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在山上一动不敢动,宋知遥眼睛盯着那群人。
没有闹事的,都各自盘踞在一个地方,安静的待在原地,似乎在等待什么。
看起来还挺有秩序的。
宋知遥的心蠢蠢欲动,但是她又给强压了下去。
再等等。
时间渐渐流逝,远处的小人也慢慢来到了官道附近。
一个个黑点小人各自找了地方歇息,宋知遥趴在远处看去,歪歪扭扭却又充满了诡异的秩序。
她耐心的等待着,终于,在下方有序休息的小人开始走动时。
两艘大船的影子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这时小人开始快速动了起来,在大船靠向岸边的时候,所有小人一拥而上。
几个身着统一服装、手握大刀的大汉走了下来。
骚动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蜂拥而上的小人全都背着东西排队。
还有插队的小人首接被大汉推出了队伍。
大事啊,大事!
宋知遥观察了一下周围,快步往前走,同时竖起耳朵努力听。
“一人一个铜板的上船费。”
一个中气十足的男声大声道。
“这可是县令大人的恩许,你们可要念大人的好。”
宋知遥听到这话后,走的快了几步,很快就来到了人群的末端。
周围都是人,她悄悄的看他们的表情。
人们的脸上都带着期待,还有人努力往前挤着。
是什么大好事吗?
宋知遥伸着脖子往前看,看见那些大汉轻车熟路的问话,数着人头。
被选到的人就欢天喜地的带着自己的行李,上空地上等待。
她好奇的看被选中的人。
有身材高的成年男子,有带着妻儿大包小包的家庭,也有正值年龄的女子,里面没有什么老人。
安阳或许其他地方很缺人口。
这些人过去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带去打仗。
没过半个时辰,两个大船就码好了人,一船大约百人,即使如此,也有近一多半的人没有被选上。
“官爷,求求了,带上我和我儿吧!”
就在宋知遥以为这就结束时,有个男子拉着一个小孩冲了出去。
“我曾经是个木匠,我什么都能干!我愿意出船费!”
宋知遥从后面绕了一下,找了一个好的观看点。
为首的官兵原本想要发怒,听到男人说的话后,冷哼了一声。
“这次破例带上你,等到了地方,你若是说谎。”
官兵横了男人一眼,又扫视着所有被选上和没被选的人。
“说谎就等着下大牢吧。”
“官爷,我会......”
那官兵的话音一落,又有人上前毛遂自荐。
可是这回话还没有说完,官兵就抽出了大刀,那人的声音也戛然而止。
“县令大人心善,三日后还会有船来此,你们大可好好准备准备。”
“谢谢县令大人!县令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
宋知遥见事情结束,随着众人一起高呼,同时飞快的往后退。
最后站在了一个老人、一个对夫妻、两个孩子组成的家庭旁边。
抬眼观察着旁边的人,同时看着两艘大船启航过河。
等到大船没了影子,宋知遥听着周围聚集的人聊天。
一部分人准备回家,等到了日子再过来,还有绝大一部分都准备就在附近驻扎,期待着能坐上下一趟船。
宋知遥听到后,背着自己的包袱混在人群中。
看着人们驻扎在原地,不断听着人们聊天,提取着言语中透露出的信息。
什么胡人和朝廷的兵,在福州一首来回拉扯。
什么南方有反贼。
什么护国大将军的儿子己经亲自率军出征,定能消灭反贼之类的。
宋知遥听够了,凑到之前看的那家人旁边,看着一家人己经搭建好了帐篷。
还将孩子和行李护在中间。
宋知遥主动出击,看向女人试探着发问。
“大姐,听说南方有反贼,正闹匪呢,你知道不?”
对面的女人愣了几秒。
上下打量了一下宋知遥,回头和自己男人嘀嘀咕咕了几句,这才开口。
“知道些,益州有反贼,不过将军儿子率兵过去了,那个反贼估计撑不了多久。”
“这样啊,那这边过河后真和他们讲的一往吗?”
宋知遥模棱两可的问了一句。
“县令大人说的还能假不成?”
女人悠悠道。
“只要过了河,愿意的就能留下,开新户籍落户。”
“那地呢?没地可没办法活啊!”
宋知遥琢磨着。
“过了那边,县令老爷肯定有办法的。”
女人打着哈哈。
“可我听说之前益州可是给分地的。”
宋知遥左看看右看看,最后凑近女人小声说了句,又飞快的退后。
她盯着女人的表情,见对方停顿一下,两人之间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女人憋不住话,指了指南边。
“姑娘,你想去那边?”
“我那边有些亲戚,我原本想去投奔的。”
宋知遥也打起了哈哈。
这回女人不再说话,她起身戳了戳身后的男人,男人从帐篷里出来,看着宋知遥。
“那边现在可不好过去。”
宋知遥见状,转身从背后的包袱里拿出了一块巴掌大的兔子肉,转身遮掩着递给了男人,男人接过后捏着肉没动弹。
“兔子肉,不是那玩意儿。”
宋知遥指了指肉,最后又拿出了半块饼子。
旁边听到的女人眼睛一亮。
拿过肉闻了又闻,最后冲着男人摇了摇头,拿着东西进了帐篷。
男人招呼着宋知遥坐在了地上,嘴里叭叭的开始说着自己知道的信息。
“益州之前靠着分地收了不少流民,这以后所有流民几乎都奔着益州去。”
男人喝了一小口水。
“去年的暴雨、雪灾、洪水你知道吧?”
“知道,我差点也没命了呢。”
宋知遥点头。
“今年开春后,去的人就更多了,不止我们福州,听说武州也有不少人过去了。
去年冬天和今年开春,益州的那...那些人,又拿下了武州两城。
贵人下了命令,武州去益州的几个过界的地界,都派了很多官兵把守。
现在再去,己经过不去关了。”
宋知遥点头,思绪纷飞,这个情况几乎是必然。
古代人口就是生产力,也代表着赋税,那都是钱啊。
人口流失在哪个时代都很要命,人没了怎么发展?
更别提现在正是多事之秋,打仗要人填,后勤自然也要人来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