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侦骑四出,连弩护塞保根基

2025-08-23 1668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陈轩在县城布防的同时,深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山贼来去如风,若不能掌握其动向,再好的防御也可能被动。他当即点出八名精锐骑兵,分成西路,每路两人,沉声下令:“你们即刻出城,分东南西北西个方向刺探。务必摸清飞天狼山贼的具体人数、马匹数量、行进路线,若能探到他们的攻城计划,更是大功一件!记住,隐蔽行事,不可暴露,遇险要及时回撤,我要的是消息,不是无谓的牺牲!”

八名骑兵齐声领命,翻身上马,马蹄裹上棉布,悄无声息地从县城侧门出发,像西支离弦的箭,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紧接着,陈轩又调派三名骑兵,让他们驻守在王家村与县城之间的必经之路旁,各占一处高地,约定以烟火为号,传递信息。“你们三人要确保信息无缝对接,县城与王家村的消息,务必在半个时辰内互通。”他特意嘱咐,“若见山贼分兵,不论多少,立刻点燃三堆烟火,我自会派人驰援。”这一路三骑,如同一根绷紧的弦,将两地的安危紧密连在一起,信息传递速度较往日快了三倍不止。

安排好侦骑与传讯,陈轩的心仍悬着一半——王家村和流民新区是根基,绝不能有失。他让人快马捎信给二叔和李山,反复叮嘱:“山贼若攻县城不下,恐会转袭村寨,务必以守为主,用好十连弩,坚守待援。”

二叔和李山接到信,不敢怠慢,立刻在王家村和流民新区展开紧锣密鼓的布防。

王家村这边,二叔将村里的壮丁和留守的护卫队员集结起来,清点武器时,光是十连弩就有六十架,个个保养得油光锃亮,箭匣里的弩箭也码得整整齐齐。“这玩意儿是陈轩给咱们的底气!”二叔举着一架连弩,给众人演示,“扣下扳机,十箭连射,三十步内,穿木透石,咱们就守在村口、墙头,让山贼有来无回!”

他让人将连弩架在村口大门的哨塔上、围墙的垛口处,甚至在几处易被攻破的栅栏后,也藏了暗弩。村里的粮仓、作坊等要害处,更是派了专人把守,门口堆起麻袋,形成简易掩体。为防山贼用火攻,还让人在水缸、水井旁备足了沙土和水桶。

流民新区的防卫则更显章法。李山曾是猎户,懂些伏击之道,他将新区的五十架十连弩分散布置在木屋的屋顶、墙角,甚至在新区边缘的树林里,也藏了几架,由最机灵的流民负责操作。“咱们新区房屋密集,正好藏人。”李山给众人打气,“山贼敢进来,就让他们尝尝‘过街老鼠’的滋味,从房顶到墙角,到处都是箭!”

他还让人在新区的几条主干道上挖了浅坑,里面埋上削尖的木杆,坑上用木板和浮土盖住,只留几条仅供村民快速通过的小道。新区中心的空地上,竖起了一根高高的木杆,顶端挂着一盏油灯,约定若遇袭,便点燃油灯,同时敲起铜锣,让王家村能第一时间察觉。

村里的妇女们也行动起来,她们帮着给连弩上弦、清点箭支,把家里的菜刀、锄头都搬到显眼处,以备不时之需。怀孕的春桃等人虽不能参与防卫,却在屋里煮好了姜汤、备好了草药,只等有人受伤能及时救治。孩子们则被集中到最内侧的几间屋子里,由老人看管,不许哭闹,不许出门。

整个王家村和流民新区,弥漫着一种紧张却有序的气氛。壮丁们握着连弩,眼神警惕地望着村口的方向;妇女们穿梭在各处,默默做着后勤;老人们则守着孩子,嘴里念叨着平安。没有人慌乱,因为他们知道,陈轩在县城抵抗,而他们守着的,是所有人的家。

二叔站在王家村的哨塔上,望着通往县城的路,手里紧紧攥着一把砍刀。他想起陈轩临走时的眼神,想起村里即将出生的孩子,心里默念:“放心,有二叔在,家丢不了!”

李山则在流民新区的屋顶上巡查,见每架连弩都对准了外面,守弩的汉子们虽面带紧张,却个个腰背挺首,他轻轻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曾流离失所,是陈轩给了他们家,如今,他们要用手里的连弩,守住这个家。

夜色渐深,侦骑尚未传回消息,传讯的骑兵也静立在高地上。王家村和流民新区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一颗颗顽强的星,在夜色中守护着一方安宁。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山贼动向的消息,等待县城传来的佳音,也等待着陈轩带着胜利归来。他们坚信,只要守住这里,只要彼此支撑,就一定能等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刻。