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口的向日葵结籽时,秋意顺着长城的砖缝漫了过来。张致远蹲在垛口边,把晒干的葵花籽往口袋里塞——这是林晚让他留着的,说冬天守战壕时,嗑瓜子能提神,还能当种子,明年种满整个关隘。
“张文书,赵团长让你去看新弟兄。”通信兵跑过来时,怀里抱着个布娃娃,是北平慰问团送来的,要送给医疗队的孩子们。
团部的院子里,站着二十多个半大的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六,最小的才十二,穿着不合身的灰布军装,肩膀还没枪高。看见张致远进来,齐刷刷地敬了个歪歪扭扭的礼,声音却响亮得很:“张文书好!”
“都是冀东来的,”赵铁军摸着一个孩子的头,那孩子的耳朵缺了半片,是被鬼子的炮弹片划伤的,“李家屯的私塾先生送过来的,说家里没人了,让咱们带着打鬼子。”
张致远的目光落在最前面的孩子身上,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磨破了边,却站得笔首。“你叫啥?”
“俺叫栓柱,”孩子挺了挺胸,“三娃子是俺哥。俺娘让俺来跟张文书学打鬼子,说哥没完成的事,俺接着干。”
张致远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从银镯里摸出把短枪——那是从鬼子军官手里缴的,枪身小巧,适合孩子用。“这枪给你,”他把枪递过去,“记住,枪是用来保护人的,不是用来杀人的,除非迫不得己。”
栓柱接过枪,手指在扳机上摸了摸,突然“咚”地跪下,对着青纱帐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哥,俺有枪了,俺能替你报仇了!”
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围着张致远问东问西:“张文书,青纱帐里的玉米甜不甜?”“鬼子的钢盔真的能当锅用吗?”“林姑娘的草药苦不苦?”
林晚端着药盘走进来,听见孩子们的话,笑着往他们手里塞糖块:“草药是苦,但能治病;鬼子是狠,但咱们能打败他们。”她指着栓柱手里的枪,“你们现在的任务是学认字,学本事,等长大了,才能更好地守长城。”
接下来的日子,冷口多了道新风景。清晨的向日葵地里,孩子们跟着林晚学认字,课本是用废纸订的,上面的字是林晚用红药水写的;午后的空地上,张致远教他们打枪,枪里装的是空包弹,怕震坏了孩子的胳膊;傍晚的窑洞里,赵铁军给他们讲东北的故事,说松花江的水有多清,长白山的雪有多白。
卓克图王爷也常来,教孩子们骑小马——那是草原上刚断奶的马驹,温顺得很。有个叫小石头的孩子,跟牺牲的小石头同名,总爱缠着王爷问:“草原上的狼,有鬼子凶吗?”
王爷就会把他抱到马背上,指着长城外的方向说:“狼再凶,也怕抱团的羊群;鬼子再狠,也怕团结的中国人。你看这长城,一块砖不顶事,千万块砖摞起来,就能挡住千军万马。”
这天,张致远正在教孩子们埋地雷,通信兵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张文书,不好了!鬼子的飞机来了!”
孩子们吓得往战壕里钻,栓柱却握紧了手里的短枪,往向日葵地里跑:“俺去把飞机打下来,给俺哥报仇!”
“回来!”张致远一把拉住他,将他按进战壕,“飞机不是这么打的,逞能是要送命的!”他指着远处的高射炮阵地,“看见没?那才是打飞机的家伙,等你长大了,我教你用。”
飞机在冷口上空盘旋,投下的炸弹落在城外的空地上,炸起阵阵烟尘。林晚带着孩子们往防空洞跑,有个小姑娘吓得哭,她就抱着她,哼着《毕业歌》,声音抖得厉害,却没停。
轰炸过后,向日葵地被炸出好几个大坑,金黄的花瓣散落在泥土里。孩子们看着满地狼藉,眼圈都红了,栓柱攥着拳头说:“俺一定要学好本事,把鬼子的飞机打下来!”
张致远摸着他的头,往银镯里摸出包葵花籽,撒在被炸的土地上:“被炸了没关系,咱们再种。就像这长城,炸塌了一段,再砌起来,总有一天,会完整如初。”
夜里,林晚在灯下给孩子们缝棉衣,张致远坐在旁边,给上海的报社写稿。他写道:“冷口的向日葵被炸毁了,但我们播下了新的种子。这些孩子,就是长城脚下的新苗,只要好好浇灌,总有一天,会长成比长城更挺拔的脊梁。”
林晚突然说:“我给孩子们起了个名字,叫‘长城队’。”她指着窗外,月光下的长城像条银色的带子,“等他们长大了,就成了新的长城。”
张致远看着她专注的侧脸,油灯的光在她睫毛上跳动,像落了层星星。他想起青纱帐的玉米,想起李家屯的三娃子,想起眼前这些眼睛亮晶晶的孩子,突然觉得,所谓希望,就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像种子落地,总会发芽。
他从银镯里摸出支新钢笔,是上海寄来的,笔杆上刻着“未来”两个字。“这支笔给栓柱,”他说,“让他从写自己的名字开始,把咱们的故事,一首写下去。”
窗外的风带着凉意,吹得油灯轻轻摇晃。远处的长城上,哨兵在哼《义勇军进行曲》,调子跑了八百里,却像给这秋夜,添了把不会熄的火。张致远知道,只要这些孩子还在,这火就会一首烧下去,烧过冬天,烧到春天,烧出个再也没有烽火的中国。
由长城抗战而产生的《大刀进行曲》是作曲家麦新在1937年7月为歌颂国民革命军第29军“大刀队”而创作的抗日救亡歌曲。创作背景源于1933年长城抗战中的喜峰口战役,赵登禹、佟泽光两位旅长率领大刀队夜袭日军,一战成名。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29军组成突击队在何基沣、吉星文的带领下向卢沟铁桥的日军发起进攻,用大刀重创日军,消息传来,麦新心潮澎湃写下了《大刀进行曲》。
这首歌的历史意义重大:
鼓舞抗日士气:歌曲以雄壮、激昂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歌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士气,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战斗意志。
彰显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入侵时英勇无畏、坚决抵抗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宣传抗日思想:成为宣传抗日、动员民众投身抗日的有力武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音乐经典之作:作为一首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号召力的抗战歌曲,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铭记抗战历史:它让后人铭记那段英勇抗击日寇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
抗日先烈们!用大刀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我们当时无奈的选择,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无法去抗击一个工业国家对我们的侵略,这是无奈选择选择,是冷兵器对抗热武器的无奈抵抗,我辈当自强,应该用先进武器来阉割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