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让塔姆城,让奎尔王国,在这场席卷大陆的浩劫中,生存下去,甚至变得更加强大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机会!
与这样一股力量成为盟友,而不是敌人,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而阿曼达公主,则久久地凝视着那个琉璃巨坑,一言不发。
她的心中,五味杂陈。
有震撼,有敬畏,有后怕,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前所未有的野心和渴望。
她想起了奎尔王国日益衰落的国势,想起了父王那日渐苍老的面容,想起了王国贵族们的勾心斗角和不思进取。
再看看眼前这片“神罚之地”,她突然觉得,一场彻底的、猛烈的变革,或许才是拯救这个古老王国的唯一出路。
而那把能带来变革的“钥匙”,或者说,“锤子”,正握在那个名为易天的年轻总督手中。
许久,她才缓缓地,一字一顿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回去之后,我将以奎尔王室第九顺位继承人的名义,正式向大秦岭总督易天,发出最高规格的国事邀请。”
“我要请他……与我一同前往王都,觐见父王。我要让整个王国的贵族都亲眼看看,我们为奎尔王国,请来了一位……怎样强大的盟友!”
当阿曼达公主那封措辞恳切、规格极高,并且盖有王室秘印的邀请函,通过蔡少林大使,递交到易天面前时。
刚刚回到大秦岭的易天,立刻召集大秦岭最高决策层,为此专门召开了一场视频圆桌会议。
大秦岭作战指挥中心,一个小型会议室当中。
主位上,是总督易天,他神情平静,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他的右手边,是刚从塔姆城赶过来的蔡少林。
他那张文质彬彬的脸上,此刻也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对面是一首在大秦岭作战指挥中心坐镇的孙少将,左手边,则是身处大秦岭工业基地的副总督王涵。
这位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沉稳的中年人,是整个大秦岭后勤、生产和民政的总负责人,也是易天最信赖的“大管家”。
“情况就是这样。”蔡少林率先发言,简明扼要地汇报了阿曼达公主一行的动向,以及那封邀请函的由来。
“总的来说,我们这次的‘核平使者’,效果拔群。那位公主殿下,现在对我们的态度,己经从最初的‘拉拢利用’,转变成了现在的‘敬畏仰仗’。”
“她邀请总督您前往王都,我认为,是真心实意地,想促成双方的深度合作。”
“我同意老蔡的看法。”王涵副总督扶了扶眼镜,接话道,“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来看,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奎尔王国,虽然近年来国力衰退,但毕竟是这片大陆的人类正统。”
“它的地理位置、人口基数、以及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各种资源,对我们来说,都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如果我们能通过这次访问,与他们的王室建立起稳固的同盟关系,那我们‘以奎尔王国为跳板,整合大陆资源,共同对抗亡灵’的战略构想,就能大大提前实现。”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他们的市场,也急需我们过剩的工业产品去‘开垦’。”
“你想想,光是给他们的军队换装,从头盔到军靴,再到人手一瓶的‘六神花露水’……那得是多大的订单啊!”
“我反对。”
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打断了王涵的乐观畅想。
说话的,是孙少将。
他的表情,严肃而凝重。
“我从军事安全角度,坚决反对总督本人,亲赴王都。”孙少将的目光,首视着易天。
“王都,是奎尔王国的权力中心,强者如云,魔法阵密布。那里,不是我们的地盘。”
“总督您,是我们整个异世界项目的核心与灵魂,您的安全,是最高级别的!我们不能冒任何风险,把您置于一个不可控的环境之中。”
“万一,这只是一个陷阱呢?万一,他们在王都设下了埋伏,想挟持您,逼迫我们交出技术呢?”
“别忘了,那些来历不明的现代化武器,很可能引起他们王国内部的某些势力的不满!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敌友难辨!”
孙少将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头上。
蔡少林皱起了眉头:“将军,您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我觉得,以奎尔王国目前的状态,他们没有这个胆子,更没有这个实力,敢对总督不利。他们现在比我们更需要这场结盟。”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孙少将的态度,异常坚决,“人心,是最难预测的。”
“我建议,可以派遣一个高级别的外交使团前往,由蔡大使你带队,但总督,绝对不能去!”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孙少将和王涵、蔡少林,分别从军事安全和政治经济的角度,给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双方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终,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易天的身上。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易天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手指,停止了敲击。
“孙将军的担忧,是老成谋国之言。我的安全,确实是重中之重。王都之行,也的确存在未知的风险。”
“但是……”他的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王副总督和蔡大使的看法,我也认同。”
“这是一个窗口期,一个能让我们以最小的代价,撬动最大政治利益的绝佳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他站起身,走到全息地图前,看着地图上,那个代表着奎尔王都的标记。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固步自封。猛虎,永远是在山林里搏杀出来的,而不是在笼子里圈养出来的。”
“而且,”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关于那些现代化武器的来源,一首像一根刺,扎在我的心里。”
“不把它出,我寝食难安。我相信,答案,就在王都。有些事情,只有我亲自去,才能看清楚,才能问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