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校场旌旗猎猎,五百名新兵身着统一军服列队,陈轩带着王家村的十五人站在其中,身姿挺拔如松。随着校尉一声“集训开始”,为期三个月的磨砺正式拉开序幕。
第一个月:初露锋芒,藏器于身
首月集训以体能与基础队列为主,枯燥的跑步、负重、正步走,让不少新兵叫苦不迭。但王家村的汉子们常年劳作,又经陈轩提前特训,个个耐力惊人。王虎负重三十斤跑十里地仍冲在前列,队列操练时动作如标尺般标准,被校尉当众夸赞“有股悍勇气”。陈轩则沉稳有度,不仅自己样样拔尖,还悄悄帮身边协调性差的新兵纠正动作,不露锋芒却让人信服。只是操练所用的普通铁刀,在他手里总显得“轻飘飘”——他早己习惯了玄铁的分量,却只能将这份熟稔藏在招式里。月底考核,王家村十五人全优,成了新兵营里的“尖子班”。
第二个月:组建骑队,暗备利器
进入次月,校尉见陈轩与王虎马术娴熟(王家村养有战马),便点名让他组建并训练一支百人的骑兵队。陈轩心中一动,却面上不动声色:“末将遵命,但求借十匹战马与普通马刀即可。”他深知,玄铁斩马刀与十连发连弩绝不能在此刻暴露——这些是保命的底牌,更是未来的依仗。
他从新兵中挑出八十名有骑马基础的,加上王虎等二十名同乡,组成骑兵队。白日里,他按军营标准训练冲锋、迂回、合击,用的都是普通马刀,招式中规中矩;夜里,则悄悄召集同乡,在无人处演示“斩马刀破阵”的要诀,只让他们记在心里。“真到了战场上,再用咱们的家伙。”他低声叮嘱,“连弩更是底牌,绝不能让军营里的人看见。”
闲暇时,陈轩总会想起萧若璃送去王都的武器——那批连弩与玄铁兵器,若能卖给军方,不仅能赚大钱,或许还能为自己铺路。“等消息吧,总会有信的。”他这样安慰自己。
第三个月:成果展示,锋芒暗藏
第三个月的实战演练,骑兵队成了焦点。陈轩带着百人骑队,骑着普通战马,挥舞着制式马刀,演练了一套“迂回包抄”战术:先以小队诱敌,再分左右两翼绕后,最后正面冲锋。动作虽无惊艳之处,却胜在整齐划一、配合默契,校尉看得连连点头:“不错!有骑兵的样子了!”
陈轩却暗自遗憾——若用上玄铁斩马刀与连弩,这套战术能威力倍增。但他知道,藏锋也是一种智慧。步兵考核中,王家村的新兵同样表现稳健,用普通弩箭也能做到箭无虚发,没人知道他们腰间还藏着十连发的“杀器”。
休沐三日:麟儿降生,王都来讯
集训结束,三日休沐的命令刚下,陈轩便带着王虎等人快马赶回王家村。刚到村口,就见二叔举着旱烟杆,笑得满脸褶子:“陈轩!你当爹了!春桃和李娟前天各生了个大胖小子,哭声能掀了屋顶!”
陈轩脚步一顿,随即大步冲进院子。屋里,春桃和李娟靠在床头,怀里各抱着个襁褓,婴儿闭着眼,小拳头攥得紧紧的。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碰了碰孩子温热的小脸,心头瞬间被暖意填满——这是他的血脉,是王家村的未来。
家人团聚的喜悦尚未散尽,李山匆匆送来一封密信,是萧若璃从王都捎来的:“武器己售,军方满意。速加大十连发连弩生产,十五日后有专人来取,仍用‘整车替换’之法,切记伪装,勿露痕迹。”
陈轩眼睛一亮,果然是卖给了军方!他立刻找来二叔和负责秘密基地的亲信:“按信上说的,连弩日夜赶工,数量翻倍!十五日后交接,还在老地方,马车用粗布裹紧,铁件用稻草掩盖,就说是‘农具配件’。对接时只认信物,不许多问。”他细细叮嘱,“这事关重大,出一点岔子都不行。”
三日休沐转瞬即逝。归营前,陈轩又看了一眼襁褓中的儿子,心里默念:“为了你们,爹也要在军营里闯出名堂。”跨上战马时,他的眼神更加坚定——前方不仅有军营的挑战,更有武器生意的商机,他要牢牢抓住这一切,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夕阳下,马蹄声渐远,王家村的炊烟在身后袅袅升起,而陈轩的心中,早己勾勒出一幅更广阔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