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村花妹妹反成全村笑柄5

2025-08-20 1499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这一片地……给女娃子念书?”

“你没听错,杏儿要建书馆了。”

“不是男娃子,是女娃子?”

清溪山脚下,几户农人围着刚打下的地基议论纷纷,眼看一排木柱立起,铺顶、刷白、添门,一连三天。

等大门立起、匾额挂上,“清溪女学堂”西个黑字一出,整个柳河村像炸了锅。

苏杏儿把灵泉空间里囤了三年的积蓄全取了出来,三十两建学堂,五十两买教具、请先生,再从县里买回三十本《启蒙》《女西书》《田农志》。

第一日,她站在堂前,扫一眼前来报名的二十多个村女。

有小的不过七岁,大的十五六,甚至还有几个新妇也抱着婴儿来旁听。

“坐下,拿出你们的竹简和算盘。”

“今日教你们写账、分批、称重、记工。”

“你们若能学会,五年后谁都能自己掌柜,自己当东家。”

话音落下,村长家媳妇拉着女儿跪下磕头。

“杏娘!我那死丫头平日混得厉害,只要你肯教她……我当初骂你那几句,我、我认了!你教她吧!”

苏杏儿低头看她一眼,未答应也未拒绝,转头吩咐:“抄书三遍,能背下来就留堂。”

消息传开,隔天门口就排起了队。

原先那些嘴里嫌她“破命花”的村妇,如今一个个挤破头托人送银、送鸡蛋、送布头。

“杏娘,我那侄女机灵、肯干,收不收?”

“我家妹子识得三个字,愿意先扫地也行!”

“我家女儿手巧、嘴甜,收她吧!”

杏儿站在台阶上,不说话。

她只指了指门边那块石碑。

【清溪女学,唯才不问命。】

一个月后,清溪学堂在镇上传出名声。

酒楼账房惊讶地发现苏家出品的辣酱流水账记得清清楚楚、无一错数。

药铺伙计听说,那些写配料单的纸,竟是杏儿教出来的几个女学堂学员亲写的。

县城新开粮铺,铺主首接登门点名:要“清溪堂出品”,只认杏娘的标。

又过半月。

县官再度亲临。

他站在杏儿的院前,举笔提匾:“女中麒麟,清溪粮娘。”

那日,整个村都站满人。

苏父低着头,沈氏站在人群后,不敢出声。

王翠兰悄悄地拉着弟弟往后挤,避开杏儿的目光。

只有苏梨花走上前,郑重其事地对妹妹道:“当初我说你命薄,是我眼拙。今日这一切,是你自己挣来的。”

苏杏儿轻声:“姐姐能这么说,我很高兴。”

她抬手,把那块匾额钉在门上,锤子落下的那一下,清脆得像敲在所有人的心头。

“命,不是你们给的。”

“是我自己种的。”

三日后,清溪村议堂开会,全体族老一致决定。

将“命苦命好”的说法从村约中除名;

清溪女学堂纳入村社公学,设立“女户奖励田”制度,首批奖励对象:苏杏儿。

有人当场提议修一尊杏娘塑像,被她婉拒。

“若真要记住我,那就让后人记住你们的女儿,是从哪儿开始能读书识字的。”

“从哪儿开始,能不用嫁得好,也能吃饱穿暖。”

数年后。

柳河村出了一支全女商队,辣酱、花酒、灵米远销县外;

女学堂扩至三十间房,收徒百余;

清溪女户年终分红,人均十两银;

县志补录人物记载:

苏杏儿,女户出身,智计胜男,富甲清溪,一言破风俗,一院教百女。

当晚,苏杏儿坐在书堂后院,翻开一本旧账本。

忽有微风拂过耳边,一道虚声响起:

【副本结算中……】

【任务完成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