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把最后一箱实验器材搬进实验室时,额角己经沁出了层薄汗。九月的阳光斜斜切过走廊,在地面投下百叶窗形状的光斑,他抬手松了松白大褂领口,转身就撞上了一个温热的胸膛。
“抱歉。”对方的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像被砂纸轻轻磨过。林砚抬头,看见一双琥珀色的眼睛,眼尾微微上挑,看人时总像含着点漫不经心的笑意。
“没事。”林砚后退半步,注意到对方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黑色马克笔,袖口沾着点靛蓝色的颜料,“你是……”
“沈聿,隔壁美术系的。”沈聿侧身让他过去,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手里的画板,“听说你们实验室新来了个物理学博士,原来是你。”
林砚点点头,推开门的瞬间闻到空气里混着的松节油味道。后来他才知道,美术系的画室就在走廊尽头,沈聿总喜欢在午休时抱着画板来这边晃悠,说是实验室的白墙最适合当背景。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发生在两周后的暴雨天。林砚结束实验时发现雨势己经大到能模糊窗外的树影,正犹豫着要不要冲进雨里,就看见沈聿举着把黑色大伞站在门口,裤脚沾着泥点,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
“一起走?”沈聿把伞往他这边倾斜了大半,“我住教职工公寓三栋。”
雨声噼里啪啦地打在伞面上,两人之间的距离被迫拉近。林砚能闻到沈聿身上淡淡的松节油混着雨水的味道,还有点若有似无的柑橘香。路过花坛时,沈聿忽然停下脚步,弯腰从积水里捡起一片被打落的白玉兰花瓣,塞进了林砚的白大褂口袋。
“做标本?”林砚挑眉。
“给你的实验添点素材。”沈聿笑得眼睛弯起来,琥珀色的瞳孔里映着雨帘,“物理博士也需要点浪漫吧?”
林砚没说话,只是在回到公寓后,把那片花瓣夹进了常用的笔记本里。
他们开始有了更多交集。林砚会在深夜做完实验后,看到沈聿还在画室里对着画布发呆,画布上是扭曲的光线和色块,像极了他研究的量子纠缠图谱。沈聿则总在林砚演算到瓶颈时出现,把一杯热可可放在他手边,然后自顾自地在旁边的草稿纸上画速写,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意外地能让人平静下来。
“你画的什么?”林砚终于忍不住问,视线从复杂的公式上移开。
沈聿把速写本转过来,上面是他低头演算的侧影,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连握笔的指节都画得清晰。“观察对象。”沈聿用笔尖点了点画中人的额头,“你皱眉的时候,这里会有个小凹陷。”
林砚的耳尖莫名发烫,重新低下头时,钢笔在纸上洇出了个小小的墨点。
秋意渐浓时,学校举办跨学科交流会。林砚被系里推去做物理学科的分享,站在台上调试设备时,看见沈聿抱着手臂靠在后排的门框上,嘴角噙着笑看他。讲到量子叠加态时,林砚忽然抬眼望向沈聿,声音清晰:“就像一个人,同时存在于喜欢与不喜欢的状态里,首到被观测的那一刻。”
台下响起低低的笑声,沈聿却没笑,只是眼神沉了沉,像有什么东西在那片琥珀色里化开。
交流会结束后,沈聿把他堵在楼梯间。“林博士,”他靠得很近,呼吸拂过林砚的耳廓,“你刚才说的观测,是指现在吗?”
林砚的心跳漏了一拍,正想开口,却被沈聿拽着手腕往天台跑。夜风带着凉意,吹起两人的衣角。沈聿转过身,眼底有细碎的光:“我画了很多张你,在实验室里的,在走廊上的,甚至还有想象中你小时候的样子。”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折得整齐的画纸,展开来是林砚的肖像,背景是漫天星辰。“物理讲逻辑,艺术讲感觉,但我喜欢你这件事,既符合逻辑,又充满感觉。”
林砚看着他,忽然觉得那些复杂的公式定理在这一刻都失去了意义。他伸手,指尖轻轻碰了碰沈聿的脸颊:“沈聿,观测结果出来了。”
话音未落,沈聿就扣住他的后颈吻了下来。这个吻带着点试探的小心翼翼,又藏着压抑己久的迫切,像夏末的雷阵雨,来得突然又热烈。林砚闭上眼睛,能尝到沈聿唇角残留的咖啡味,还有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气息。
风从天台吹过,卷起那张画纸,又轻轻落下,盖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之后的日子像被调慢了速度。他们会一起在清晨去实验室,林砚做实验时,沈聿就在旁边画画,偶尔递过一杯温度刚好的水。傍晚时,沈聿会拉着林砚去美术系的画室,让他看自己新完成的作品,画布上不再是扭曲的色块,而是温暖的光影,有夕阳下的实验室窗口,有两人并肩走过的林荫道,还有林砚低头看书时,落在书页上的睫毛影子。
“这幅画叫什么?”林砚指着其中一幅,画里是雨天的伞下,两个模糊的身影挨得很近。
“季风吹过的午后。”沈聿从背后抱住他,下巴搁在他肩上,“第一次和你一起淋雨那天,我就想画了。”
林砚转过身,主动吻了上去。这个吻比上次更温柔,带着彼此熟悉的气息,在画室暖黄的灯光下慢慢晕开。沈聿的手穿过他的发,指尖带着颜料的微凉,却让林砚觉得无比安心。
期末考试周来临,林砚忙得脚不沾地,常常在实验室待到深夜。沈聿就每天带着宵夜过来,等他结束工作后一起回公寓。有一次林砚熬到凌晨,抬头看见沈聿趴在桌上睡着了,侧脸埋在臂弯里,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
林砚走过去,想给他披件衣服,手刚碰到沈聿的肩膀,就被他抓住了。“别着凉。”沈聿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睡意,却把他的手贴在自己脸颊上,“等你好久了。”
那天晚上,他们没有说话,只是并肩走在空无一人的校园里。月光把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晚归的学生骑车经过,留下一串清脆的铃声。快到公寓楼下时,沈聿忽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拿出个小盒子。
“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他打开盒子,里面是枚用银线缠绕的白玉兰花瓣,正是那天在雨里捡的那片,“找首饰店的朋友帮忙做的,有点简陋。”
林砚接过,指尖触到冰凉的银线,花瓣的纹路还清晰可见。“很好看。”他把项链戴在脖子上,花瓣贴着胸口,传来淡淡的凉意,“我很喜欢。”
沈聿笑了,伸手把他揽进怀里。“林砚,”他在他耳边轻声说,“这个冬天,我们一起过吧。”
寒假来临前,林砚要去外地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出发前一晚,沈聿帮他收拾行李,把叠好的毛衣放进箱子时,忽然叹了口气:“要去一周?”
“嗯,最快也要六天。”林砚看着他,“怎么了?”
沈聿没说话,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个速写本塞给他。“想我的时候就看看。”他的耳朵有点红,“画了点……你可能会喜欢的东西。”
飞机起飞时,林砚翻开速写本,里面没有他的肖像,而是一幅幅物理公式的插画。沈聿用流畅的线条把复杂的公式画成了星空、河流和飞鸟,在薛定谔方程旁边,还画了只歪歪扭扭的猫,旁边写着:“不管打开多少次盒子,我都希望它是活的。”
林砚的眼眶忽然有点发热。他拿出手机,给沈聿发了条信息:“我也一样。”
会议结束那天,林砚提前回了学校。推开画室门时,看见沈聿正站在画布前,手里拿着画笔,画布上是他在会议现场的样子,背景是巨大的投影屏幕,上面是他做报告时的PPT页面。
“你怎么知道……”林砚愣住了。
沈聿转过身,脸上沾着点颜料:“问了你系里的同事,说你今天的报告很成功。”他走过来,轻轻擦掉林砚肩上的灰尘,“欢迎回家。”
那个吻落在林砚的唇角,带着松节油和颜料的味道,还有沈聿独有的温度。画室窗外,夕阳正缓缓落下,把两人的影子投在画布上,和画里的世界重叠在一起。
春天来临时,学校举办艺术展。沈聿的展区前围了很多人,林砚挤进去,看见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幅画,画名是《观测结果》。画面中央是实验室的白墙,上面用公式写满了“I love you”,角落里站着两个身影,一个在低头演算,一个在旁边画画,阳光透过窗户,在他们脚下织成一张金色的网。
“画得怎么样?”沈聿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林砚回头,撞进他含笑的眼眸里。“逻辑清晰,”他踮起脚尖,在沈聿唇上轻轻啄了一下,“感情充沛。”
周围响起低低的笑声和掌声,沈聿却好像什么都没听见,只是收紧了抱着他的手臂。季风吹过敞开的窗户,带着白玉兰的香气,拂过两张年轻的脸庞,也拂过那些关于喜欢、关于爱、关于所有不期而遇的温柔瞬间。
在那之后,很多人都知道,物理系的林博士和美术系的沈老师总是形影不离。他们会一起在清晨的实验室里待上一整天,也会在傍晚的画室里分享同一副耳机。有人问起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林砚会说“是量子纠缠的必然结果”,沈聿则会笑着补充“是艺术对科学的主动奔赴”。
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一切都开始于那个九月的午后,一场意外的碰撞,一片被捡起的花瓣,和一个在雨里悄悄萌生的、关于观测与被观测的秘密。就像季风总会如约而至,有些喜欢,也注定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吹进心里,再也无法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