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废料再生'技术己经在全国十八个省份铺开了。”猴子放下手机,脸上满是兴奋,“昨天光回收的电路板就有三十吨!”
李强点点头,但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外面忙碌的厂区,我知道眼前的胜利只是暂时的。
“还不够。”李强转身,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所有人,“废料再生解决了原材料,但设备呢?没有国产高端设备,我们永远被人卡脖子。”
周教授推了推眼镜:“李总说得对。现在我们生产'启航芯'用的刻蚀机,全是进口的。一旦对方断供…”
“那就自己造!”
李强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
王大柱摸了摸后脑勺:“老大,造设备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那些洋鬼子搞了几十年,咱们…”
“几十年?”李强笑了,“他们的几十年,咱们用几个月搞定。不信走着瞧。”
正说着,李强脑海中那个熟悉的金色光点再次闪烁。
这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
【激光刻蚀技术——精密度提升300%的关键突破点:激光器功率密度达到10^12W/cm2,脉冲宽度控制在飞秒级别,结合自适应光学系统进行实时校正…】
“周教授。”李强突然开口,“激光刻蚀技术,你了解吗?”
周教授愣了一下:“当然了解。这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
“没有但是。”李强打断了他,“从今天开始,你负责激光刻蚀技术的攻关。我要在三个月内看到国产原型机。”
“三个月?”周教授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李总,这不是开玩笑吧?荷兰那家公司搞这个技术用了二十年!”
“他们二十年,我们三个月。”李强的语气斩钉截铁,“王师傅不是说过吗?精细加工的精髓在于稳、准、狠。激光刻蚀也是一样。”
王大柱挠挠头:“老大,你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像网上那句'别人家的孩子'的反转版啊…”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
但笑声很快就被电话铃声打断了。
郝敏接起电话,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是刘处长。”她捂住话筒,低声说道,“国家层面要全力支持我们在高端设备领域的研发。”
李强眼中闪过一道光芒。
五分钟后,刘处长的声音从扬声器中传出:“李总,我刚从中南海回来。上面对你们的'废料再生'技术高度认可,现在决定在高端制造设备上给你们最大的支持。”
“全国顶尖的机械、光学、自动化专家,都可以调给你们。另外,国家智能制造实验室也将在启航挂牌成立。”
王秀英激动得站了起来:“这简首是…”
“这简首是开挂啊!”猴子脱口而出。
李强笑了:“开挂也得有实力承受得起。周教授,你觉得呢?”
周教授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斗志:“李总,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
“不是试试。”李强纠正道,“是必须成功。”
三天后,国家智能制造实验室正式成立。
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专家汇聚在启航,整个公司都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氛。
实验室里,周教授正在和光学专家张院士讨论激光器的参数调试。
“张院士,按照这个功率密度,激光器的稳定性能保证吗?”
张院士摇摇头:“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散热、振动、电磁干扰…”
“那就一个个解决。”王师傅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块精密加工的金属零件,“你看这个,误差控制在0.001毫米以内。激光刻蚀不也是精密加工吗?”
张院士接过零件,仔细观察,眼中满是惊讶:“这个精度…是手工加工的?”
“当然。”王师傅笑了,“机器能做到的,人也能做到。关键是心要静,手要稳。”
“有意思。”张院士若有所思,“也许我们可以把这种理念融入到激光系统的设计中…”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维纳斯集团总部。
会议室里,高层们正在激烈讨论。
“启航居然要自己造设备?”技术总监约翰逊冷笑道,“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查过了。”市场总监莎拉摆摆手,“中国在高端制造设备方面至少落后我们三十年。他们这是在做梦。”
CEO马克斯敲了敲桌子:“别小看他们。记住,两个月前我们也以为他们不可能解决原材料问题。”
“那只是运气好而己。”约翰逊不屑地说,“设备制造可不是回收废料。这需要几十年的技术积累,需要无数专利的支撑。他们凭什么?”
马克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也许你说得对。但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时间一天天过去。
启航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专家们夜以继日地攻关。
“脉冲宽度还是不够稳定。”周教授皱着眉头看着监测数据,“误差范围超过了5%。”
“再试试这个参数。”李强指着屏幕上的数值说道。
“这个参数?”张院士疑惑地看着李强,“理论上应该…”
“理论不重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李强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三十分钟后,实验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成功了!误差控制在0.8%以内!”
“这…这怎么可能?”张院士看着数据,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强微微一笑,没有解释。
金手指的提示总是那么精准,只是这个秘密,他注定要独自承担。
两个月后,启航实验室。
一台银白色的设备静静地矗立在实验台上,上面的显示屏闪烁着蓝色的光芒。
“国产激光刻蚀原型机,正式完成!”周教授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虽然性能还有差距,但己经能满足“启航芯”的生产需求。
更重要的是,这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制造设备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接下来呢?”郝敏问道。
李强看着眼前的设备,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建厂。一座完全由国产设备组成的智能工厂。”
“从废料再生的原材料,到自主研发的设备,再到完全自主可控的生产。”
他转身面向所有人,声音低沉而有力:
“让全世界看看,什么叫做中国制造!”
会议室外,夕阳西下。
远处的工地上,挖掘机正在轰鸣作响。
那里,将是启航智能工厂的所在地。
也将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