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咱们做笔大买卖

2025-08-20 3199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指挥部里,空气仿佛凝固了。

旅长那双锐利的眼睛,死死地钉在赵北的脸上,

像是要在他脸上钻出两个洞来。

李云龙站在一旁,手心全是汗,大气都不敢喘。

他感觉自己不是站在团指挥部,而是站在阎王殿门口,

旁边这个姓赵的,正拉着他跟阎王爷讨价还价。

赵北却像是没感觉到那股逼人的压力。

他脸上依然挂着那份从容,转身走到了墙边的地图前。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点在了新一团驻地那块小小的区域上。

“旅长,您问我想干什么。”

赵北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我想让新一团,不只是一支能打仗的部队。”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想让它,成为一支会‘生钱’的部队。”

“生钱?”

旅长和李云龙几乎同时发出了疑问。

李云龙脑子里的弦彻底乱了,打仗就打仗,跟生钱有什么关系?

难道政委想带着新一团去抢银行?

旅长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重新坐下,身子前倾,十指交叉放在桌上。

“说清楚点。”

他的语气里,好奇己经压过了怒火。

“很简单。”赵北的手指从地图上划过,圈住了周边几个村镇。

“我们新一团现在有了一笔启动资金,就是从楚云飞那换来的那批物资,

还有坂田联队那缴获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用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在根据地里,建几个小作坊。”

他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肥皂厂。”

“第二,水泥窑。”

“第三,一个简易的兵工修械所。”

李云龙听得一愣一愣的,肥皂?水泥?这他娘的都是些啥玩意儿?

“胡闹!”

旅长猛地一拍桌子,刚刚压下去的火气又窜了上来。

“我们是八路军,是打鬼子的部队!不是开工厂的资本家!”

他指着赵北,声音又提了起来。

“有那功夫,有那材料,多造几颗手榴弹,多磨几把大刀,不好吗?搞那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

“你这是不务正业!是浪费宝贵的战争资源!”

旅长的话,句句都戳在李云龙的心坎上。

对啊,这才是正理!他娘的,搞什么肥皂,能当饭吃还是能打鬼子?

他刚想开口附和,却看见赵北又摇了摇头。

“旅长,这些东西,怎么会没用呢?”

赵北的语气依旧平静,像是在跟人讨论天气。

“我问您,咱们部队,每年因为伤口感染,因为生病,非战斗减员的有多少人?”

旅长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没仔细算过。

“肥皂,能让弟兄们洗手洗脸,能给伤口消毒。

一块小小的肥皂,能预防多少疾病,能从死神手里抢回多少个活蹦乱跳的战士?”

“这,算不算战斗力?”

旅长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赵北的手指,又点向了地图上的防御工事图标。

“再说水泥。咱们的工事,现在都是拿黄土夯的,鬼子一发山炮过来,炸得人仰马翻。要是用水泥修建成永久性的地堡和机枪掩体呢?”

“同样的兵力,同样的武器,伤亡能减少多少?火力能持续多久?”

“这,算不算战斗力?”

指挥部里,只剩下赵北平稳的声音。

李云龙的眼睛,越瞪越大。

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赵北看着旅长那张阴晴不定的脸,抛出了最关键的一点。

“旅长,这些东西,不光咱们自己用。”

“你想想,一块肥皂,在城里能卖多少钱?咱们根据地周围的老百姓,需不需要?那些和咱们有贸易往来的商队,想不想要?”

“咱们多余的肥皂,多余的水泥,都可以卖出去!换成什么?换成粮食,换成布匹,换成药品,甚至换成我们造不出来的机器和武器!”

“这叫以战养战!用我们自己生产的东西,

去换回我们更需要的东西!”

旅长的呼吸,不知不觉间变得有些粗重。

他仿佛看到了一幅全新的画面。

赵北没有停下,他要趁热打铁,把这幅画卷,完整地铺开在旅长面前。

“等我们有了钱,有了机器,有了人才。我们就能把那个简易的修械所,慢慢扩大。”

“我们就能自己复装子弹,自己造手榴弹,自己生产被服和军鞋!”

“到了那个时候,旅长,您还用得着为了一点装备,跑来我这打秋风吗?”

“到时候,我们新一团,每个月都能给旅部送去一批崭新的军装,

一箱箱复装好的子弹!我们能成为整个旅,最稳定的后勤基地!”

“轰!”

这番话,像一颗重磅炮弹,在旅长和李云龙的脑子里炸开。

李云龙张着大嘴,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他仿佛己经看到了新一团的战士人人穿着新军装,

拿着打不完的子弹,开着炮轰鬼子的场面。

他娘的,这比抢银行还过瘾!

旅长那张严肃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震惊。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听一个下级汇报工作。

他感觉自己像个土财主,被一个穿着军装的掌柜,描绘着一桩能富可敌国的惊天大买卖。

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干涩。

“你说的……这些,能搞成?”

他心里己经信了八分,可理智告诉他,这事太玄乎了。

“能。”

赵北的回答只有一个字。

他从口袋里,又掏出几张纸。

还是那样的纸,还是那样清秀有力的字迹,上面画着一些奇怪的图形和标注。

“这是我画的,简易水泥烧制流程图。”

他把图纸在桌上铺开。

“原料,就是石灰石和黏土,咱们这西山遍地都是。”

“燃料,用煤炭,咱们缴获的日军物资里就有不少,

不够的话,大同的煤老板有的是门路。”

“技术,我己经简化了,只要那几个烧砖瓦的师傅一看就懂。”

“按照这个图,我们一个月,最少能烧出十吨合格的水泥!”

赵北指着图纸,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流程,都说得清清楚楚,仿佛他不是一个政委,而是个干了一辈子工程的大师傅。

旅长死死盯着那张图纸。

他看不懂上面那些复杂的线条和符号。

但他看得懂赵北的眼神。

那是一种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握的眼神。

他被彻底镇住了。

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而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战略家。

这家伙,不仅会打仗,会练兵,他娘的还会搞工业!

旅长靠在椅子上,脑子里乱成一团。

给,还是不给?

给了,一个营的装备就没了,回去不好交代。

不给,万一这小子说的是真的,自己就错过了一个能下金蛋的鸡!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了。

指挥部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李云龙紧张地看着旅长,又看看赵北,心里急得像猫抓一样。

赵北收起图纸,重新折好,放回口袋。

他看着陷入沉思的旅长,露出了一个微笑。

他知道,鱼儿己经上钩了。

他决定,再加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旅长。”

赵北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您现在给我们一个营的装备,是亏了。

但您给我们几个人,几样破烂,再开一道政策的绿灯,

您就等于得到了一个能下金蛋的鸡。”

“这只鸡,以后下的蛋,不仅能喂饱我们新一团,

还能喂饱咱们整个旅。”

他向前一步,身体微微前倾,首视着旅长的眼睛。

“这笔买卖。”

“您看,划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