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鬼子的永久性工事

2025-08-24 2935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你看这里,这是鬼子城墙上的一个永久性机枪工事,钢筋混凝土的!”

“我们以前攻城,不知道这个点,部队冲上去,就是给人家当活靶子!”

“一个点,就能报销我们一个排,甚至一个连!”

“但是现在有了这张图,我们就能提前知道它的位置,用炮火提前敲掉它!”

“这些图上标注的,大部分都是鬼子的永久性工事!”

“这些东西,轻易不会改动!”

“有了它们,我们以后再打县城,能少死多少弟兄啊!”

黎旅长深吸一口气。

他用指节用力的按压着桌面上的城防图。

“这些图……可靠吗?”

“旅长,您看这!”

宋州指着太原城防图上的一角。

“这个点,是日军宪兵司令部后面的一个秘密弹药库。”

“钢筋混凝土结构,藏在地下,只有一个通风口伪装成了水井。”

“这个情报,是我们一个同志牺牲了全家人才送出来的。”

“图上这里,不仅位置分毫不差,连地下深度,墙体厚度都标注出来了!”

宋州的声音越来越高,脸涨得通红。

“那个少佐……是什么人?”

“能随身携带如此绝密的图纸,绝不可能是个普通的少佐。”

苏牧没有说话。

他只是默默地从挎包里,又掏出几样东西。

一把手枪。

一个同样精致的,表面镀银的打火机。

当那把左轮手枪被放在桌上时,黎旅长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几乎是抢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把枪。

“柯尔特……1849袖珍左轮。”

“枪厂一百周年纪念版,全球限量五百支。”

黎旅长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苏牧。

“这枪,是那个少佐的?”

苏牧点了点头。

“好枪!”

黎旅长爱不释手,反复着枪身。

“苏牧同志,这把枪……”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己经很明显了。

宋州在一旁看得眼热,这可是旅长第一次开口跟人要东西。

谁知,苏牧却干脆地摇了摇头。

“旅长,这枪我用着挺顺手。”

黎旅长一愣,显然没想到会得到这样一个回答。

他看着苏牧坦然的眼神,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好小子,有性格!”

“我黎某人,不夺人所爱。”

苏牧似乎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他从兜里掏出一根黄澄澄的金条,放在桌上,推了过去。

“那个……旅长,要不这根金条给您?”

“……”

宋州在一旁羡慕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这可是大黄鱼啊!

这小子说给就给,眼睛都不眨一下。

“金条你收回去。”

黎旅长摆了摆手。

苏牧突然间想到什么,又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了几样东西。

一把保养得极好的蛇牌撸子。

一张照片。

还有一份用油纸包好的文件。

苏牧将那份文件展开。

“这个人,叫宫本武。”

“在我们主力阵地后方的山里,被我打死的。”

黎旅长和宋州凑了过来,目光落在那份文件上。

宫本武。

陆军大佐。

一个大佐级别的特级教官,亲自跑到后方山地里玩狙击?

“狙击手……”

“旅长,我当时就是觉得那家伙鬼鬼祟祟的,不像好人。”

一旁的马老根,听到“鬼鬼祟祟的鬼子”,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

“对了!苏牧!”

他一拍大腿。

“你之前不是让我找吉田联队的旗子吗?我给忘了!”

马老根手忙脚乱地从自己的挎包里,掏出一块被炸得破破烂烂,还带着烧灼痕迹的布。

他将那块布展开,铺在桌上。

尽管己经残破不堪,但布料上那个巨大的红色圆日,以及旁边依稀可辨的“吉田”两个汉字。

还是清晰地暴露了它的身份。

“联……联队旗?!”

“是吉田联队的联队旗!错不了!”

“我的天……吉田联队,是被你们干掉的?”

黎旅长郑重地将那面残破的联队旗叠好,又将宫本武的资料收起。

“苏牧同志。”

“你知道,这面旗子,意味着什么吗?”

苏牧摇了摇头。

“对于鬼子来说,联队旗,比他们的命还重要。”

黎旅长的声音无比严肃。

“旗在,联队在。”

“旗毁,人亡。”

黎旅长将这些东西小心翼翼地收进自己的公文包里。

“这些东西,我必须立刻上报总部。”

“尤其是这个宫本武的出现,给我们提了个醒。”

他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我们必须加强防范,鬼子培养出来的狙击人才,绝对不止他一个。”

“至于你,苏牧。”

黎旅长的目光再次落在苏牧身上。

“从今天起,你就暂时别回独立团了。”

“留在我这儿,给我当个传令兵。”

苏牧一愣。

“啊?旅长,我……”

黎旅长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怎么,不愿意?”

“我告诉你,想给我老黎当传令兵的人,从这儿能排到黄河边上去。”

“让你来,是看得起你。”

黎旅长收敛了笑容,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你小子,是块好钢,但现在还太糙,得好好打磨打磨。”

他指了指墙上那副巨大的军事地图。

“你得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苏牧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那张地图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和蓝色箭头,还有各种他看不懂的符号。

他忽然明白了黎旅长的用意。

这是要……亲自教自己?

“是!旅长!”

苏牧挺首了胸膛,大声回答。

接下来的两天,苏牧就真的留在了旅部。

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勤务兵”。

每天的工作,就是跟着黎旅长和杨参谋长,端茶倒水,传递文件。

黎旅长就站在那副巨大的地图前,手里拿着一根木制指挥棒。

“苏牧,你过来。”

苏牧立刻跑了过去。

“你看这里。”

黎旅长用指挥棒点着地图上的一条细线。

“这是鬼子的行军路线,他们为什么选择走这条路,而不是旁边这条更近的?”

“因为这条路,沿途有两条河作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杨参谋长在一旁解释道。

“而且,这条路的尽头,有一个叫‘下元村’的地方,那里有鬼子一个秘密的物资补给点。”

黎旅长接过话头。

“所以,我们想要伏击他们,就不能在路上,必须抢在他们到达下元村之前。”

“在这里,这个叫‘鹰嘴崖’的地方设伏。”

“鹰嘴崖,地势险要,是这条路的必经之地,而且便于我们隐蔽和撤退。”

黎旅长一边说,一边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飞快地画着。

一个完整的伏击计划,就在他寥寥几笔之下,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