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得晓得。”
宋知遥连连称是。
这不,加钱就能扫平一切障碍。
这之后,宋知遥跟着韩大叔学木匠。
从选材、处理烘干木材、加工、武装、打磨、再到涂漆。
时间在宋知遥学习之中慢慢流逝。
十二月。
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宋知遥带着自己的工具,做出来的桌椅回了在县城的小院。
院子很小,只有三间房子,不过是独门的。
猫冬开始了。
没有活计,宋知遥时不时的扒拉自己的空间,数那一千两刚出头的银子。
偶尔还会练习练习毛笔字。
看着自己写出来的字,宋知遥抓着三只,一只往上印了个脚印,然后晾干了挂在卧室了。
……
春天来临的时候。
水泥和红砖悄无声息的来了。
安阳县开始招工修路,发工钱、管中午一顿饭的那种。
男女都招。
消息一传出来,宋知遥上街的时候,发现街上上街的女性更多了。
因为众人的欢呼歌颂,宋知遥也头次知道了沈家女的名字,沈惊鸿。
领头的贵人三子叫楚砚舟。
名字都挺好听的。
宋知遥心里默默的想,那小二哥说的不错,好日子要来了。
没去招工的地方报名,宋知遥回岭尾村了。
她认了药材,还学了木工,总要多实践实践。
岭尾村还是老样子。
宋知遥新找的大娘话不多,很珍惜她给的报酬,地和院子都看的很好。
上山悄悄的砍了棵,宋知遥拿着自己的木匠工具包,尝试给自己做躺椅。
手里刨好的木料修了修,往远一抛,小黄就巴巴的凑过去。
小黑和狐狸小红就在一边地上趴着,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
“......”
想笑。
狐狸都变稳重了,小黄还是这么活泼。
宋知遥放下了手里的凿子,最终没忍住,蹲下揉着狗头嘿嘿首笑。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知遥尝试着采药、练字,平时遛狗遛狐狸。
八月。
胡人被打退了,消息传来的时候,安阳县次日一晚的宵禁都解除了。
十月一日。
楚砚舟称帝,沈家女沈惊鸿封后。
看到布告的时候,进县的宋知遥刚好看到了这个消息。
心里感觉有些莫名的奇怪,不过很快就被人群推搡着带离布号的位置。
“官报!官报!”
安阳县的街道依然热闹,这回街上还多了不少半大的报童。
拿了一文钱买了巴掌大的报纸,宋知遥蹲在街边翻看了一下。
上面写的就是新帝后上位的事情。
报纸收好,难得喜事,宋知遥心情也好,在街边小摊吃了碗馄饨。
十二月。
又是冬天。
从绣坊出来的宋知遥回了小院。
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新路子。
去医馆卖药材,提出学习被拒绝后,她干脆也先报名学刺绣去了。
这期间,经常在绣坊和县城小院来回跑的宋知遥,发现安阳县的街道上出现了木制自行车,骑车的多是穿着绫罗绸缎的富人。
街上的店面还出现了奶茶店,店员多是女子。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主角正在影响这个世界。
……
来年三月,新的一年。
宋知遥听到了让她感觉晴天霹雳的消息。
那个皇帝,要选秀了。
宋知遥的心里疯狂打鼓,沈惊鸿怎么办?
不了解那边的情况,宋知遥也不知道该怎么想主角。
她只能蹲在街边听着其他人的交谈。
这之后,宋知遥经常除了学习和日常生活外,经常到处逛。
可是技艺多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想学的医没学到。
宋知遥只找到了离县城最近的一家村里的私塾,那位心善的老先生。
愿意让她在窗外听听课。
即使这样,也规矩颇多,学生上下学期间不允许蹭课,平时要帮忙打扫卫生、偶尔老先生的夫人忙不过来,还要帮厨。
不过多少也有点收获,宋知遥之前好歹也是经过正统教育,上过大学的。
有一定的学习力,对着书,也能勉强听懂咬文嚼字的古文。
能念出个之乎者也来,毛笔字自己比划着写出有些模样的字。
……
又一个十月一日。
准备去卖绣的帕子,照例看公示牌的宋知遥听到了个大消息。
新帝殡天了。
嘎......了?
宋知遥眨了眨眼,反复看了好几遍。
最后才确定了消息。
皇帝真没了,选秀出来的后宫解散了。
时间像开了加速键。
十一月。
沈惊鸿的还没满月的孩子登临帝位,皇后监国,垂帘听政。
与此同时,第一位女官诞生,虽然她负责的只是一个不重要的部门。
十二月。
书院面对全体民众放开。
女子也可以去。
宋知遥挤在了人群的最前边,看到了刺绣女工、梳妆、算术等等。
都是实用工种,特别需要文化功底的很少,按照难易程度分了一年、两年、三年,不同的学制。
一年下来大概要个三两,虽然需要交钱,这钱大部分农户都需要攒很久,但是普通人有了上升的通道。
还是学习毕业了,就能上岗的那种,念告示的还专门说了,优秀学员还包分配。
宋知遥首接给自己报名了三年的医学班,进去了发现里面女子不多,学医的女子更少,算上她,也才两个人。
医学的课程排的多,女子学员主要学的妇产、接生这方面的。
掺杂识字、认草药、煎药、包扎换药之类的基础知识。
教学的是个老头子,观念陈旧,时常看着宋知遥和另外的女子,吹胡子瞪眼。
“...”
不过上头的政令,还有期末测评成绩,作为他的业绩考核,那老头子不敢糊弄,反而经常讲很多。
学习怎么都比逃荒要好。
宋知遥拿出了方面高考的劲头,一年结束,期末测验还拿了个头筹。
也是这一年。
第一批一年制的学员也开始找活干,进入了‘职场’。
沈惊鸿自己登上帝位了。
那一年,骂声遍地,不少读书人甚至写诗抗议,也死了不少人。
她希望沈惊鸿好,沈惊鸿好,同为女子的她才会过的更好。
她也希望二十一世纪来的老乡能过好日子。
自己没什么大本事,那年春节,宋知遥在家默默的给主角上了个香。
请求满天神佛保佑沈惊鸿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