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假装败退,引君入瓮!歼灭鬼子一个联队!

2025-08-15 4889字 9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火车刚驶入淞沪战场边缘的太仓站,铁轨两侧就飘起了灰黑色的硝烟。

李云龙扒着闷罐车的铁栏往外瞅,远处吴淞口的方向火光连天。

炮弹爆炸的闷响像闷雷似的滚过来,震得车厢铁皮嗡嗡发颤。

"团长,前沿阵地的老乡说,鬼子的第十三师团己经突破了蕴藻浜防线。"张大彪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地图,指节在"大场镇"三个字上敲得发白。

地图边缘还沾着血渍,显然是从前线传下来的急件。

李云龙往嘴里塞了把炒黄豆,嘎嘣脆的响声压过了远处的炮声。

他瞅着车窗外掠过的断壁残垣,那些被炮火掀翻的农舍里,还能看见挂在梁上的破草帽——三天前这里还是个庄子,现在只剩下焦黑的房梁在风里晃。

"让各营原地待命,"李云龙跳下车时,军靴踩在铁轨的碎石上,溅起的沙砾打在56式冲锋枪的枪托上。

“张大彪带尖兵连去摸地形,找个能藏住八千号人的窝子——要前面窄,后面宽,最好两边是水,中间有条道的那种。”

尖兵连出发时,太阳正往云层里躲。

王二喜扛着98k狙击步枪走在最前头,枪托上的红布条被风刮得猎猎响。

他时不时往天上瞅,瞄准镜里能看见日军侦察机的影子,像只灰黑色的蚊子在云层里盘旋。

"这鬼地方,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马铁柱扛着MG42重机枪,裤腿被稻田里的泥水溅得透湿。

他脚下的田埂突然塌了块,机枪的枪管擦着稻茬滑过去,在泥地上犁出道白痕——这机枪的枪管比他在晋西北见过的任何家伙都沉,枪身的散热孔密得像筛子。

张大彪在一处叫"八字桥"的地方停了脚。

这里确实像李云龙说的那样,两条小河夹着条官道,道两旁的芦苇有一人多高,最妙的是河北岸有片废弃的砖窑,窑顶的断墙刚好能架机枪。

"就这儿了。"张大彪往窑顶爬时,裤腿被砖缝里的铁丝勾住。

他扯断铁丝的瞬间,突然听见芦苇荡里有动静,举枪瞄准的功夫,却见个戴斗笠的老乡从里面钻出来,手里还攥着把镰刀。

"老总,别开枪。"老乡的斗笠往下滴着水。

"这芦苇荡里能藏人,去年鬼子来搜粮,我就在这儿躲了三天。"

张大彪突然笑了——这老乡说的,正是他想说的。

当天傍晚,独立一团的八个营悄没声地钻进了八字桥的芦苇荡。

李云龙站在砖窑顶上,看着战士们把56式步枪的刺刀卸下来,免得反光惊动鬼子。

马铁柱正往窑顶的断墙上架MG42,机枪的三脚架陷进砖缝里,他往底下垫了块破军毯,免得开火时震塌了墙。

"团长,刚截获鬼子的电报,"通信兵猫着腰跑过来,手里的电报纸还带着潮气。

"坂田联队,明天一早从太仓出发,往大场镇方向去,人数大概三千八。"

李云龙往嘴里扔了颗石子,咯得牙床发麻。

坂田联队他熟呀!不过只在电视里见过。看来坂田联队作为他的踏脚石,注定会出现。

"来得正好。"他往芦苇荡里看,夕阳正把水面染成金红色,战士们的钢盔藏在芦苇丛里,只露出黑漆漆的枪管。

"让一营明天早上在官道上露个脸,把鬼子引过来。"

他顿了顿,突然提高嗓门:"告诉一营的,装孬点!枪要打不准,跑要像丧家犬,谁要是敢抢风头,老子扒了他的皮!"

半夜的露水把芦苇压弯了腰。

李云龙躺在砖窑的草堆上,听见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那是国民党军队在往后方撤,车皮碰撞的哐当声里,还混着伤兵的呻吟。

"团长,你说咱这伏击能成不?"张大彪往他身边凑了凑,手里的火柴在风里划了三次才着。

"听说这坂田联队是鬼子的精锐,三八式步枪打得比咱的步枪远。"

李云龙从草堆里摸出个罐头,是白天从老乡那儿买的鱼,铁皮上还沾着河泥。

"你忘了咱有啥?"他用刺刀撬开罐头,鱼腥味混着硝烟味飘出去。

"他们的三八式能打六百米,咱的56式能打八百米;他们的歪把子一分钟打一百发,咱的MG42能打一千发。"

他突然把罐头往砖窑外一扔,铁皮在官道上滚出老远,惊起了芦苇丛里的几只水鸟。

"明儿个就让坂田瞧瞧,啥叫真正的火力。"

天刚蒙蒙亮,一营的战士就穿着破烂的军装,扛着"缴获"的老套筒,在官道上慢悠悠地晃。

他们故意把队伍拉得稀松,有人还瘸着腿,像是刚打了场败仗。

太阳爬到电线杆顶的时候,远处的尘土里冒出了鬼子的钢盔。

坂田联队的第三大队排着整齐的西路纵队,三八式步枪的刺刀在阳光下闪成一片。

最前头的骑兵手里,还举着面绣着太阳的军旗。

"营长,鬼子来了!"新兵蛋子王小三的声音发颤,手里的老套筒差点掉地上。

一营营长踹了他一脚:"慌个屁!按团长说的,打两枪就跑,记住了,枪要往天上打!"

当鬼子的先头部队离着还有两百米时,一营的枪声响了。

子弹嗖嗖地从鬼子头顶飞过去,打在芦苇荡边的水田里,溅起一片片泥花。

"八嘎!"领头的鬼子军官拔出指挥刀,刀刃指着一营的方向。

他显然没把这股"溃兵"放在眼里,甚至没让机枪手架设歪把子。

一营的战士们"慌慌张张"地往后跑,有人故意把枪扔在地上,还有人"不小心"摔进了水田里,溅起的泥浆糊了满脸。

"追!"鬼子军官的指挥刀往前一指,三千八百个鬼子像潮水似的涌了上来,皮靴踩在官道上,发出整齐的咚咚声,听起来就像在敲鼓。

李云龙在砖窑顶上看得清楚,当鬼子的先头部队过了八字桥的中心,后尾刚离开河北岸时,他突然把手里的红旗往下一压。

藏在芦苇荡里的战士们瞬间掀掉了伪装。

56式冲锋枪的枪管从芦苇缝里伸出来,黑洞洞的枪口对着官道中央;砖窑顶上的MG42重机枪突然扬起了头,枪管在朝阳里泛着冷光;王二喜趴在窑顶的断墙后,98k狙击步枪的瞄准镜己经套住了那个举着指挥刀的鬼子军官。

"打!"李云龙的吼声刚落,砖窑顶上的MG42就先响了。

那声音不像枪声,倒像台巨大的电锯在撕铁皮,每分钟一千发的射速让枪管瞬间红了,滚烫的弹壳像下雨似的往砖缝里钻。

冲在最前面的鬼子像被割的麦子似的倒下去,后面的还没反应过来,就被56式冲锋枪的火力扫中,子弹撕开皮肉的噗噗声,盖过了他们的惨叫。

王二喜的98k只响了一声。

那个举着指挥刀的鬼子军官突然僵在原地,眉心出现了个血洞,指挥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尸体还往前踉跄了两步才倒。

"迫击炮!给老子往鬼子中间砸!"李云龙往河北岸指,那里有片黑压压的鬼子正想架机枪。

早就瞄准好的60炮突然发言,炮弹拖着尾焰钻进人群,炸开的气浪把鬼子掀得飞起来,残肢断臂混着芦苇叶落在官道上,像下了场血雨。

坂田联队的三个大队确实是精锐。

在最初的混乱后,幸存的鬼子迅速趴在地上,三八式步枪开始还击,子弹嗖嗖地从芦苇荡上空飞过去,打在砖窑的断墙上,溅起一片片砖屑。

有个鬼子的机枪手居然在火力网里架起了歪把子,刚打了两梭子,就被王二喜的第二枪打穿了脑袋,歪把子机枪的枪管哐当一声砸在地上。

"让二营从左翼抄,三营从右翼!"李云龙扯着嗓子喊,声音被MG42的咆哮盖过一半。

他看见芦苇荡里冒出了成片的钢盔,二营的战士们端着上了刺刀的56式步枪,像股黑流似的涌向官道左侧的鬼子。

三营的动作更快,他们踩着水田里的泥,首扑鬼子的后尾。

那里有二十多个鬼子正想往后撤,刚转过身,就被迎面而来的冲锋枪扫倒,鲜血混着泥水淌进了河里。

战斗进行到半个钟头的时候,鬼子被压缩在官道中间的一片空地上。

他们想往河北岸退,却被砖窑顶上的机枪压得抬不起头;想往芦苇荡里钻,二营和三营的刺刀己经封死了路口。

"团长,要不要留活口?"张大彪举着望远镜喊,镜片里映着个举着白旗的鬼子军官,那白旗居然是块扯下来的裤衩。

李云龙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留个屁!忘只有死掉的鬼子才是好鬼子?给老子往死里打!"

他突然抓起身边的56式冲锋枪,对着空地上的鬼子扣动了扳机。

子弹打在水里,溅起的水花像无数把小刀子,扎在那些还在顽抗的鬼子脸上。

最后的抵抗来自鬼子的弹药车。

三个鬼子抱着炸药包,想往砖窑的方向冲,却被马铁柱的MG42拦腰扫断,炸药包滚在地上,导火索滋滋地烧着,最后把旁边的几箱子弹也引爆了。

冲天的火光里,李云龙看见个鬼子兵正往军旗上裹炸药,那面太阳旗己经被血浸透,飘起来像块破抹布。

他刚把打火机凑到导火索上,王二喜的子弹就到了,精准地打在他的手腕上,打火机掉进了旁边的粪坑。

当枪声渐渐稀疏下来时,官道上己经没有站着的鬼子了。

一营的战士们从芦苇荡里钻出来,有人还在往鬼子的尸体上补枪,有人则在扒鬼子的军装,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值钱的东西。

王二喜从砖窑顶上爬下来,狙击步枪的枪管己经烫得能煎鸡蛋。

他数了数地上的弹壳,不多不少,正好三十发——这意味着他敲掉了三十个鬼子,比在晋西北一个月打的还多。

马铁柱抱着MG42重机枪,枪管上的散热孔己经被硝烟熏黑。

他往枪管上浇了壶凉水,蒸汽腾起来的时候,露出了下面密密麻麻的弹痕,那是被子弹打中的印记。

李云龙踩着鬼子的尸体往官道中间走,军靴陷在血泥里,出的时候,鞋跟还挂着块碎肉。

他在那面太阳旗前停了脚,用刺刀把旗子挑起来,然后猛地往地上一戳,旗杆从一个鬼子的喉咙里穿了过去。

"清点人数!"他对着扩音喇叭喊,那是昨天从老乡那儿借来的,原本是用来喊人开会的。

"看看还有没有漏网的!"

战士们散开搜索的时候,张大彪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缴获的武器:"团长,光三八式步枪就缴了两千多支,还有九门九二式步兵炮,就是炮弹不多了。"

李云龙没接话,他正看着远处的公路。

那里扬起了新的尘土,比刚才鬼子来的时候还大,显然是支大部队。

"警戒!"他突然喊了一声,战士们瞬间端起了枪,刚才还松弛的神经又绷紧了。

尘土里钻出来的是国民党军队的卡车,车头上插着青天白日旗。

领头的军官跳下车,看见官道上的景象,惊得张大了嘴巴——三千多鬼子的尸体铺了一地,而那些穿着八路军军装的战士,正扛着他从没见过的武器,在尸体堆里走来走去。

"你们是...哪部分的?"军官的声音发颤,手里的马鞭掉在地上都没察觉。

李云龙往他面前走了两步,军靴上的血滴在他锃亮的皮鞋上:"八路军,独立一团。"

他突然指着那面被刺刀钉在地上的太阳旗:"告诉你们委员长,这是咱八路军送给淞沪战场的见面礼。"

军官突然想起了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份电报:"你们是不是李云龙团长的部队?委员长刚发了电报,说有支八路军的部队到了淞沪,让我们务必配合。"

李云龙接过电报,上面的字迹被风吹得有些模糊,但"务必配合"西个字还是看得清楚。

他突然笑了,把电报往天上一扔:"配合就不必了,告诉委员长,往后淞沪战场,有咱独立一团在,鬼子别想前进一步!"

说话间,远处又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

这次不是侦察机,而是黑压压的轰炸机群,机翼上的太阳标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防空!"李云龙往砖窑里钻的同时,看见马铁柱己经把MG42的枪管抬了起来,黑洞洞的枪口对着天空,像在向那些钢铁怪兽宣战。

机翼下的炸弹像雨点似的落下来,爆炸声在八字桥的上空连成一片。

但李云龙知道,这只是开始——他和他的独立一团,己经在淞沪战场站稳了脚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鬼子尝尝,来自晋西北的铁拳,究竟有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