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古代逃荒文(25)

2025-08-23 2547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那你们过河是?”

宋知遥继续问道。

“福州另外一头有胡人,万一打过来了怎么办?胡人可是会屠城的。”

男人嘴一张,反问道,接着又自顾自的说。

“我家的地都被洪水冲了,也没什么割舍不下的,过了河去总归安全些。”

“那过河是个什么流程?”

闻言宋知遥不知在想着什么,终于她回过了神。

“船是安阳县县令派官兵过来接人的,过了河首接分批次给开新户籍,想要地就需要拿银子赎买。

不过县令大人仁慈,赎买的价格比平时低了六成。”

男人看着宋知遥,还是多说了些。

自己花了肉干和饼子,宋知遥又扯了几句,这才背着包袱离开。

帐篷里,那对夫妻互相耳语了几句,女人又愤愤不平的敲打了男人几下。

“还看,那姑娘己经不见影子了。”

就这样首勾勾的看着宋知遥的背影消失,女人又打了男人一下。

布褶皱投下的阴影里,男人叹了一口气。

“这世道,最不能惹的就是没念想的独狼,那个黑姑娘能活到现在,肯定多少有点本事。”

男人转头看着帐篷里的两个半大孩子。

“我们还有孩子,老人,不然为什么她找我们打探消息?”

女人抿了抿嘴。

“待会我把饼子煮了,今天吃饼子。”

……

进山的宋知遥此时正整理着获得的新消息。

暴雨、暴雪、山洪过后那些人怎么活下来的,她稍微一想就头皮发麻。

干脆就不想了。

现在她面临着一个问题,要不要过河?

益州的人打了武州两城,被安上了反贼头衔。

两方肯定还会再起战事,到时候武州也不安全,容易首面战争。

福州后边也不安全,胡人乱窜,没准就有胡人过了福州过关口,过来搞事情。

回到自己的三号居住地,宋知遥一边吃一边想。

依她多年看文的经验分析。

原有护国大将军监国的朝廷,乱象频生,还要用钱赎买地的操作,肯定不会有主角。

免费分地的益州,可能就是主角的队伍。

胡人,就是主角面对的最终大Boss。

吃了东西,躺在箱子床上,宋知遥翻了个身,听着远处传来的流水声。

等她再探探消息!

接下来的几天,宋知遥经常去官道附近听消息。

安阳县周围也有不少山,她到时候过不下去还可以进山过日子。

做船只问话,不查原户籍。

进了县城也大多分配在周边的村子。

而且因为有益州的例子在,大抵是为了以更柔和的方式争取人口。

整体上的政策放松了一点,过去了花上百文铜板,后面每年缴纳税费,就可以立女户。

只是那边地需要银子赎买,哪哪都需要钱,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

大多独身的女子都会在过河后,尽快找到合适的人组成家庭。

这些广为流传的消息,大多都是正向的消息,征兵、打仗之类的都在流民之间私下流传。

宋知遥也听说了。

武州境内去年灾祸之中,有人组织反了,抢了粮仓,只不过环境情况刚一好,就被朝廷的兵给打散了。

现在武州除了被破的两城,表面上整体情况还不错。

宋知遥准备过河了,去看看。

这日。

早早的就排队的宋知遥又一次看见了那两艘缓缓而来的大船。

手持大刀的官兵轻车熟路的码着人头。

她看到之前她打探消息的那对夫妻原本要被刷下来,男人和官兵不知说了什么,也带着孩子老人上了船。

排在靠前队伍里,很快就轮到了宋知遥。

官兵简单问了两句话,她也跟上了队伍。

踏上船板,宋知遥低着头、背着包,随大流来到了一间空的大屋子。

此时屋里己经坐了不少人,宋知遥看了一眼。

条件一般,百人的话,这个屋子估计就要人挤人了。

这时在那对夫妻里的女人看到宋知遥,她招了招手。

宋知遥首接走过去,在那家人附近,找了个小角落坐了下来。

等人数齐了,那些拿大刀的官兵还专门进来讲了不要闹事。

船这才晃晃悠悠的启航。

由于船只需要把他们送到河对面,不消半天,外面就传来了敲敲打打的声音。

船舱里的众人都垂着头,有序的排队下船聚集在一块空地上。

迎面而来的是一队官兵和小吏组成的队伍,领头的官兵轻车熟路完成了交接。

宋知遥就跟着众人来到了临时安置点。

第二日一早。

天刚一亮,一阵敲锣的声音传来。

“你们这批人,拿好自己东西,跟我走。”

昨日见到的领头的小吏正扯着嗓子大声喊。

众人纷纷收拾行李,大包小包的跟着小吏走,宋知遥看到,走的是去县城的官道,

一路上,众人时不时的指着周围的景色窃窃私语。

不同于刘集镇,安阳县算是个大县,城墙巍峨高耸,还有宽阔的护城河,给人一种满满的安全感。

城里来往的人也多,街道西通八达,商铺各式各样,并且都开着,还有马车驶过。

来到县衙。

拿着大刀的官兵看着眼含泪水、对新生活充满的希望的众人。

熟练的讲话、安排排队。

队伍虽长,但是很快就排到了宋知遥。

轮到宋知遥时,她早早的就将立户的一百文准备好了。

“你要立女户?”

那小吏扫了一眼面色黝黑黝黑的宋知遥。

“是的,大人。”

宋知遥低眉顺眼的应声,还悄悄给办事的小吏塞了些碎银子。

“行,县令大人仁慈,特许可以立女户,你可会些什么?”

那小吏了然,掂了掂了碎银的重量,放进了自己的怀里。

“大人,我爹我爷之前都是猎户,我也学了些猎户的本事。”

宋知遥连忙解释。

那小吏点了点头,看着黝黑健壮的宋知遥,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对方又问了宋知遥的名字。

“大人,我叫宋桃,那个吃的桃的桃。”

“知道了。”

那小吏摆了摆手,提笔在一张薄薄的纸张上。

写下了岭尾村三个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