,姐弟两个都有些困了,各自回屋睡觉。

胡盼儿洗漱过后躺到榻上,忽然想起白天发生的事。

原主的真实相貌美丽非凡,让她无比震惊,可震惊之余却让她对原主的身世开始猜疑起来。

胡擎山夫妇的相貌只能说是端正,滨儿长得像极了爹爹,可原主与他们三人却没有一丝相像,这是其一;胡秦氏一首以来对女儿的莫名的敌意和厌憎,再加上滨儿说的那些关于“生母”的话,这一切都让胡盼儿隐约觉得原主不是胡氏夫妇的亲生孩子,最起码胡秦氏不是原主的生母。也只有这样,她对非亲生的女儿恶劣的态度和行为才会说得通。

胡盼儿怕自己想错了,开始一点一点地回想穿越过来以后夫妻二人对她的态度和日常细节,想仔细地分析一下再做出判断,可想着想着,她竟然睡着了。

次日一早,胡盼儿醒来美美地伸了个懒腰,只觉得神清气爽,穿衣下地梳好头发,洗漱过后来到堂屋。

滨儿己经起来了,正坐在桌前吃五香糕,见姐姐过来,急忙拿起一块五香糕迎上去,“姐姐,你快尝尝,可好吃了。”

胡盼儿刚要接过来,胡秦氏端着粥盆从厨房走出来,嘴里斥道:“马上就吃早饭了,吃什么五香糕?那是点心,又不是正餐吃的。快把五香糕收起来,好好吃饭。”

姐弟二人一听同时把手缩了回去。

胡擎山洗漱完进了堂屋正看到这一幕。

儿子吃五香糕胡秦氏看不见,女儿想吃她就阻拦,这妇人,心思也太窄了些!

吃过饭,父女二人和胡秦氏说了一声就往外走。正要出院子,滨儿火急火燎地追出来,嘴里小声唤“姐姐”。

胡盼儿有些诧异,停下来等着,滨儿跑过来往她手里塞了个东西,也没说话,转身跑回去了。

胡盼儿低头一瞧,是个纸包。打开一看,竟然是几块五香糕!

胡盼儿笑了,这傻弟弟,心里惦记姐姐呢。

胡擎山也甚是欣慰,儿子的性子温厚善良,完全不似她娘那么自私凉薄。

二人一路行船,又来到往日捕鱼的地方,泊好船,胡盼儿就抢着撒网。

她刚做好准备,转头见爹爹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忽然想起昨天自投罗网的糗事,不免有些尴尬。

胡盼儿转转眼珠,提议二人轮换着撒网,每次撒网前,观望的一方都要预测一下这一网里有多少条鱼。

胡擎山没想到女儿古怪精灵地想出这么个主意,犹豫间胡盼儿不停地催促他,他只好点头同意,思忖了一下说出个数字。

等胡盼儿拉网的时候,二人紧张地盯着渔网,等把渔网打开看到网里的鱼,胡盼儿一声欢呼:“爹爹猜错啦!”

接下来由胡擎山撒网,胡盼儿猜数。

胡擎山是个沉闷的性子,如今女儿陪在身旁,叽叽喳喳地撒娇玩笑,欢声笑语一首不停,他乐得随女儿高兴,心情也愈发好起来,笑容不自觉地挂在脸上。

很快到了中午,胡盼儿忽然想起弟弟带的五香糕来,急忙从怀里掏出来。

前世她没听说过这种糕点,所以很好奇,打开仔细一看,白色的糕被切成小块,上面撒着糖粉,散发着淡淡的奶香气。

胡盼儿把糕举到爹爹面前让他先吃。

胡擎山拗不过女儿,就着她的手吃了两块,就再不吃了。

胡盼儿这才吃了一块,细细品咂之下才知道原来这糕是用糯米粉、糖、五香粉、鸡蛋和牛奶蒸制的,味道也还可口。

只不过五香糕太少了,根本就不顶饿。

胡擎山发现女儿竟然把糕点渣舔得干干净净,知道她没吃饱,收好鱼货和渔网,划着船往外走。

船行了很久,来到一个临河的镇子。

胡擎山泊好船,让女儿在船上等着,自己下船去了。

不多时胡擎山回来了,手上多了一个纸包和两个竹筒。

再划回老地方停好船,胡擎山招呼女儿一起到船篷里吃饭。

胡盼儿摘下斗笠,看到爹爹打开的纸包里是三个白馒头。拿起一个咬了一口,里面竟然有菜有肉!原来古代的馒头是带馅的啊,倒是很好吃。

胡擎山见女儿吃得狼吞虎咽的,生怕她噎着,急忙把水筒递过去。

胡盼儿喝了一口,发现水是温的,还有淡淡的清香,喝完以后感觉很清爽。仔细闻了闻,好像有股植物的味道,于是好奇地问爹爹这是什么水。

胡擎山告诉女儿这是紫苏饮子,有解暑的功效。

吃完饭正是午时,太阳晒得厉害。

胡擎山见女儿昏昏欲睡,就让她躺在船篷里休息。

船篷里凉风习习,船下是哗哗的水声,胡盼儿感到分外惬意,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胡盼儿迷迷糊糊地醒过来,转头发现胡擎山正坐在一旁休息,船篷里堆了很多东西,只有很小一块地方空着,胡擎山坐不下,只好把腿伸出篷外。

胡盼儿坐起来揉揉眼睛,有点羞赧地问:“爹爹,我是不是睡很久了?”

胡擎山摸摸女儿的头,笑着说:“咱们得回去了。”

看来自己睡了一下午啊。还说帮爹爹干活,明明是来偷懒的嘛。

胡盼儿有些羞惭,背着爹爹悄悄吐了下舌头。

胡擎山起身准备往回走,胡盼儿拿起竹筒喝了口紫苏饮子,然后就盯着竹筒发呆,想了一会儿忽然问胡擎山,“爹爹,家里有茶叶没有?”

胡擎山想了想,家里虽然不经常喝茶,但是茶叶还是有的,只不过不是什么好茶就是了。

胡盼儿很高兴,她告诉爹爹,自己今天回家就准备明天的午饭,这样的话爹爹就不必顶着大太阳来回奔波去买饭了。

胡擎山虽然不知道女儿要用茶叶做什么,但是看她兴奋又神秘的样子忍不住也跟着高兴起来,甚至还有些期待。

船行到鱼市,胡擎山担着鱼货和盼儿一起来到王明达的摊位前。

王明达见胡擎山父子来了,站起来笑着打招呼。

胡擎山有些意外,今日的王明达与往日似乎有些不同,因为从未见过他站起来主动与渔户打招呼。

趁二人说话的功夫,王哲悄悄走过来把胡盼儿拉到一旁。

胡盼儿有些诧异,不知道他找自己做什么。

王哲长得虎头虎脑的,和他爹爹长得很像。他盯着胡盼儿看了两眼,羞涩地笑了一下,接着从怀里拿出两个纸包放到胡盼儿手里。

胡盼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啊?”

王哲有些腼腆,摸摸自己的头,小声说:“是爹爹给我买的桂花糕和松子糖,可好吃了,我想让你尝尝。”

胡盼儿不想要,想还给王哲,可王哲不接,转身跑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