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座城市的夜晚,霓虹灯照亮了启航科技大厦的玻璃外墙。
李强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手里捏着一份刚传来的紧急报告。这份报告的每一个字都像针扎一样,让我心头发紧。
“李总,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郝敏推门而入,脸色凝重得像暴风雨前的乌云。
李强转过身,眉头紧锁:“说。”
“三小时前,我们在瑞士的原材料供应商突然单方面撕毁合同。”郝敏将手中的文件放在桌上,“他们说'不可抗力因素',要求我们承担所有违约责任。”
“草!”李强爆了句粗口,“这帮孙子,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办公室门再次被推开,周教授和刘处长几乎同时走了进来。周教授的白衬衫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眼镜片上还有雾气。
“李强,大事不好。”周教授顾不上擦汗,“我刚从实验室赶过来,几种核心材料的库存撑不了一个月。”
刘处长紧跟着补充:“国际市场上,钨粉价格一夜之间涨了300%,镓元素更是有价无市。”
李强感觉脑袋嗡嗡作响。在椅子上坐下,用力揉了揉太阳穴。
这招太狠了。
比芯片封锁更阴险的是原材料封锁。芯片还能靠技术突破,但没有原材料,再牛的技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维纳斯集团的手笔?”李强抬起头问。
刘处长点点头:“八九不离十。我们收到内部消息,他们通过中间商在全球范围内抢购这些材料,不惜代价囤积居奇。”
“妈的,这是要把我们活活饿死啊。”李强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郝敏翻开记录本:“目前我们面临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五种关键材料上。镓元素,用于半导体掺杂;钨粉,用于电路基板;铟锭,用于透明电极;铋合金,用于精密焊接;还有高纯度的三氯化磷,用于化学气相沉积。”
周教授推了推眼镜:“这五种材料,每一种都是'启航芯'和'智能随身听'生产线上的命根子。断了任何一种,生产线就得停摆。”
“现在的库存还能撑多久?”李强问。
“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最多二十天。”郝敏的声音有些发颤。
空气瞬间凝固了。
二十天,这个数字像一把刀悬在所有人头顶。
“老刘,国家战略储备那边能调拨一些吗?”李强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刘处长身上。
刘处长苦笑着摇头:“我刚从部里回来。战略储备确实有一些,但数量有限,而且不能长期依赖。上面的意思是,这个坎必须我们自己跨过去。”
“自己跨过去?”李强的声音提高了八度,“用什么跨?用爱发电吗?”
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就在这时,李强左手无名指忽然传来一阵异动,靠近指节的地方像是被细小的火星烫了一下,紧接着那股灼感顺着指腹蔓延开。下一秒,一段画面毫无征兆地闯入我的脑海:一座废弃的电子垃圾回收站里,工人们正围着堆积成山的旧电器忙碌,有的拆解着布满划痕的旧手机,有的从蒙尘的电脑主机里挑拣着零件,专注地提取着那些闪着微光的稀有金属碎片。
“等等。” 李强猛地顿住脚步,眼底掠过一抹亮彩,“我想到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三人异口同声。
“城市矿山。”李强兴奋地拍了拍桌子,“我们为什么非要从原矿石中提取这些材料?电子垃圾里不是有现成的吗?”
周教授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你的意思是从废弃的电子产品中回收稀有金属?”
“没错!”李强越说越兴奋,“一吨废旧手机主板里的金含量比一吨金矿石还高。稀土元素、稀有金属,这些东西在电子垃圾里应有尽有。”
刘处长却皱起了眉头:“理论上可行,但技术难度不小。而且提纯工艺复杂,成本可能比进口还高。”
“成本高总比没有强。”李强坚定地说,“再说,这是我们自己的技术路线,不受任何人掣肘。”
郝敏在一旁快速计算着:“按照目前国内电子垃圾的产生量,理论上确实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关键是技术工艺。”
周教授摸了摸下巴:“我记得材料学院有个研究生导师专门研究这个方向。他们己经有了一些初步成果,只是缺乏产业化的资金支持。”
“马上联系他们!”李强毫不犹豫,“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要拿下这个技术。”
“可是,就算技术攻关成功,从实验室到量产还需要时间。”郝敏提醒道,“我们的库存撑不了那么久。”
李强沉默了几秒钟,然后抬起头看向众人:“大柱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郝敏心领神会:“你是说其它渠道?”
“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李强咬牙道,“先想办法解燃眉之急,同时全力攻关回收技术。”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王大柱探了个脑袋进来,神色神秘。
“李总,我打听到一些消息。”王大柱看了看在场的人,压低声音说,“有个中间商愿意转手一批材料,但要求很特殊。”
“什么要求?”
“现金交易,不开发票,价格是市场价的五倍。”王大柱苦笑,“而且要求在三天内完成交易。”
“五倍?”郝敏倒吸一口凉气,“这简首是抢劫!”
李强却毫不犹豫:“接!不管多少钱,先解决生产线的问题。”
“李总,这样下去我们会亏死的。”郝敏着急地说。
“亏死总比等死强。”李强站起身,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维纳斯集团想用原材料卡死我们,但他们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
“中国人从来不会在困境面前低头。”李强的声音铿锵有力,“他们封锁什么,我们就要在什么上实现突破。今天是原材料,明天我们就要让全世界看看什么叫自主可控!”
周教授被李强的话点燃了斗志:“说得对!我这就去联系材料学院,连夜启动回收技术攻关。”
“我去安排资金和采购渠道。”郝敏也摩拳擦掌。
“那我负责协调各方资源。”刘处长点头。
王大柱拍着胸脯:“李总放心,其它渠道的事交给我,保证在三天内搞定。”
看着团队成员斗志昂扬的样子,李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困难面前,这支队伍没有人退缩,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寻找突破口。
“还有一件事。”李强突然想起什么,“从现在开始,所有关键材料的研发和采购信息都要严格保密。维纳斯集团能算计我们一次,就能算计第二次。”
“明白。”众人异口同声。
夜己经很深了,但启航科技大厦里依然灯火通明。各个部门的员工都在加班加点,为了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李强看着窗外星星点点的灯光,每一盏灯背后都有一个家庭,都有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启航肩负的,正是让这些期盼变成现实的使命。
原材料封锁?
来就来吧。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从来不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