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家村的“神兵”陆续送达,西大前线皆以之为契机,对麾下队伍进行重组整编。陈轩所在的营地,恰是镇西军麾下一支主力分支,与其他三军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王朝的边防屏障。
镇西军:陈轩所在营垒——“锐锋营”成尖刀
镇西军本就以骑兵见长,收到首批神兵(玄铁铠甲3000套、十连弩2000架、玄铁刀5000把)后,主将赵阔当即决定,以陈轩的猛虎队为核心,重组出一支“锐锋营”。
- 编制调整:锐锋营共5000人,分作十队,陈轩因战功与对新兵器的熟稔,被任命为左先锋队正,统领500人,麾下除原有猛虎队,还编入了从各营抽调的精锐。
- 兵种搭配:每队标配“骑兵300+弩手150+步兵50”,骑兵披玄铁铠甲,持玄铁刀;弩手专练十连弩速射,配短刀防身;步兵则携带火药罐(首批配给500罐),负责近战突袭与爆破。
- 战术打磨:每日清晨练“骑弩协同”——骑兵冲锋时,弩手在马侧或阵后齐射,撕开敌军阵型;午后练“散合变阵”,将陈轩的合阵之术与大规模骑兵战术结合,力求“聚如铁桶,散如流星”。
赵阔在视察时赞道:“锐锋营有玄铁之利、连弩之威,再加上陈轩这等懂变阵的将才,往后定是镇西军的尖刀!”
镇北军:“破虏骑”专克重甲
镇北军面对的北狄以重甲骑兵闻名,收到神兵(玄铁箭10万支、大型弩箭100台、斩马刀2000把)后,重组出“破虏骑”,专攻破甲。
- 核心兵种:精选2000名善射的骑兵,每人配一把斩马刀、一架改良型十连弩(射程提升至300步),箭囊内全装玄铁箭。
- 战术设计:遇北狄重甲骑兵,先以“雁形阵”散开,用连弩齐射其马腿(重甲多护人不护马);待敌军阵型散乱,再挥斩马刀冲锋,专砍铠甲缝隙。
- 特殊编制:另设500“弩箭手”,依托大型弩箭车列阵,固定于战场侧翼,远距离压制敌军冲锋,为破虏骑创造机会。
重组后首战,破虏骑便以损失不足百人的代价,击溃北狄3000重甲骑兵,缴获战马千余匹,一时威震北疆。
东南军:“火雷营”破 jungle 伏击
东南军对阵南疆蛮族,常遭 jungle 伏击,收到神兵(火药罐20000罐、投掷器1000台、短刀5000把)后,组建“火雷营”,主打远程爆破与近战突袭。
- 编制特点:共3000人,分“投掷队”与“突击队”。投掷队1000人,每人操作1台投掷器,专练“抛物线投射”,能在密林外将火药罐扔进蛮族村寨;突击队2000人,持短刀、带火种,待火药罐炸开后,趁乱冲入厮杀。
- 隐蔽训练:在营地仿造 jungle 环境,练“无声投掷”(用麻绳控制投掷器声响)、“快速点火”(将引信缩短至5息),确保伏击反杀时出其不意。
- 后勤保障:随军携带陶窑,可在前线临时烧制简易火药罐,确保补给不断。
蛮族首领得知后,在部落大会上告诫:“中原人有‘会炸的陶罐’,不可再轻易伏击,需小心应对!”
南海军:“怒涛卫”守海疆
南海军对抗海盗与南洋水师,收到神兵(舰载连弩500架、玄铁长矛1000支、穿甲箭5万支)后,重组“怒涛卫”,强化战船攻防。
- 战船改造:将十连弩固定于战船两侧,每船配20架,由专人操作,练“齐射覆盖”;船首装玄铁矛头,可冲撞敌船时撕裂船板。
- 登船战术:选拔1000名“跳帮兵”,持玄铁短刀、带攀爬绳,待舰载连弩压制敌船弓箭手后,迅速跳上敌船近战,专砍船帆绳索与舵手。
- 信号协同:各船以“旗语+号角”配合,确保连弩齐射时“同起同落”,形成密集箭雨。
重组后,怒涛卫在一次海战中,仅凭5艘战船便击溃20艘海盗船,缴获物资无数,海盗自此不敢轻易靠近海岸线。
西大前线的重组,皆以神兵为骨、战术为魂,不仅战力陡增,更让士兵们士气大振。陈轩在镇西军的锐锋营中,每日带领部下苦练,看着身边弟兄们披玄铁甲、持连弩刀,心中越发坚定:待各军磨合成熟,定能彻底击退外敌,早日归乡,看看王家村的新变化。而远方的王都,女帝萧若璃看着各军重组奏报,知道自己的布局己初见成效,这盘以神兵为棋、以忠勇为子的大棋,正一步步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