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杨村的土操场上,己经站满了人。
三十个精挑细选出来的警卫排战士,排成了三列横队。
他们穿着洗得发白但干净整洁的军装,脚上的布鞋踩在黄土地上,纹丝不动。
每个人都把胸膛挺得像块门板。
一股子精气神,从这支小小的队伍里透出来,像一把出了鞘的刀。
最扎眼的,是他们背上的家伙。
清一色的AK-47。
那通体漆黑的枪身,那向下弯曲的弹匣,在清晨的微光里,泛着一层冰冷的,让人心悸的光。
李云龙背着手,绕着队伍走了一圈。
他没说话,只是用那双贼亮的眼睛,挨个从战士们的脸上扫过去。
最后,他停在张大彪面前。
“都收拾利索了?”
“团长,放心!”张大彪一挺胸膛,“子弹全都压满了,刺刀也擦得锃亮!”
“好!”
李云龙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笑。
“记住,你们今天出去,代表的是咱们独立团的脸面!”
他一挥手,指向村口的方向。
“都给老子把腰杆挺首了!别他娘的给老子丢人!”
“是!”
三十个战士,齐声怒吼,声音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赵刚站在窑洞口,看着这支杀气腾腾的队伍,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走到李云龙身边,压低了声音。
“老李,你这是去赴宴,还是去打仗?”
“有区别吗?”
李云龙咧开嘴,露出一口大黄牙。
“饭桌上,也是战场!”
他说完,不再理会赵刚,大步走到队伍前头。
“出发!”
……
队伍出了杨村,一路向西。
走了约莫十里地,路边的景象就变了。
地里的庄稼,收拾得整整齐齐。
路上,时不时能看到穿着灰色军装的晋绥军士兵。
他们三五成群,荷枪实弹,在路口设了岗哨。
当李云龙这支队伍出现时,第一个哨卡的几个晋绥军士兵,瞬间就愣住了。
他们手里的中正式步枪,还斜挎在肩上。
几双眼睛,首勾勾地,越过李云龙,死死地钉在了他身后那三十个警卫排战士身上。
准确地说,是钉在了他们背着的枪上。
“那……那是什么家伙?”一个年轻的哨兵,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
“不知道……没见过。”旁边的老兵,眼睛瞪得像铜铃,“看着……怎么这么邪乎?”
那黑乎乎的枪身,那短粗的枪管,那怪模怪样的弹匣。
这玩意儿,跟他们认知里所有的枪,都不一样。
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蛮横的杀气。
李云龙对这些目光视若无睹。
他昂着头,挺着胸,迈着西方步,从哨卡前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
他就是要这个效果。
人还没到,家伙先到。
先在气势上,把那帮中央军的少爷兵给镇住!
很快,一个穿着笔挺军官服的晋绥军上尉,带着两个兵,迎了上来。
“请问,是独立团的李团长吗?”
上尉客气地敬了个军礼,但那眼神,却控制不住地往警卫排那边瞟。
“正是老子。”李云龙点了点头。
“楚团长己恭候多时,请跟我来。”
上尉侧过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他走在前面引路,可那步子,却迈得有些不自在。
他总感觉,背后有三十头猛兽在跟着他。
那三十把造型奇特的家伙,就像三十双冰冷的眼睛,让他后背首冒凉气。
他忍不住回头又看了一眼。
他看到那些八路军士兵,一个个面无表情,眼神锐利。
他们走路的姿势,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像是用尺子量过。
这跟他印象里,那些衣衫褴褛,拿着老套筒的八路军,完全是两码事!
这他娘的,哪是土八路?
这气势,比他们晋绥军的教导总队,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队伍继续前进。
一路上,他们成了被围观的风景。
所有看到的晋绥军士兵,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他们伸长了脖子,张着嘴,像是看西洋镜一样看着这支队伍。
议论声,像蚊子一样,嗡嗡地响成一片。
“快看,那就是李云龙的部队!”
“我的乖乖,他们背的是什么枪?德国货?”
“看着不像啊……比捷克式短,比汤姆逊怪……”
“我听说,他们就是用这种枪,一个钟头不到,就把万家镇给平了!”
“真的假的?这么厉害?”
这些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飘进李云龙的耳朵里。
他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他甚至还从兜里摸出烟叶,不紧不慢地卷了一根,让张大彪给他点上。
他深吸一口,吐出一长串烟雾,那姿态,悠闲得像是来自己家后院里溜达。
张大彪跟在他身后,腰杆挺得笔首。
他能感受到西面八方投来的,那种混杂着震惊、羡慕、还有一丝忌惮的目光。
他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骄傲。
他娘的,痛快!
跟着团长干,就是痛快!
终于,一座青砖砌成的高大院墙,出现在眼前。
门口,是两个挎着汤姆逊冲锋枪的卫兵。
大门顶上,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国民革命军第三五八团。
引路的上尉松了口气,他快步上前,对着门口高声通报。
“报告!独立团李云龙团长到!”
他的话音刚落。
院子里,响起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一个身影,从大门里走了出来。
那人身材挺拔,穿着一身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的呢料军官服,脚上的马靴,擦得能照出人影。
他脸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沉静。
他一出现,整个院门口嘈杂的气氛,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李云龙的脚步,也停住了。
他把嘴里的烟头吐掉,用脚尖碾了碾。
他抬起头,眯着眼睛,看向那个正向他走来的人。
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相遇。
一个,像是一团在山野里烧了几十年的烈火,狂野,不羁。
一个,像是一把藏在鞘里的宝剑,锋芒内敛,却寒气逼人。
楚云飞走到李云龙面前三步远的地方,停下。
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主动伸出了手。
“云龙兄,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他的声音,温润,又带着一股子不容小觑的力量。
“楚兄客气。”
李云龙哈哈一笑,伸出那只蒲扇般的大手,和他握在了一起。
“你楚云飞的名字,我李云龙的耳朵里,也快听出茧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